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荊瑩+王成武
一
魏國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四月,改元嘉平元年,而這一年的正月,距明帝駕崩恰好相隔十年。一月一日是明帝的忌日,魏國年輕的皇帝曹芳去參拜先帝陵。
曹芳是曹操次子曹彰(任城王)的孫子。因為明帝曹叡無子,將曹芳收作養(yǎng)子。三十多歲的明帝由于還有生育親子的可能,所以直到死前也沒冊立太子。司馬仲達趕到病床邊時,明帝對養(yǎng)子曹芳說了最后的話:“抱住公公的頭?!蹦菚r才表示同意立曹芳為皇太子。接受遺詔時,曹爽(大將軍)并不在場,在場的只有司馬仲達。
正因為如此,曹爽想讓自己在皇帝的心目中是唯一的。先帝的忌日,陪皇帝曹芳一起參拜的僅限于自己的族人。他們以曹家四兄弟——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武衛(wèi)將軍曹訓、散騎常侍曹彥為首,聚眾黨族向高平陵行進。
高平陵在距洛陽南九十公里處的大石山。隊伍靜靜地前進,向沿途的庶民顯示其肅穆莊重的皇威。
另一方,司馬氏的間諜確認了曹家四兄弟都出城去之后,向司馬仲達發(fā)出信號?;实鄄辉趯m中,朝廷如有必要,也可以由皇太后發(fā)號施令。
皇太后郭氏,當年爭寵于明帝,展開了和毛氏的內(nèi)宮爭斗,最終成功地將毛氏從皇后的位置上拉下來,姍姍地在明帝死前當上了皇后。她本是河右的豪族出身,在黃初年間(公元220年—公元226年)由于原籍發(fā)生叛亂,她受到牽連,獲罪被投入后宮,但世上的幸與不幸真是不可預測。本是戴罪之身的她,卻意外被明帝喜愛,并且在和毛皇后的明爭暗斗中最終勝出,由平常的夫人(后宮的妃子級別)上升到皇后,不到十日又平步青云成了皇太后。
她和曹氏、司馬氏都沒有關系,既無恩也無怨。非要說有點兒什么的話,那就是她當初作為罪人被投入后宮,對曹氏多少會存有一點兒怨恨,而現(xiàn)在能給自己提供保護的是司馬氏。從她的角度來看,叔父是虎賁中郎將,位高權(quán)重,又是憑借自己的才智和實力得到的,所以郭皇太后對任何一方都沒有什么好顧忌的。
司馬仲達拿出關閉城門的請求書,皇太后那兒很容易就同意了,并蓋了玉璽大印。司馬氏為這一天早已做好了準備。他們的軍隊接到圣旨后,迅速占領了曹爽控制下的所有軍營,解除了軍隊的武裝。因此,洛陽城內(nèi)曹爽的軍事?lián)c被連根拔起,快速消失了。
二
曹爽被殺后,年號由正始改為嘉平。
因為曹爽兄弟被殺,皇族們認為有機會可以參政了。曹爽他們的血統(tǒng)本非曹家,父親曹真是曹操的養(yǎng)子,本家姓秦。可以說,夏侯氏才是曹家的本姓,和皇族曹氏靠得最近。和曹爽是親戚關系的大鴻臚(掌一般殿廷禮儀的官職)夏侯玄,處在非常危險的境地,但他在事件發(fā)生后平安無事,還接連不斷地就任要職。
那時,太尉(今天的國防部長一職)蔣濟病死,王凌繼任。以當時和吳蜀交戰(zhàn)的國情來說,太尉是要職,但王凌對司馬氏的專橫早就暗中不滿。他因沒有足夠的軍權(quán)才沒能下定決心反抗司馬氏。當就任了太尉后,憑借對吳國作戰(zhàn)的理由,他有了調(diào)兵的借口。
王凌開始謀劃鏟除司馬氏,因為是在當上太尉后才開始進行的,所以在時間上顯得不那么充裕。
“不能錯過好機會!”正好此時得到吳軍封鎖涂水的消息,王凌得出了結(jié)論。他正式請求朝廷派大軍“討伐吳賊!”這是向朝廷要兵的最好理由。
司馬仲達好像察覺了,或者王凌反對司馬氏的行跡暴露了。仲達是絕不會允許反對他的勢力抬頭的。趁著這股勢力還未壯大,堅決要把它打垮!王凌的派兵要求被拒絕了。
