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支持性心理干預對社區(qū)精神分裂癥病人病恥感的影響

      2017-05-22 09:26:50陸紅英王愛華朱雪梅邢曉萍
      護理研究 2017年15期
      關鍵詞:病恥感支持性病恥

      陸紅英,袁 勤,陶 麗,王愛華,朱雪梅,陳 麗,邢曉萍

      ?

      支持性心理干預對社區(qū)精神分裂癥病人病恥感的影響

      陸紅英,袁 勤,陶 麗,王愛華,朱雪梅,陳 麗,邢曉萍

      [目的]探討支持性心理干預對社區(qū)精神分裂癥病人病恥感的影響。[方法]將110例社區(qū)精神分裂癥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55例,由于病情變化和復發(fā)住院等原因,干預組脫落2例,對照組脫落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社區(qū)護理模式,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實施8周支持性心理干預。分別在干預前、干預后、隨訪2個月后采用Link病恥感量表對兩組病人進行測評。隨訪1年后采用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測評兩組病人精神癥狀。[結果]干預后及隨訪2個月后干預組Link病恥感量表8個維度得分和總分均明顯低于本組干預前與同期對照組得分(P<0.01);隨訪1年后干預組復發(fā)率為16.98%,對照組復發(fā)率為37.25%,兩組復發(fā)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施支持性心理干預可改善社區(qū)精神分裂癥康復期病人的病恥感。

      支持性心理干預;精神分裂癥;病恥感;社區(qū)護理;精神科護理;心理護理

      隨著抗精神病藥物的發(fā)現和使用,精神分裂癥病人的病情緩解甚至痊愈成為事實,但是精神分裂癥病人仍沒有從能力低下、工作難以勝任、性格脆弱、具有危險性、具有暴力傾向等負性印象中完全解脫出來,精神分裂癥病人在社會上仍常受到歧視、被排斥和拒絕。這給病人及其家屬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嚴重妨礙了病人的康復和回歸社會[1]。一系列相關研究顯示:病恥感影響了病人的治療依從性、尋求治療的行為、自尊和社會適應功能等,對病人康復造成危害[2-5]。因此,本研究通過8周的支持性心理干預,以探尋其對社區(qū)精神分裂癥病人病恥感的影響,為進一步促進精神分裂癥病人社區(qū)康復提供更好的護理方法。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15年1月—2015年3月在兩個社區(qū)生活的精神分裂癥病人110例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符合國際疾病分類(ICD-10)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性別不限;年齡18歲~65歲;病情穩(wěn)定,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總分≤60分(康復期病人);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能閱讀和填寫問卷;病人生活在社區(qū),自愿參加和家屬同意該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軀體疾病和精神活性物質依賴病人;人格障礙者;智力低下者;家屬本人有精神性疾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55例,由于病情變化和復發(fā)住院等原因,干預組脫落2例(脫落率為3.64%),對照組脫落4例(脫落率為7.27%),最后共104例病人完成了研究,其中干預組53例,對照組51例。干預組年齡46.26歲±10.46歲;病程21.00年±11.54年;住院次數2.30次±3.28次。對照組年齡46.33歲±10.48歲;病程21.03年±11.91年;住院次數1.59次±2.59次。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社區(qū)治療、護理和隨訪方式。干預組在此基礎上由經過培訓的3名心理咨詢師和4名主管護師實施支持性心理干預,共8周。

      1.2.1 個體干預 由心理咨詢師以單獨談心的方式進行,每周至少1次,每次40 min~60 min,共8次。心理咨詢師針對病人的情感、思想及行為單獨與其交談,了解病人在社會中的遭遇及其與病恥感相關的不良經歷的具體表現(如在工作中遭白眼、社會交際網如何、自我印象、生活中受欺負、就業(yè)受排擠以及生活困難等)加以討論分析,教會病人應對技巧,提高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的決心,并把上述問題融入治療計劃中去,提高治療的依從性。當病人因患精神疾病而出現心理障礙時,及時鼓勵其訴說各種誤解和擔心,并給以有說服力的解釋和肯定的保證,使病人逐漸理解自己疾病的實質,減輕對疾病的病恥感,對未來充滿希望。了解病人與家庭、社會相處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正確的指導,鼓勵病人主動與周圍人群建立人際關系,樹立信心,從而淡化病恥感。

