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美,李雪兵
?
呼吸管理團隊對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恢復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
李紅美,李雪兵
[目的]探討呼吸管理團隊對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恢復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方法]選擇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呼吸內(nèi)科收治的老年哮喘病人128例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4例。對照組應用呼吸內(nèi)科常規(guī)性護理,觀察組應用呼吸管理團隊實施管理。比較兩組病人入院時及出院后3個月、6個月BODE指數(shù)及St George’s呼吸問卷(SGRQ)評分變化,BODE指數(shù)包括體重指數(shù)(BMI)、氣流阻塞程度[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預計值比例(FEV1%)]、呼吸困難量表(MMRC)、運動能力[6 min步行試驗(6MWT)]。[結(jié)果]觀察組病人出院后3個月、6個月BODE指數(shù)、SGRQ評分及各維度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呼吸管理團隊可以有效改善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緩解病人臨床癥狀,提高病人運動耐力,改善病人生活質(zhì)量。
呼吸管理團隊;老年人;哮喘;呼吸功能;生活質(zhì)量;康復護理
哮喘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病人反復發(fā)作、病程長且不能完全逆轉(zhuǎn),嚴重威脅病人身心健康及影響病人生活質(zhì)量[1]。哮喘病人病情穩(wěn)定后需進行居家康復護理,然而病人出院后由于缺乏有效的康復護理措施,極有可能導致病人病情復發(fā),使得病人反復住院,影響病人肺功能,降低病人生活質(zhì)量[2]。呼吸管理團隊是以多專業(yè)小組為基礎,通過多學科專業(yè)人員相互合作、提供支持,從而為病人提供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及全程的康復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病人病情,促進病人身心健康[3-4]。本研究將探討呼吸管理團隊對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恢復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旨在為老年哮喘病人出院后護理提供指導。
1.1 對象 選擇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呼吸內(nèi)科收治的老年哮喘病人128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分學會制訂的《哮喘臨床診治指南》(第3版)[5];③經(jīng)肺功能、支氣管纖維鏡、X線等檢查手段確診;④確診為哮喘1年以上;⑤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①哮喘急性加重期不耐受者;②合并肺部惡性腫瘤、氣胸、肺大泡及嚴重器質(zhì)性病變者;③合并認知功能障礙、語言功能障礙者;④心肝腎功能不全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64例。觀察組:男34例,女30例;年齡61歲~78歲(65.8歲±2.8歲);病程1年~10年(3.5年±0.8年);吸煙者25例;合并高血壓12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10例;小學15例,初中25例,高中14例,??苹蛞陨?0例。對照組:男34例,女30例;年齡61歲~80歲(65.2歲±2.9歲);病程1年~12年(4.2年±1.8年);吸煙者22例;合并高血壓15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9例;小學18例,初中22例,高中15例,??苹蛞陨?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病人應用常規(guī)性健康教育,內(nèi)容包括用藥指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肺功能康復指導及情緒管理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呼吸管理團隊實施管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成立呼吸管理團隊 由呼吸內(nèi)科醫(yī)生1名、呼吸內(nèi)科護士3名、營養(yǎng)師1名、康復治療師1名、心理咨詢師1名及團隊協(xié)調(diào)人員1名組成。對團隊成員進行集體培訓,培訓內(nèi)容包括團隊管理制度、培訓目的、培訓意義、各成員具體分工,向團隊成員發(fā)放工作手冊,并針對各成員??浦R對病人進行康復培訓。
1.2.2 團隊工作內(nèi)容
1.2.2.1 入院康復評估 病人入院48 h內(nèi),由主治醫(yī)師、呼吸科護士、康復科醫(yī)生、營養(yǎng)師、心理咨詢師共同完成對病人評估,評估內(nèi)容包括基本資料、疾病情況、生活質(zhì)量、心理狀態(tài)、營養(yǎng)狀況,并根據(jù)評估結(jié)果為病人制訂個體化護理方案。
1.2.2.2 呼吸功能鍛煉 ①腹式呼吸:病人取平臥位、站位、坐位,將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部進行緩慢呼吸,吸氣頻率為2 s,呼吸頻率為4 s~6 s,用鼻呼吸,每分鐘呼吸速度保持在7次~8次。②縮唇呼吸:用鼻呼吸,通過半閉口唇緩慢呼吸,吸呼時間比為1∶2,盡量將氣體呼出,以改善通氣,每天3次,每次30 min。