朝廷中的大臣們以司馬氏為首,大部分擁戴年幼的天子,為的是他們自己可以把持朝政。與此相反,王凌等人則想重新物色壯年的皇族為天子,排除司馬氏等的篡權(quán),實現(xiàn)皇帝親政。名義上雖是如此說,實際上是他們自己想代替司馬氏。
八歲即位的曹芳在位十年到了十八歲,他相當清楚司馬氏的專橫,也曾流露過不滿的情緒?!艾F(xiàn)在換掉怎么樣啊?”當聽到司馬氏等朝中大臣們竊竊私語時,曹芳明白了自己的處境(盡可能要保住性命,頂多是被趕下寶座),他連這事兒都做了打算。
同樣地被當成傀儡,王凌物色的是更有骨氣的皇族——楚王曹彪。曹彪已經(jīng)五十七歲,和異母哥哥曹植的關系很好,曾經(jīng)得到過哥哥的贈詩。楚王曹彪也像兄長曹植那樣,對皇族受到的冷遇憤憤不平,嘆息多舛的命運,曾多次請求朝廷試用?!拔覀兺耆駛€犯人,不是嗎?囚犯到期還要被釋放,我們還不如囚犯哪?!彼偸沁@樣告誡自己的兒子曹嘉:“這是我們注定的命運,既然如此就好好地聽天由命吧?!?/p>
王凌讓自己的外甥令狐愚和楚王曹彪聯(lián)系。又派人去說服將軍楊弘和刺史黃華。皇帝的廢立是大事,楊弘、黃華兩人得知此事非常驚駭,出賣了王凌,聯(lián)名向司馬仲達告密。仲達雖說已是暮年,卻思維縝密,為了穩(wěn)住王凌,先下令赦免他們的罪行,但隨即調(diào)集大軍把王凌逼得走投無路。王凌知道局勢已難以挽回,最后不得不自殺。擔任和楚王曹彪聯(lián)絡的令狐愚在前一年就病死了。
王凌的死是在嘉平三年(公元251年)五月。王凌和令狐愚的尸體被刨棺示眾三日,接著全族被殺害。曹彪于六月服毒自殺。
三
繼王凌和楚王曹彪死后,八月司馬仲達也去世了。世上流傳說這是王凌的鬼魂在作祟。仲達生于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死時已經(jīng)是年過古稀,本來就該算作壽終正寢才對。司馬家族對這一天的到來早已有了準備。
壽床上的司馬仲達留下了這樣的遺言:“我終究沒有成為謀反者。”
謀反的人,將會篡奪魏王江山。事實上,他用太傅的身份,已經(jīng)在完全地支配著皇帝,他只是自己還沒有稱帝罷了。
這也和魏王朝一樣。當時曹操是實質(zhì)上支配天下的人,只是沒有推翻漢室成為新王朝的主人。做那種事是從他兒子曹丕開始的。曹操說過:“成為周文王就行了。”討伐殷紂王建立周朝的是周武王,但在王朝創(chuàng)立之前死去的文王才是周王朝的締造者。在討伐戰(zhàn)中,武王還曾經(jīng)讓載有文王靈牌的戰(zhàn)車沖在最前面。
周文王、曹丞相事實上都是王朝的創(chuàng)立者,但誰都沒有推翻之前的王朝,在他們活著的時候沒有成為謀反者。像周文王這樣的稱號,是他死后,兒子武王追贈的。
仲達死后,司馬氏的野心更加高漲,和長久以來效力于曹家的仲達相比,下一代人對曹家很不客氣。長子司馬師想起父親對曹家的忠貞之情,心里總覺得不是滋味。仲達一死,魏的朝廷像是順其自然似的,把司馬師晉升為衛(wèi)將軍,第二年正月又升為大將軍。仲達的弟弟司馬孚(字叔達)封為太尉,這樣,王朝的所有軍權(quán)都落入了司馬氏的掌握中。
司馬師晉封為魏國大將軍的這一年四月,吳國的孫權(quán)駕崩了,享年七十一歲。至此,三國時期的第一代君主全都去世了。
在吳國掌握實權(quán)的是諸葛孔明的哥哥諸葛瑾之子諸葛恪。諸葛家族,兄長在吳、弟弟在蜀分別做官。豈止如此,同族的諸葛誕竟是在魏國供職。有人說這是諸葛家族采取了一族分散的方式來度過三國的亂世。
魏國司馬氏鏟除了曹爽的勢力,接著又肅清了王凌等人。但是,還有夏侯玄、李豐、毌丘儉、文欽等對司馬家族未必友好的實權(quán)派留守在魏的政權(quán)中。
