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校一個多么圣潔的地方,是學子們朝吟“大漠孤煙塞北,杏花煙雨江南”,夕誦“山水田園牧歌,金戈鐵馬陽關”的詩意之地。它的朝氣、純潔、理想、奮斗是這個國家的希望,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不惹塵埃的精神圣地,在改革開放的大門打開之后,中西文化的融合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的影響下,教師和學子們的思想正在一步一步地踏入塵世,開始庸俗化和經濟化,部分教師失去了高尚偉大的師德,部分學子失去了純潔夢幻的靈性,社會上的浮躁風氣開始在校園內蔓延,莘莘學子的價值觀正在走向偏離。肩負繼承祖國建設重任的學校,應該注重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為祖國培養(yǎng)符合“中國夢”建設的筑夢者。據此,本文從工會的角度來分析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的作用和措施,以期研究結果工會的校園建設提供一定的指導性建議。
關鍵詞 工會 創(chuàng)建 和諧校園 作用
一、前言
當人們在現實的打磨下發(fā)出“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時,學校的詩情畫意顯得彌足珍貴;當人們忘卻硝煙彌漫的革命年代,開始揮霍眼前的幸福時,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顯得任重道遠;當復興中華的“中國夢”凝聚著數百年的回響和億萬人的渴望時,學校的知識教育需不斷與時俱進。學校一個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地方,在時代的發(fā)展下,并沒有達到國家和社會希冀的目標,部分學子價值觀扭曲,部分學子缺乏愛國精神,部分學子難以符合社會發(fā)展的要求等等。對于學校整體精神文化的建設,工會應該挺身而出,積極探索,密切關注教師和學生的精神生活,在構建和諧校園的目標下,為祖國輸送偉大“中國夢”的筑夢者。
二、工會在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中的作用
(一)指導教師職業(yè)規(guī)劃
不可否認,社會轉型期所產生的浮躁氣息,使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缺乏了強有力的責任感和大公無私的精神,“金錢至上”“享樂主義”或多或少影響了部分教師和學生的思想,面對長期清貧寡淡的生活,面對部分調皮任性的學生,面對學校高壓的教學任務,面對部分價值觀扭曲的家長,部分教師難以良好地履行師德,也易被世外流光溢彩的生活突破思想防線,產生職業(yè)倦怠感。教師是學校的核心,教師的思想素質和責任感直接影響著學校的教育質量,因此,提高教師思想素質,指導教師形成正確的職業(yè)規(guī)劃是工會的責任,工會也需要根據時代的要求和每位教師的個性心理,以辨證有效的溝通方式和管理制度,來為教師提供正確清清晰的職業(yè)道路,讓教師充滿積極向上發(fā)展的動力。[1]
(二)構建和諧校園文化
網絡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物質水平的提高,讓如今的學子更多了一分急于成長的早熟性,上網對于學生而言都已不是新鮮事,當我們稚氣未脫的孩子說出“我們班男生的夢想是買一輛蘭博基尼,女生的夢想是嫁入豪門”時,我們除了被他們可愛的話語逗樂外,更多了一份深思。不禁反問,我們的教書育人,是不是只完成了教書,而缺少了育人呢?從小愛國思想、艱苦奮斗、大公無私等優(yōu)秀精神不沾腦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官僚主義卻滿腦盛行,歷史的傷痛還未完全抹去,列強的雙眼還在虎視眈眈,缺乏正確價值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如何擔當得起未來攘外安內的重任?因此,學校工會應該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重任,以形式多樣的方式將校園文化深入人心,起到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的作用。[2]
(三)強化學校政治建設
學校的教育制度既要覆蓋教師的民主權利和公平待遇,也要建立風清正氣的政治生態(tài)。有欲望的地方就有腐敗,而校園腐敗相比官場腐敗影響要更加惡劣。關于教師與學生存在不正當交易的丑聞,教師收受學生家長賄賂的丑聞常見諸報端,我們并不是想以偏概全地用個別腐敗分子的不正之風來否認所有教師的師德,而是必須放大個別教師師德敗壞的影響來警醒人民教師需要以更強的責任感來面對祖國未來的希望。對此,學校工會需加強學校政治生態(tài)建設,在小學生都開始“買官賣官”,賄賂班干部,賄賂同學以換取作業(yè)的抄寫權時,工會更應該以最大力度和堅持不懈的常態(tài)來堅決肅清學校的政治生態(tài)。[3]
