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紅瓊
【摘 要】本文在研究中以評價性語言為核心,探究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評價性語言的藝術性途徑,發(fā)揮出評價性語言的教育作用,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結構,進而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性語言;藝術性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其語言表述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了解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而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對此,在這樣的環(huán)境背景下,探究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評價性語文的藝術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評價性語言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和價值
(一)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
小學階段學生在身體層面和心理層面均處于成長階段,受年齡和思想認知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無法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導致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xiàn)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此時,教師評價性語言可以起到提醒作用,使得學生自覺跟隨教師的教學進度,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這種評價性語言具有一定的積極性,含有鼓勵意味,很容易被學生所理解,進而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語言承載著我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作為學生學習課程,一般基礎知識與語言運用知識含有一定的抽象性,提高學生的學習難度。對此,教師運用評價性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注與鼓勵,啟發(fā)與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進而幫助學生突破語文學習難點,達到語文能力的提升。
(三)符合課堂教學改革要求
新課改后,小學語文教學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改變原有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將單向信息傳遞轉化為雙向信息交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出學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為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效率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此過程中,教師評價性語言具有巨大的作用,通過評價性語言,一方面可以搭建師生溝通的橋梁,建立友好型師生關系,另一方面可以幫助教師收集學生教學反饋,以此為依據調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結構,進而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評價性語言藝術性的有效途徑
(一)更新教學理念,明確評價作用
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評價性語言的藝術性,教師要從思想入手,強化新型教學理論的學習,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思想,明確評價性語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給予評價性語言足夠的重視,提高評價性語言運用的合理性,進而發(fā)揮出評價性語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教育價值,促進學生綜合語言素養(yǎng)的提升。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中,結合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教師設計三個教學環(huán)境,即為導入環(huán)節(jié)、探究環(huán)節(jié)以及交流環(huán)節(jié),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轉換,教師要設計評價性語言的插入,一起到轉折引入的作用。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做實驗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結合實驗結果,提出“你們想了解他們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嗎? ”等評價性語言,引出本文的教學內容。在新知探究中,教師提出“說說教育家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在學生回答后,教師要利用鼓勵式語言給予肯定,提高學生自信心,指導探究方向。在交流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組織小游戲的方式促進學生深入角色,了解實驗核心,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總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要心里多想著別人。通過這種方式,評價性語言貫穿于教學活動中,并對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起到銜接作用,適當鼓勵與肯定學生,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探究的自信心,進而實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
(二) 優(yōu)化評價內容,提高評價水平
為了提高評價性語言的藝術性與有效性,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評價性語言的運用,還要進一步優(yōu)化評價性語言內容,探究教學語言藝術,提高語言修養(yǎng),進而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幽默化評價語言不僅可以化解課堂尷尬,同時還起到活躍氣氛、巧妙引導、委婉批評等作用,強化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進而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熱情。而激情澎湃化評價語言性可以用激情感染學生,使得學生興趣盎然、聚精會神,進而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詹天佑》教學設計中,教師在課堂引入環(huán)節(jié)中,提出:“同學們,在你們的心目中誰是英雄?”讓學生進行自由談論,并利用多媒體出示詹天佑畫像,交流人生事跡,播放音樂《命運》,創(chuàng)設情景,為接下來的探究活動打下基礎。在知識探究環(huán)節(jié)中,學習2、3段,提出:“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讀著這一段文字,心情一定是非常沉重的,說一說哪些句子讓你的心不平靜了?為什么?”并朗讀段落,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懷,感受詹天佑受帝國主義者“百般阻撓”,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貢獻的思想感情。
(三)掌握評價時機,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
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掌握好評價時機,選擇恰當而準確的評價方式,提高評價性語言的藝術性,發(fā)揮其教學價值,進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綜合質量水平。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中,針對評判問題,教師要使用診斷性評價方式,明確是非與對錯,給予李大釗先生和敵人斗爭事跡足夠的肯定,使得學感受到革命傳統(tǒng)教育,進而達到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這種評價性語言可以給予學生客觀而真實的評價,結合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實現(xiàn)小學語文素質教育。
結束語
本文通過研究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評價性語言的藝術性,讓我們知道了評價性語言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并提出“更新教學理念,明確評價作用”、“優(yōu)化評價內容,提高評價水平”、“掌握評價時機,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等措施,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結構,進而提高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姜文厚.提高小學語文教師評價語言的有效性初探[J].基礎教育研究,2014,09:26-27.
[2]葛姍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課堂評價語運用的現(xiàn)狀與改進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