“他們一黨在防范我們,擔心我們遲早會動手。我看應該先下手為強!”弟弟司馬昭建議道。
“不,不急!”司馬師搖搖頭。
這時最著急的是皇帝曹芳。為了能夠活命,該如何行動,是他現(xiàn)在盡力考慮的。要以史為鑒,尤其是年代越接近的,即視感越強烈。曹芳要效仿的是本朝的人物。
祖父任城王曹彰的弟弟陳思王曹植,正是皇帝曹芳理想的借鑒之人。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在樊城被關羽包圍,曹操發(fā)出救援命令。曹植當時是南中郎將,卻因為喝醉了酒,無法奉命前往?;叵雰赡昵案绺绮茇П涣樘樱犝f也是和曹植喝酒放縱有關。在曹操心目中,也不能說立太子這件事就定下來了,他對富有文學天才的曹植好像依然留戀。對此,曹植找了那個機會用實際行動表示“我是個無用的人,掌管曹家不太合適,就像你們看到的一樣只會喝酒墮落”。
曹芳從八歲時起,坐在傀儡皇帝的位子上,已經(jīng)十年了。他只想著自己將來的命運會如何這件事。即位時還年幼,什么都不能做主。等他年過二十以后,明白了自己能做的事有哪些。能做的事情中,容易被殺的事情當然要避免去做。曹芳的祖父曹彰,上有兄長曹丕(文帝),下有弟弟曹植。被如此出色的兄弟包圍著,祖父沒有這種惶惶不可終日的煩惱。能作為參考的是祖父的弟弟曹植的行為。他喝醉了酒不能出征,還乘車在“馳道”上走,馳道可是只有曹操才能有特權(quán)行走的。他這樣做,差點兒就被殺頭了,卻最終成功地逃脫蒙混了過去。
曹芳常常做被砍頭的夢。一從夢中醒來,就像說夢話似的為自己辯解著:“我本來就不想做,不是嗎?”當他夢醒之時已是滿頭大汗。
他最近常讀曹植的文集。其中的文章、詩歌已經(jīng)滲透了他的身心。同時,曹芳也經(jīng)常讀監(jiān)國謁者的彈劾文。他們這些人也是夠辛苦的!當楚王曹彪與王凌走上不歸路的時候,楚王的監(jiān)國謁者以下的官員也都要被處死。
曹芳是曹植的忠實讀者。特別喜歡《野田黃雀行》那首詩。
高樹多悲風,
海水揚其波。
皇族和皇帝就像高高的大樹,時常遭遇不幸受到狂風的吹襲,就像那原本平靜的海面被風攪動,不住地波浪迭起一樣。
每次讀這首詩,他總是長嘆不已。
四
好像是在比賽誰能長壽似的,司馬仲達和孫權(quán)都是在古稀之年,且僅相差一年去世的。仲達是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去世,享年七十三歲,第二年,吳國孫權(quán)在其七十一歲時駕崩。
中原雖說還是魏國曹氏的江山,但實質(zhì)上,誰都知道,已是司馬氏的天下了。
當然還有少數(shù)殘留的反司馬氏的掌握兵權(quán)者。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毌丘儉和文欽等赴壽春舉兵討伐司馬氏。
在此前一年,魏的皇帝曹芳終于如愿以償,被趕下了皇帝的寶座,不是因為和夏侯玄、毌丘儉等合謀的原因。曹芳好像和他們沒什么瓜葛,當然他也密切注意著他們。離開帝位,這是曹芳很早就熱切希望的。
——女色。
曹芳并不討厭,所以當他決定要表現(xiàn)自己淫亂女色時,不費吹灰之力就真正地沉溺于女色中,他將自己精湛的演技向后宮以外的地方努力釋放出去。
皇太后命令廢除少帝——
“皇帝曹芳年齡已經(jīng)不小,不理國政,卻一味寵愛身邊的小人。沉溺于女色,整天和倡優(yōu)泡在一起,縱容她們種種不合禮儀的言行。還曾召來六宮家人在內(nèi)房留住,破壞人倫之大理,擾亂男女之節(jié)操,況且他對母后也不孝敬,狂妄不聽管教。如此作為,已不可承受天命,再做皇帝,祭祀宗廟……讓曹芳去做齊國的藩王,退位讓賢!”