      1.2.2 集體干預

      1.2.2.1 小組討論 教育者由主管護師負責,每周1次,每次90 min左右,每組8例~10例,共8次。在活動室圍坐一圈,鼓勵每位成員“現身說法”,教育者幫助分析形成病恥感的歪曲認知和不合理的應對方式及由此帶來的危害,幫助找出合理的應對方法;同時通過角色扮演,讓其從他人身上發(fā)現與自己類似的病恥感經歷和遭遇,通過教育者對角色的分析和討論,幫助病人發(fā)現自我,形成對自己的重新評價,消除壓力和自卑,提高自信。

      1.2.2.2 舉辦集體講座 由主管護師負責,每周2次,每次60 min左右,共16次。在會議室重點向病人宣講有關精神分裂癥的知識,包括堅持服藥、預防復發(fā)等和病恥感的概念,如何糾正病人不良認知及對心理疾病康復的影響,如運用多媒體講解有關人際交流和解決問題的技巧,如何控制情緒,幫助他們掌握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技能,強化心理應激的能力。

      1.2.3 基本生活技能訓練 制定日常行為規(guī)范,由社區(qū)陽光心園的工作人員每日在陽光心園著重訓練個人衛(wèi)生、飲食、衣著等,訓練病人自信心和榮譽感,使病人逐步達到個人生活自理,樹立自信,對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滿意。

      1.2.4 心理社會功能訓練 根據病人的文化程度、興趣愛好,由社區(qū)精神防治和陽光心園的工作人員組織病人到康復室從事手工制作、繪畫、書法、卡拉OK演唱、舞蹈、上網聊天、下棋、角色扮演等技能訓練。每周5次,每次60 min~90 min。豐富病人的生活情趣,增強病人對社會生活的興趣,提高病人人際溝通的能力,最終達到減少衰退、回歸社會的目的。

      1.2.5 定期隨訪 干預第1個月和第2個月,主管護師每2周上門隨訪1次,每周≥2次電話隨訪,進行康復指導;第3個月~第12個月,每個月上門隨訪1次,每周電話隨訪1次。平時隨時接聽咨詢電話,回復微信和書信咨詢。

      1.3 評價工具及指標

      1.3.1 Link病恥感量表 采用Link等于2002年編制的精神病病人病恥感系列量表中文修訂版本,2007年由徐暉等[6]翻譯并修訂。病恥感系列量表包括貶低-歧視感知量表、病恥感應對量表和病恥感情感體驗量表3個分量表。3個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82~0.86,0.63~0.84,0.62~0.70。該量表中文版各條目的內容效度(CVI)為0.8~1.0,全部條目的平均CVI為0.98。①貶低-歧視感知量表:主要是測量精神病病人對他人貶低和歧視的感知,從而反映病人的感知病恥感水平。此量表共12個條目,其中有6個反向計分條目。②病恥感應對量表:用以測量精神疾病病人對于外界歧視的應對方式。此量表分為保密、退縮、教育、挑戰(zhàn)、分離5個維度和27個條目。③病恥感情感體驗量表:主要測量病人認為被誤解的感受和認為與他人不同感到羞恥的感受。此量表分為誤解、不同/羞恥2個維度和7個條目。每個條目分4級計分,1分為非常不同意,2分為不同意,3分為同意,4分為非常同意,量表均分為2.50分。根據量表作者的標準,把病人各維度的平均得分與平均分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病人病恥感水平越高。分別于干預前、干預后及隨訪2個月后由3名固定主管護師按照統(tǒng)一的指導語指導病人填寫或協(xié)助完成,當場收回。

      1.3.2 復發(fā)的評定 PANSS量表中精神分裂癥核心癥狀任意1項超過5分或任意2項超過4分;存在沖動傷人、自傷自殘等表現者。干預后對兩組病人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以了解其復發(fā)情況。

      2 結果

      2.1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病恥感得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病人Link病恥感量表8個維度得分和總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隨訪2個月后,干預組Link病恥感量表8個維度得分和總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干預組干預后、隨訪2個月后Link病恥感量表8個維度得分和總分均明顯降低,與干預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但隨訪2個月后得分比干預后有所提升。對照組干預后、隨訪2個月后除教育和挑戰(zhàn)外,Link病恥感量表其余6個維度得分和總分與干預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病恥感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病人隨訪1年復發(fā)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病人PANSS總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864,P>0.05)。隨訪1年后干預組復發(fā)率為16.98%,對照組復發(fā)率為37.25%,兩組隨訪1年后復發(fā)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330,P<0.05)。

