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 龍小麗 汪婷
【中圖分類號】R39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1
放療是使用射線對腫瘤病灶進行照射,以抑制及殺死癌癥細胞的治療方法。但在放療期間患者會出現(xiàn)骨髓抑制、口腔粘膜炎、放射性皮炎、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均可能影響病人的睡眠質(zhì)量,導致病人出現(xiàn)多種睡眠障礙。已有研究表明,睡眠障礙貫穿于多數(shù)癌癥病人的治療與轉(zhuǎn)歸中,是影響病人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和導致其身心發(fā)生重大改變[1]。本文綜述近年來腫瘤患者睡眠障礙的研究進展,以促進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1.睡眠障礙
1.1 睡眠障礙的定義:睡眠障礙是指在合適的睡眠環(huán)境中不能進行正常的睡眠,主要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維持睡眠困難,過早覺醒和睡后無恢復感,可引起軀體功能障礙或明顯不適感,睡眠障礙可使機體免疫力下降,內(nèi)分泌紊亂,嚴重可影響放療效果,增加感染[2]。
1.2 睡眠障礙的分類:
國際睡眠障礙性疾病分類法ICSD-2(2005)把睡眠障礙分為8大類:(1)失眠(2)與睡眠相關(guān)的呼吸障礙(3)非呼吸睡眠障礙所致過度睡眠(4)晝夜睡眠節(jié)律障礙(5)異態(tài)睡眠(6)與運動相關(guān)的睡眠障礙(7)單獨癥候群,正常變異和尚未定義項目(8)其他睡眠障礙[3]。
2.住院患者惡性腫瘤病人睡眠障礙現(xiàn)狀
惡性腫瘤病人睡眠狀況不佳,發(fā)生率高且影響了放療效果。研究表示,80%的惡性腫瘤放療患者可發(fā)生睡眠障礙,鼻咽癌發(fā)病率38%,食管癌發(fā)病率30%,宮頸癌發(fā)病率12%。主要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占80%,夜間易醒占70%,早醒占60%,睡眠時間短占5%[4]。
3.影響惡性腫瘤患者睡眠障礙的原因
3.1 疾病因素:惡性腫瘤患者大多數(shù)有疼痛的表現(xiàn),尤其到了晚期,疼痛呈持續(xù)性、放射性變化,在其夜間明顯,疼痛常引起患者煩躁不安,長期的隱痛會使患者處于抑制狀態(tài)[5]。從而睡眠狀態(tài)引起患者一些悲觀消極情緒,從而提高了對痛覺得敏感性,使得對疼痛的感覺加重。
3.2 治療環(huán)境因素:部分放療患者的治療在晚夜間進行,導致患者入睡困難,加之晚夜間巡視病房的腳步聲,走廊的燈光及同病房患者的治療都會對患者的睡眠造成很大的障礙。
3.3 放療(副作用)并發(fā)癥:惡性腫瘤患者在放療期間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及放療所致的放射性皮炎使局部產(chǎn)生紅腫、灼痛,甚至潰瘍,都會影響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
3.4 治療效果:腫瘤患者對放療治療的效果是否和已達到預期的效果和能否繼續(xù)工作,生存率,預后不佳都是患者對化療效果的擔心,都會影響患者的睡眠,所有這些與患者的睡眠障礙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與病人交流和溝通,講解治療成功的病例及先進的放療技術(shù),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消除患者的各種擔心,促進睡眠。
3.5 心理因素:惡性腫瘤病人在診斷、手術(shù)、放療等階段容易造成焦慮和抑郁,從而導致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問題更嚴重,大量文獻顯示睡眠受心理因素的影響,有焦慮特質(zhì)的人群在患腫瘤后更容易發(fā)生睡眠障礙,表現(xiàn)為難以入睡,夜間驚醒,睡不安穩(wěn)等,病人睡眠質(zhì)量越差,其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tài)就越顯著。有研究顯示,更高的焦慮和抑郁評分與入睡困難、夜間覺醒、早睡、睡眠時間減少和應用催眠藥物有關(guān)[6]。睡眠健康教育,指在幫助腫瘤患者處理應激反應,改善表達,腫瘤患者住院時心情復雜,有又離開親人的孤獨寂寞,放療知識不夠?qū)е陆箲]。對放療副反應的各種顧慮,都嚴重影響睡眠。因此,護理人員要觀察了解,通過交談進行心理護理,宣教放療知識,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使患者安靜睡眠。
4.改善住院惡性腫瘤患者放療病人睡眠障礙措施
4.1 疼痛的護理:
4.1.1 非藥物止痛指導患者非藥物的方法減輕疼痛,如放松、分散注意力、冷敷、按摩等可以減輕患者的疼痛。
4.1.2 藥物治療是目前癌癥疼痛治療的主要方法,全球已普遍接受并推行WHO提出的癌癥三階梯止痛治療指導原則。首選無創(chuàng)途徑給藥,按階梯、按時給藥,重視個體差異性,規(guī)范用藥并注意藥物的副作用。根據(jù)病情選用適當?shù)闹雇磩?,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鎮(zhèn)靜劑和去痛劑聯(lián)合應用。以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睡眠質(zhì)量。