③吹蠟燭呼吸:病人坐在椅上,嘴與方桌上燭火高度一致,相距20 cm,縮唇緩慢呼氣,使火苗向?qū)?cè)擺動,每次練習時增加10 cm距離,直至90 cm為止。
1.2.2.3 運動療法 以適合病人自身條件的運動及速度為宜,遵循量力而行,從少量開始進行鍛煉。①呼吸體操:在病人掌握腹式呼吸法基礎上,指導進行擴胸、下蹲、彎腰、伸展四肢等運動。②耐力訓練:包括上肢肌力鍛煉運動(胸部擴張運動、肱二頭肌屈曲運動、手臂上舉運動、短棒提舉運動)、下肢肌力鍛煉運動(如靠墻半蹲運動、踏臺階運動、坐站交替運動、自行車訓練)、全身運動(上下肢運動、步行、跑步運動)。
1.2.2.4 排痰訓練 護理人員操作時可讓病人家屬在旁觀察學習,操作者五指并排呈弧形,利用手腕力量快速拍打病人背部、腋下,從下至上、從外向內(nèi),邊拍邊鼓勵病人咳痰,在呼氣時注意叩擊,讓松動的分泌物隨呼吸氣流沖擊排出,每次呼吸時叩擊3次~5次,持續(xù)5 min~15 min,每天3次~4次。
1.2.2.5 營養(yǎng)指導 由營養(yǎng)師根據(jù)病人飲食習慣、經(jīng)濟能力、家庭成員指出力度制訂符合病人個體化的飲食方案,指導病人多進食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zhì)的蔬果,少進食零食及含脂肪較多的食物。
1.2.2.6 心理指導 康復治療期間由專業(yè)心理咨詢師采用鼓勵、疏導、支持、安慰等自我認知干預法指導病人正確面對疾病,提高病人治療信心。
1.2.2.7 健康教育 每周組織病人進行呼吸內(nèi)科集體健康教育,采用視頻及現(xiàn)場指導的方式對病人及其家屬進行培訓指導,并發(fā)放《哮喘健康宣傳手冊》,手冊以漫畫的方式制作,圖文并茂,提高病人閱讀興趣,使健康教育簡單化及趣味化。
1.2.2.8 出院指導 出院時針對病人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一對一”個體化健康指導,再次對病人及其家屬進行預防保健知識講解,并向病人及其家屬講解社區(qū)康復訓練及預防保健知識。
1.3 觀察指標
1.3.1 BODE指數(shù)測定 分別于入院時、出院后3個月、出院后6個月通過體重指數(shù)(BMI)、氣流阻塞程度[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預計值比例(FEV1%)]、呼吸困難量表(MMRC)、運動能力[6 min步行試驗(6MWT)]計算BODE指數(shù)[6]。
1.3.2 生存質(zhì)量評價 采用St George’s呼吸問卷(SGRQ)[7]對病人生存質(zhì)量進行評價,問卷包括呼吸癥狀(氣喘發(fā)作、咳痰、咳嗽)、活動受限(爬坡、家務、穿衣、游戲)、疾病影響(失望、不安全感、痛苦、焦慮),總分0分~100分,分值越低表示病人身體狀況越理想,生存質(zhì)量越好。
2.1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BODE指數(shù)比較 兩組病人入院時BODE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院后3個月、6個月BODE指數(shù)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時間組別例數(shù)BODE指數(shù)BMIkg/m2FEV1%MMRC分6MWTm干預前觀察組644.25±0.8521.02±2.1542.82±1.822.80±0.45252.36±39.36對照組644.30±0.9621.12±2.6943.26±2.222.85±0.46253.48±35.96干預后3個月觀察組643.35±1.0222.36±0.8948.59±2.021.58±0.29285.25±28.96對照組643.98±1.3021.02±3.5945.92±2.362.02±0.59268.69±30.93干預后6個月觀察組643.12±1.4823.63±1.2259.91±4.851.39±0.32295.33±30.25對照組643.75±1.5220.42±2.1249.24±5.231.98±0.62278.59±31.02F組間值14.2587.89616.22218.56923.227 P0.0000.0000.0000.0000.000F時間值18.2568.96320.45224.02525.696 P0.0000.0000.0000.0000.000F時間×組間值20.1227.00225.36329.36332.256 P0.0000.0000.0000.0000.000
2.2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SGRQ評分比較 兩組病人入院時SGRQ評分及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病人出院后3個月、6個月SGRQ評分及各維度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SGRQ評分比較分
呼吸管理團隊是由不同學科的專業(yè)人員組成的護理康復團隊,通過各學科專業(yè)人員對病人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將有助于建立共同康復目標及計劃,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康復效果及鍛煉依從性,進而提高病人護理質(zhì)量。目前相關(guān)試驗研究顯示,通過多學科、多專業(yè)合作共同制訂肺部康復護理方案將有助于提高哮喘病人肺功能,減輕病人心理負擔及經(jīng)濟負擔,提高病人生活質(zhì)量[8]。導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下降的原因與病人呼吸肌疲勞、氣流受限、運動性低氧、營養(yǎng)不良等因素有關(guān)[9]。本研究針對哮喘病人肺功能下降機制,應用呼吸管理團隊對病人進行護理干預,采用上下肢運動訓練、呼吸功能訓練及營養(yǎng)指導等措施對病人進行康復護理,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出院后3個月、6個月BODE指數(shù)、6MWD、FEV1%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呼吸管理團隊能有效提高病人呼吸功能。