      3 討論

      3.1 支持性心理干預可以明顯改善病人的病恥感 精神分裂癥病人的病恥感遠高于情感性精神疾病和其他軀體疾病,是精神疾病中產生病恥感最嚴重的一種[7-8],是一個醫(yī)療治療中不容忽視的問題,但是不同形式的心理干預都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病恥感[9-12]。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精神分裂癥病人存在明顯的病恥感,與國內其他學者[13-14]對精神病病人的病恥感調查結果有相似之處,干預后干預組病人得分較干預前明顯下降,與同期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支持性心理干預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病恥感。這可能與病人對支持性心理干預的接受、信息傳遞和重塑信心等有關。支持性心理干預主要是運用支持性心理治療技術,具體包括傾聽、解釋、保證、指導和建議、疏泄、鼓勵、促進自助[15],給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善用病人的潛在資源與能力,協(xié)助病人度過危機,應付苦境,以有效的方式處理所面對的困難和挫折。首先通過個體心理干預,了解病人不良的社會經歷,糾正因患病而自感恥辱的錯誤信念,加以討論分析和教會應對技巧,鼓勵病人勇敢面對,消除自卑心理,激發(fā)其主動性,提高自尊水平,同時提供了病人情感宣泄的氛圍。其次,通過小組間的互動讓其從他人身上發(fā)現與自己類似的經歷和遭遇、共同的困難和體驗,從而獲得一種釋然感,減少孤獨感和防衛(wèi)心理,互相幫助,共同面對。另外,角色扮演創(chuàng)造了與病人現實中遇到的相似的問題,使病人能將心理問題無拘束地呈現出來,激發(fā)了其自我意識情感,通過教育者的分析和討論,幫助病人發(fā)現自我,形成對自己的重新評價,消除壓力和自卑,提高自信。支持性心理干預在加強護患關系的同時使每位成員享受親密,在心理咨詢師和教育者的鼓勵和支持下,他們發(fā)現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感到自己的價值,獲得滿足感和自信心[16]。因此,病人在客觀、積極的肯定自我時,才能減輕對疾病的恥辱感,對未來充滿信心。而對照組通過常規(guī)的社區(qū)治療護理和隨訪,采取一般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病恥感也緩慢減輕,但是教育和挑戰(zhàn)維度得分降低不明顯,有可能因為病人相對處于比較封閉的環(huán)境中,且學歷普遍低,精神衛(wèi)生知識的普及率又不高,面對歧視時不愿據理力爭來反駁和教育他人。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干預后及隨訪2個月后病恥感8個維度和總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隨訪2個月后下降稍明顯,這有可能通過社區(qū)的常規(guī)護理、隨訪,病人的病恥感在慢慢地降低,由于及時性和針對性不足,下降不明顯;干預組干預后及隨訪2個月后病恥感8個維度和總分均有大幅下降,但隨訪2個月后稍有升高,原因可能是通過心理咨詢師有計劃的針對性個體干預和教育者、講師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演繹、講解,提出應對策略供病人學習,病人的病恥感很快就會下降,但隨訪2個月內,每2周上門隨訪1次、每周≥2次電話隨訪,干預及時性和頻度都不如干預時,從而影響了干預效果。

      3.2 支持性心理干預可以降低疾病復發(fā)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隨訪1年后復發(fā)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精神分裂癥病人羞于尋求幫助,致使其失去潛在的支持;也由于精神分裂癥病人害怕被人發(fā)現而減少與社會接觸和交往,使多數病人的預后受到不良影響。同時,由于病人對精神疾病的悲觀失望使他們自尊下降,病人感到羞恥而回避人際交往,導致社會適應能力降低。但通過聽取集體講座,使病人掌握精神分裂癥的基本知識和如何預防復發(fā),真正認識到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增強服藥依從性;了解病恥感的概念,如何糾正不良認知和掌握應對技巧。同時也增加了與其他成員間的接觸,以提高生活的情趣,促進病人的心身健康,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由于降低了精神分裂癥復發(fā)率,增加了病人病情的穩(wěn)定性,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復。

      4 小結

      支持性心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社區(qū)精神分裂癥病人的病恥感,應作為社區(qū)康復的長期手段。然而本研究尚存在病人單方面干預,且干預周期短,僅局限在社區(qū)等問題。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應重視住院病人、家庭等因素,延長干預周期,從住院病人延伸到社區(qū)進行進一步研究。

      [1] Pickenhagen A,Sartorius N.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selected publications and other materials related to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because of mental illness and intervention programmes fighting it[R].Geneva: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02:1.

      [2] Regier DA,Narrow WE,Rae DS,etal.The de facto US mental and addictive disorders service system:epidemiologic catchment area prospective 1-year prevalence rates of disorders and services[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93,50:85-94.