4.1.3 芬太尼透皮貼劑療法是目前唯一的一種阿片類止痛藥的透皮貼劑,通過皮膚吸收起效,每片貼劑能使患者獲得72h的止痛效果,已越來越受到重視。
4.2 改善治療和環(huán)境因素:盡可能將晚夜間治療調(diào)整至日間治療,控制噪聲、保持病室安靜,對于同病房使用儀器的患者,儀器的報警聲盡可能減小或關(guān)閉,保證患者睡眠不受其它干擾。同時還應調(diào)整好病房的溫度、濕度及光線,保持床單位干燥舒適。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輸液量較多的患者應盡早輸液或減少不必要的輸液從而減少影響患者的睡眠。
4.3 放療并發(fā)癥:根據(jù)放療不同并發(fā)癥,給予相應的預見性處理。
4.3.1 胃腸道反應:患者常有惡心、嘔吐等不適,出現(xiàn)食欲減退、消瘦都會影響患者的睡眠,指導患者少食多餐,進食速度宜慢,選擇高蛋白、高纖維素易消化飲食,如新鮮蔬菜、水果、果汁。忌煙酒、酸、過咸辛辣刺激食物,以減輕患者胃腸道反應。
4.3.2 骨髓抑制:放射治療不僅能殺傷腫瘤細胞,同時也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及殺傷造血細胞,要密切觀察血象,每周查血常1次,白細胞低于3.0x109/L、中性粒細胞低于2.0X109//L應暫停放療,并囑患者及家屬預防感染;必要時應用升白細胞藥如瑞白、惠而血。
4.3.3 放射性食管炎:常規(guī)放療開始后1—2周,食管受量10—20GY時,即可發(fā)生放射性食管炎。輕度癥狀患者給予含漱液(生理鹽水100ML+慶大霉素8萬U+地塞米松10MG+利多卡因10ML)每次進食前用吸管口服10ML,可緩解患者的吞咽疼痛,又能達到減輕食管炎的作用。反應重者可靜脈補充水分、蛋白質(zhì)、能量、抗生素并于每次進食前、后睡前慢慢吞服含漱液,加強口腔衛(wèi)生,用軟毛刷刷牙,淡鹽水或口潔漱含漱,每日數(shù)次。以減輕患者放療并發(fā)癥的痛苦,促進患者睡眠。
4.3.4 放射性皮炎:放射性皮炎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嚴重的放射性皮膚反應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從而影響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放療前指導患者穿棉質(zhì)、柔軟、吸濕性強的內(nèi)衣,放射野標志應保持清晰,照射野皮膚禁貼膠布,禁用酒精、肥皂、冷熱刺激、減少摩擦,照射野的皮膚應保持清潔干燥。如出現(xiàn)干性脫皮和瘙癢忌用手抓撓,以免損傷照射野皮膚和感染;濕性反應應暴露照射野皮膚,3%高滲鹽水沖洗,待干,金因肽每日3-4次,保持局部皮膚干燥和完整,給予預見性的處理,避免重度放射性皮炎影響患者睡眠障礙。
4.4 治療效果:與病人交流和溝通,講解治療成功的病例及先進的放療技術(shù),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消除患者的各種擔心,促進睡眠。
4.5 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觀察了解,通過交談進行心理護理,宣教放療知識,消除患者精神創(chuàng)傷,調(diào)節(jié)心理狀態(tài),仔細觀察患者心理反應,對患者的問題耐心解答,病情解釋要恰當,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下接受治療。使患者沒有焦慮、安靜睡眠。
參考文獻:
[1]1Graci G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Cancer-relate dinsomnia[J]:Support oncol, 2005.5(3):349-359
[2]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ate of the science conference statement on Manifestation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in adults. Sleep, 2005,28:1048-1057
[3]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 zoned.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2005: XII-XV.
[4]陳璐,康琳,江錦平,婦科腫瘤放射患者睡眠障礙和疲乏的相關(guān)性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T(4):16-18
[5]許荷麗,腫瘤化療患者失眠相關(guān)因素分析,現(xiàn)代護理,2006,2(11):1052
[6]孫燕.癌癥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2: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