三、創(chuàng)新工會在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中的措施
(一)豐富教師精神世界,公平教師福利待遇
李克強總理說過:想發(fā)財就不要當官。教師既然選擇了這份神圣的教書育人的工作,就要將自己的思想與金錢權力隔離開來,以更高的精神世界來書寫自己高尚的一生。精神世界也如同物質世界一樣,不供給食糧時,一樣也會營養(yǎng)不良。因此,學校工會應該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民主生活會,定期給教師講述全國教師道德模范的優(yōu)秀感人事跡,聘請優(yōu)秀老黨員老教師來給教師講述大公無私的精神故事,讓教師在直抵心靈的精神教育中,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如地平線上跳動的朝陽,噴薄而出。與此同時,工會還應該根據學校當前教師的福利待遇,制定公平公正的考核機制,鼓勵優(yōu)秀有責任心的教師不斷得到職位和待遇的提拔,激勵其他落后的教師奮發(fā)圖強迎頭趕上,讓教師在精神和物質雙重滿足的情況下,為祖國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學子。
(二)定位學校標志文化,創(chuàng)新品德教育途徑
細究每一個學校的校訓,其實都有各自的側重點。校訓即校園文化,它凝聚了多少年建校教師的思想核心,但是不是每位學生都能領悟校訓的深刻含義,也不是每位學生都將校訓融入血液,賦予行動。文化需要宣傳才能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工會應該凝練學校校訓,在學校醒目的標志性地方將校訓刻于其上,讓教師和學生將校訓熟練于心,再在學生的活動教育中,融入校訓的精華思想,例如:規(guī)定學生每天打掃校園、維護花草,教育學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在食堂中規(guī)定學生不可以隨意倒掉飯菜,教育學生要珍惜糧食;大力表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等優(yōu)秀行為,批評炫富、攀比等錯誤行為等,行為教育與口頭教育并駕齊驅,讓學生明辨是非,形成獨立人格和正確價值觀。
(三)構建反腐長效機制,堅決肅清政治生態(tài)
反腐機制形成以來,官場和高校的反腐局勢較為緊張,但部分中小學的反腐力度還明顯不足。工會作為學校的黨組織,不能脫離重要的要求,必須在學校內部建立嚴格的反腐長效機制,讓校園腐敗丑聞扼殺在制度范圍內。學校不是斂財機構,財政撥款支付了教師的報酬和學校的校園建設費,但部分學校還是會以各種名義向學生收取費用,部分教師還是違反規(guī)定在校外組辦培訓班,而面對這種情況部分學校工會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無視制度無視學生權益。構建和諧校園,工會必須拿出責任心嚴格按照制度要求,拿出“放大鏡”查看學校收費制度和依據,對穿上隱身衣的腐敗行為嚴查死守,對查處的腐敗行為必須嚴懲不貸,以強有力的威懾力和長期的堅持力,為學校樹立風清正氣的政治生態(tài)。
四、結語
工會對建設和諧校園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工會作為黨性覺悟較高的機構,能夠以獨立的身份和思想,來糾正學校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能夠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激勵教師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同時還能夠指導學校在教書育人方面的發(fā)展方向,讓學校所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成為社會和國家需要的高素質人才。[4]
(作者單位為瓦房店市第十六初級中學)
[作者簡介:王雪巖(1970—),女,遼寧人,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學校工會。]
參考文獻
[1] 巨志萍.淺析工會在創(chuàng)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yè)中發(fā)揮的作用[J].河北企業(yè),2016(12):55.
[2] 余秋梅.在構建和諧校園中創(chuàng)新學校工會工作[J].才智,2016(10):119.
[3] 曹海濤.工會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及其實現途徑[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5(9):124.
[4] 吳正治.論校園體育文化在和諧校園中的作用[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5
(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