      [3] Link BG,Struening EL,Ncese-Todd S,etal.The consequences of stigma for the self-esteem of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es[J].Psychiatric Services,2001,52:1621-1626.

      [4] Rerlick DA,Rosenheck RA,Clarkin JF,etal.Adverse effects of perceived stigma on social adaptation of persons diagnosed with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J].Psychiatric Services,2001,52:1627-1632.

      [5] Sirey J,Bruce ML,Alexopoulos GS,etal.Perceived stigma and patient-rated severity of illness as predictors of antidepressant drug adherence[J].Psychiatric Services,2001,52:1615-1620.

      [6] 徐暉,李崢.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恥感及其與服藥依從性關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08:1.

      [7] Lee S,Lee MT,Chiu MY,etal.Experience of social stigma by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in Hong Kong[J].Br J Psychiatry,2005,186:153-157.

      [8] Brohan E,Elgic R,Sartorius N,etal.Self-stigma empowerment and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mong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in 14 European countries.The Gamian-Europe study[J].Schizophr Res,2010,122(1/3):232-238.

      [9] 陳玲玲,王秀華,任志斌,等.心理干預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恥感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3,20(7A):41-42.

      [10] 施忠英,柳少艷,聶磊嬿,等.團體心理干預對抑郁癥病人感知病恥感的影響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3):1213-1215.

      [11] 李江嬋,姚素華,謝秀東,等.認知行為治療對抑郁癥患者病恥感和應對方式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3(4):463-465.

      [12] 周玉梅,唐小偉,彭愛琴,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恥感及社會功能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25):3053-3055.

      [13] 曹雍華,劉燕,楊琳,等.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恥感相關因素調查[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2,12(4):347-349.

      [14] 周英,潘勝茂,趙春陽,等.精神病患者病恥感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5):1770-1773.

      [15] 王長虹,叢中.臨床心理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65-69.

      [16] 傅安球.心理咨詢師培訓教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55-167.

      (本文編輯蘇琳)

      Influence of suppor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community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ith stigma

      Lu Hongying,Yuan Qin,Tao Li,etal
      (Nanhui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City,Shanghai 201300 China)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of suppor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community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ith stigma.Methods:A total of 11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n=55).Due to the change of the disease and recurrent hospitalization reasons,2 cases lost in intervention group,while 4 cases in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community nursing,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dded 8 weeks of suppor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y the Link stigma scal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after 2 months of follow-up.The mental symptoms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by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after 1 year of follow-up.Results: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the score of Link stigma and 8 dimension score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2 month of follow-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concurrent control group(P<0.01).After 1 years of follow-up,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16.98%,whil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37.25%.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recurrence rates of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s:The implementation of suppor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uld improve stigma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in community.

      suppor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schizophrenia;stigma; community nursing; psychiatric nurs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科技發(fā)展基金創(chuàng)新資金醫(yī)療衛(wèi)生項目,編號:PKJ2014-Y36。

      陸紅英,主管護師,本科,單位:201300,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南匯精神衛(wèi)生中心;袁勤、陶麗、王愛華、朱雪梅、陳麗、邢曉萍單位:201300,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南匯精神衛(wèi)生中心。

      R473.74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5.011

      1009-6493(2017)15-1831-04

      2016-06-27;

      2017-02-27)

      引用信息 陸紅英,袁勤,陶麗,等.支持性心理干預對社區(qū)精神分裂癥病人病恥感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7,31(15):1831-1834.

      猜你喜歡
      病恥感支持性病恥
      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與生存質量的相關性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素養(yǎng)與病恥感的相關性分析
      泌尿外科門診早泄患者的病恥感調查研究
      帕金森病患者病恥感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幼兒游戲中實現深度學習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小學1~6年級師生關系特點實踐研究
      提高材料對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支持性
      考試周刊(2017年15期)2017-12-08 20:03:26
      心境障礙患者病恥感與自尊水平的相關性探討
      強制醫(yī)療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病恥感及相關因素研究
      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恥感與人格的相關分析
      泸水县| 涿州市| 军事| 汕头市| 柳州市| 崇阳县| 凌海市| 罗定市| 高州市| 汕尾市| 武宣县| 郑州市| 大丰市| 阳新县| 邳州市| 平南县| 博爱县| 苏尼特右旗| 盐源县| 鄂尔多斯市| 吴川市| 沂水县| 达日县| 同心县| 澳门| 句容市| 建宁县| 四会市| 莆田市| 桃源县| 海淀区| 修水县| 遂川县| 沭阳县| 栖霞市| 哈尔滨市| 方城县| 桂阳县| 嘉黎县| 上思县|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