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隨著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視,閱讀教學有了比較大的提高,但是仍存在許多不足,對于如何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還不夠。本文在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的基礎上,指出了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提出自己的建議,希望對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4-0099-02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不僅是單純的語言文字教學,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理解能力。《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現(xiàn)代社會對公民的要求是要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具有開放的視野、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具有閱讀理解以及表達交流等各種基本能力”。由此可見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采取適當?shù)慕虒W方法,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打好語文學習的基礎。
1.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1.1閱讀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感。語感是對語言的直覺的整體的領悟與感受,閱讀有助于提高小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領會和感悟能力,通過閱讀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受到很好的語言教育,在閱讀中培養(yǎng)情趣感,以此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
1.2閱讀教學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能促進學生靈活地掌握知識,小學生邊讀邊思考,通過想象、聯(lián)想加以比較分析,對文章描述的事物進行形象的思考,從而提高小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形象性和創(chuàng)造性。
1.3閱讀教學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德育和審美教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薈萃了中外名篇佳作,這些文章具有極高的審美教育價值,通過閱讀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審美觀。
2.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2.1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和熱情。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往往不夠到位,不能根據(jù)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開展教學,為閱讀而閱讀,教學中缺少有效的引導和興趣激發(fā),導致小學生對閱讀興趣缺乏,學習熱情不高,在閱讀中機械的朗誦,沒有思考和想象,嚴重影響了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
2.2教學過程熱鬧有余,但效果不佳。許多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下了很大的功夫,研究創(chuàng)新出很多形式各樣的教學方法,在課題教學中學生參與積極性非常高,課題氣氛熱鬧活躍,但是忽視了在此過程的引導教育,課程結(jié)束后,學生沒有學到東西,這種教學方法形式大于內(nèi)容,難以談得上是有效的教學。
2.3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部分教師在上語文閱讀課時,仍然存在以自己為主,“填鴨式”教學,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現(xiàn)象,不能夠很好的對學生進行引導,而是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代替學生自身對課文的理解和思考,忽視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良好個性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自主意識較差,自主能力不足,創(chuàng)新思維欠缺。
2.4忽視了學生的語言的積累。在閱讀教學中一直存在重文章的閱讀分析,而忽略了基本語言的學習積累。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學重點放在了對文章的理解分析上,嚴重忽視了語言的積累,很少進行運用語言的訓練。
2.5教學實踐活動不夠豐富。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要開展好閱讀教學,就要能夠吸引住小學生的注意力。而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對學生放任自流,只管自己將自己的,對于學生如何思考討論不管不問;有的教師則管得太嚴,課堂氣氛過于嚴肅,不能夠采取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3.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3.1科學選擇閱讀內(nèi)容和制定閱讀教學目標。首先要選擇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內(nèi)容,在全面理解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確立教學的重點,站在學生的角度,確定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另外要對閱讀的內(nèi)容進行整合與拓展,將內(nèi)容相似的文章可以結(jié)合一起進行教學,而對一些文章的學習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關注點和學習情況適當?shù)慕虒W延伸學習,拓展內(nèi)容。教學目標的制定對保證課堂教學有效開展至關重要,閱讀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心理,結(jié)合整個語文教學目標和進度來確定。
3.2在閱讀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自主性。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小學生的性格特點,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注重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多進行引導、啟發(fā)、激勵等手段,讓學生自己去閱讀、理解、感悟、聯(lián)想。
3.3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的好壞對于學生的閱讀效果非常重要。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要幫助小學生靜下心來,認真聽課,在閱讀時不要一心多用,要靜下心來閱讀文章。要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和聯(lián)想,提出自己的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以提高對文章的理解。另外,還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yǎng)成勤動筆的習慣,通過摘抄優(yōu)美的詞句、段落,在文章中作出記號和批語,撰寫讀后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4合理設置教學活動。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沒有了實踐活動,學習內(nèi)容不能達到鞏固和提高,效果必然受到影響。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朗讀比賽、背誦比賽、分角色表演等多種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把小學生置身于一個快樂的閱讀環(huán)境中,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給自己帶來的樂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使學生不由自主地愛閱讀,享課外閱讀。
3.5注意課堂教學時間的分配。小學生的生理和性格特點決定了他們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難以在較長時間里集中注意力。研究表明,在課堂上,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往往只有二十分鐘左右。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特點調(diào)整教學方式,在備課、編寫教案時注意時間的合理安排。要把講解和實踐活動合理安排搭配,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課堂時間利用率。
3.6合理進行講評。課堂講評是教師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一大法寶,課堂講評能夠起到鼓勵、糾錯、批評等多種功能,合理的講評能夠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抓住閱讀教學中的有利時機,適時的進行教學講評,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進行鼓勵表揚,對存在問題的學生幫助糾正錯誤,對學習不認真、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給以批評警示,這樣既可以正規(guī)課題教學秩序,也能夠?qū)Σ煌瑢哟蔚膶W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教育,有助于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4.結(jié)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和身心發(fā)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更新觀念,不斷地思考、學習、總結(jié),根據(jù)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和性格特點,積極完善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和熱情,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不斷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zhì),為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倩.如何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J].學周刊. 2014(18)
[2]陸小平.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 2011(S1)
作者簡介:
阮以嬋(1974.12-),女,大專學歷,一級教師(小學高級),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