唐亞男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羅馬仿佛就是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的。
顯然不是,只不過人們往往記住倒下的那一刻。關于羅馬帝國的衰亡,有“上帝之鞭”這個關鍵事件,還有常年累積的內部腐化——他們不再熱血與好戰(zhàn),他們老了。
內部的創(chuàng)新力和戰(zhàn)斗力不足,這是每一個“帝國”都時刻警惕著的,就像我們每一家“巨頭”。
人年紀大了,便有所畏懼,年輕的時候是氣盛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
做企業(yè),也是如此。
當一個企業(yè)做成了“領軍者”,他便參與了所處時代商業(yè)規(guī)則的制定。很多時候,正是這種“規(guī)則制定者”的身份,在面對后起之秀“挑戰(zhàn)者”之時的輕蔑,有礙他們的轉身。
人們熱衷于談論大企業(yè)的困境與轉型,寶潔的業(yè)績持續(xù)下滑了,可口可樂取消CMO了,我們國內的娃哈哈們也正面臨著年輕群體的摒棄了……
每個時代都會造就當下的領軍者,而領軍者們的生死存亡似乎也更可以反映時代的更迭,因此這樣的故事也一個個被涂抹上“大江東去”般的厚重與滄桑。
但實際上,情況或許并沒有那么嚴重。
拿可口可樂來說,可口可樂的“帝國”也并不是一日建成的,他見證了數(shù)代消費者的成長與更迭。
之前看過一本書《鹽糖脂——食品巨頭是如何操控我們的》,書中講述了美國那些食品巨頭們是如何讓一代又一代的消費者為之淪陷的——甚至,明知這些加工食品無益于身體健康,消費者卻仍然沒有絲毫抵抗力。
在面對年輕群體涌現(xiàn)的時候,他們并非沒有經(jīng)驗,他們的轉型,我們不應該放大其悲觀因素,同樣身處“動蕩”之中的我們,可以看到的一個“巨頭”的靈活之處,以及他的試錯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