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會榮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2
脊柱手術患者生活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手術后疼痛的影響,在圍手術期采取針對性的疼痛專項護理進行干預,可促進圍手術期疼痛程度獲得有效緩解,并有效提高患者圍手術期生活質量[1]。本文對我院收治的脊柱手術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疼痛專項護理干預,結果證明,疼痛專項護理能更明顯的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的臨床數據均來自2013年5月~2015年5月到我院接受脊柱手術治療的60例患者,男患者、女患者分別為35例、25例,年齡為28~60歲,平均年齡為(45.32±6.8)歲;其中10例脊柱畸形,15例椎管狹窄,2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15例脊柱骨折。分組前均征求患者治療意愿,獲得同意后,以觀察組、對照組命名,每組30例。兩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疾病類型、分組依據無明顯差別(p>0.05)。
1.2 方法
觀察組與對照組研究對象在入院后通過相同的護理人員實施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疼痛專項護理,具體對策體現如下:
1.2.1 疼痛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在接待患者后,告知患者疾病的相關知識、危險因素以及預防方法,確?;颊邔膊∮兄_的認識,建立疾病痊愈的自信心,與治療活動全面配合。對于心理存在焦慮、恐懼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要給予暗示治療,促進患者自信心獲得有效增強。另外,可以讓患者通過分散注意力、自我陳述、調整認知結構、意會想象等方式,盡可能改善由于疼痛刺激造成的不良情緒。
1.2.2 疼痛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通過疼痛健康教育方式維護醫(yī)患間的和諧關系,確?;颊吣軌蚋鼮樯钊氲牧私馓弁粗R。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溝通、交流時應該保持真切的同情心,對其心理活動特征有所掌握[2]。例如,加大宣傳疼痛治療知識的力度,讓患者了解在目前醫(yī)療技術條件下,能夠全面消除或者緩解術后疼痛,使患者治療疑惑獲得消除,與手術操作全面配合。
1.2.3 術前適應性訓練
手術前告知患者如何進行排便、擺放體位、深呼吸等,由于脊柱手術患者需要長時間臥床接受治療、康復,長時間體位固定會導致其疼痛加劇,因此,手術前應該給予針對性的適應性訓練,對于腰椎手術患者要重視胸式呼吸訓練,對于胸椎手術患者要重視腹式訓練,采用訓練的方式可促進患者更好耐受以及適應[3]。
1.2.4 術后體位護理
患者完成手術后應該采取仰臥位體位,避免脊柱左右、前后移位的情況,盡量根據脊柱的生理弧度來擺放舒適的體位,降低患者因術后體位不當帶來的疼痛。
1.3 統計學處理
本組研究對象的臨床數據均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給予全面分析處理,計量數據通過均數±標準差表示,以t檢驗,若p<0.05,則代表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接受干預前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疼痛評分等生活質量無明顯差異(p>0.05);接受護理干預后,相對于對照組患者來說,觀察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脊柱圍手術期護理工作應用疼痛專項護理,能夠促進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疼痛專項護理是以疼痛護理管理為主,在多個細節(jié)方面全面實施護理對策,可促進患者抑郁、焦慮情緒得以明顯改善。目前,疼痛專項護理在臨床護理體系中屬于單獨的護理學科,其尤其重視心理、語言、患者等之間的相關性,采用疼痛專項護理能夠促進患者失落、焦慮等不良情緒有所改善,明顯縮短住院時間,使患者自我護理能力顯著提高[4]。另外,對于不同位置的脊柱手術,術后體位護理也有所不同,應該以降低外周神經壓迫、降低椎管內與椎旁壓力、降低肌肉痙攣、符合生理需求等為主實施護理干預,從根本上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提高圍術期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麗娜,趙嬌陽. 疼痛護理干預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睡眠質量評分調查[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04(10):891.
[2]魏麗芳. 疼痛專項護理在老年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病人保守治療中的應用[J]. 全科護理,2012,22(21):2065-2066.
[3]任維花. 疼痛干預在脊柱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14(18):197-198.
[4]王桂芳,韓光香,李美艷,梁瑜. 護理干預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2,10:739-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