觀察組病人由于長期接受管理團隊呼吸功能訓練指導,使病人能長期堅持進行有效的腹式呼吸及縮唇呼吸,提高了病人肺通氣量,減少機體耗氧量,改善機體通氣及血流比例失調(diào),促進肺部殘余氣體排除,減少肺泡殘氣量,從而有助于改善肺部氣體交換功能[10]。通過反復多次有效排痰指導使病人家屬能熟練掌握排痰技巧,即使在家中也能有效排痰,有助于改善病人呼吸困難及改善病人缺氧狀況,減少由于痰液滯留肺部而引起的感染,進一步改善肺功能[11]。哮喘病人生存質(zhì)量受病人個人健康行為、社會因素、疾病嚴重程度及營養(yǎng)狀況等因素影響。相關(guān)研究指出,哮喘病人生存質(zhì)量與肺功能存在明顯的負相關(guān),病情越明顯,臨床癥狀越明顯,生存質(zhì)量越差[12]。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病人出院后3個月、6個月SGRQ評分及各維度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觀察組病人生存質(zhì)量優(yōu)于對照組,且具有時間效應,隨著病人干預時間延長,病人生存質(zhì)量提高。考慮原因在于哮喘病人由于受到呼吸團隊成員長期、專業(yè)、反復的呼吸功能訓練,能有效減輕病人癥狀,使病人能積極參與各種營養(yǎng)指導及提高病人自護能力。同時,通過團隊成員營養(yǎng)指導改善了病人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病人營養(yǎng)狀況,降低病人疾病本身發(fā)展對病人的影響,從而促進病人身心健康。
綜上所述,呼吸管理團隊能有效改善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緩解病人臨床癥狀,提高病人運動耐力,改善病人生活質(zhì)量。
[1] 周小麗.舒適護理在老年哮喘護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3,34(30):6363.
[2] 王洪飛.老年哮喘護理中應用舒適護理的臨床體會[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4(22):171-173.
[3] 張紅英.循證護理對老年哮喘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3(34):66-68.
[4] 嵇曉霞,陸敏.老年支氣管哮喘的臨床分析及護理策略[J].安徽醫(yī)藥,2013,17(5):884-885.
[5] 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層版)——支氣管哮喘的診斷與鑒別診斷[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25):3030-3032.
[6] Dal Negro RW,Celli BR.The BODECOST Index(BCI):a composite index for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COPD in real life[J].Multidiscip Respir Med,2016,5(2):89-92.
[7] 黃旭斌,謝燦茂.St.George’s呼吸疾病問卷評價支氣管哮喘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價值[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6,29(5):350-351.
[8] 隋玉娟.個體化護理宣教方案在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5):40-41.
[9] 吳海霞.優(yōu)質(zhì)護理對哮喘患者的影響分析[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2013(z1):213.
[10] 徐向英,鞠貞會,趙波,等.自我管理教育在門診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病人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25):3207-3210.
[11] 王春燕,鄭迓姝,孫靜意,等.哮喘患者自我效能與自我管理水平的相關(guān)性分析[J].天津護理,2013,21(5):384-385.
[12] 朱麗芳.40例老年重癥哮喘患者的治療與護理干預[J].吉林醫(yī)學,2013,34(27):5699.
(本文編輯蘇琳)
Influence of respiratory management team on respiratory function recover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sthma
Li Hongmei,Li Xuebing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Hunan 410008 China)
李紅美,護師,本科,單位:410008,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李雪兵單位:410008,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
R473.56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5.034
1009-6493(2017)15-1897-03
2016-06-21;
2017-02-27)
引用信息 李紅美,李雪兵.呼吸管理團隊對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恢復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7,31(15):1897-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