聽了皇太后的命令,曹芳在心中高呼:“成功了!”自己渴望著成為一個普通人?,F(xiàn)在終于從隨時可能被殺的境遇中解放出來了。他滿心歡喜?;侍蟀l(fā)出命令后,曹芳的所有待遇,全部恢復到原來齊王的標準。那是他八歲時所擁有的待遇。由于過于激動還流下了眼淚,看到的人卻好像誤解了,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把曹芳從皇帝的寶座上拉下來,他是感到委屈悔恨才哭的。當然那樣想也很正常。
代替曹芳成為魏國皇帝的是高貴鄉(xiāng)公曹髦。
文帝共生了九個兒子。脾氣暴躁的四子東海定王曹霖已死,兒子曹啟成為繼承人。他的弟弟就是曹髦,時年十四歲,嘉平六年(公元254年)改年號為正元。
可能認為先帝曹芳不好對付,這回找來了更年輕又沒有多少閱歷,也不像能出什么問題的曹髦。司馬氏認為曹髦作為被操縱的傀儡,其年齡剛好合適。
在曹髦登基前,司馬師殺掉了反對司馬家族的實權(quán)派代表人物中書令李豐,還捕殺了夏侯玄等人。正元二年(公元255年),司馬師病死在許昌。這是當年正月的事情。弟弟司馬昭隨即成為大將軍,掌管了軍權(quán)。同年,毌丘儉因叛亂兵敗身死,文欽亡命吳國。
三月,冊立了皇后卞氏。卞氏是生下曹丕、曹植、曹彰三人的卞夫人弟弟的曾孫女。當時皇帝十五歲,而皇后的年齡卻沒能記載下來。
廢帝曹芳從宮廷出去,新帝曹髦進來。他兩人沒見過面,不過曹髦在宮廷里還是聽說了曹芳離開時的情況。
“先帝當時流淚不止,可能太傷心了吧?!薄皞氖且欢ǖ?,但也感到后悔了吧!”“要是后悔的話,當初為什么不舉止謹慎點兒呢?”“那是登基時太小了。在什么都不懂的時候被捧上皇位,心智未開只是個孩子,這也真沒法勉強他。夠可憐的……”
誰也不知道曹芳是滿懷歡天喜地的心情逃離了皇位的。到處傳出的消息都是些類似“大哭著離開了宮殿”的悲傷的描述。這些話又幾經(jīng)輾轉(zhuǎn)傳回了曹芳本人的耳中。
那時流下的可是高興的眼淚,誰也不會知道。
齊王諱芳,字蘭卿。出生后被當作祖父的哥哥文帝的孫子撫養(yǎng),后來繼承了明帝的皇位。明帝三十四歲病逝(《三國志》記載為三十六歲),生前一直認為自己可以再生親子。所以,曹芳不記得明帝對自己有多疼愛?,F(xiàn)在,他的老家已經(jīng)從任城搬到了濟南,那是父親曹楷正統(tǒng)兒子的藩國領地,而他應該是將要被朝廷封遷到哪個不知名的小國去吧。
“暫時住在藩國府邸。”曹芳只說了一句。其實哪里都行,只要離皇位越遠就越高興,曹芳持有那樣的心態(tài)。在宮廷里玩兒,有趣歸有趣,但他并不留戀。
回想起了在宮廷時的情景。有個宮里的人對他說:“陛下和倡優(yōu)們一起玩兒,變得相當健談了??!”“可再怎么玩兒,也對我沒什么幫助呀?!辈芊籍敃r苦笑著言道。為了避開政治,他整天沉溺于玩樂。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才那樣做,結(jié)果會如何他還不知道。
“說話把握分寸,玩樂講究手段,看起來可以幫陛下大忙!只是不知道會在將來哪一天才能為陛下帶來好運。”那個宮里的人意味深長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