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橋
(內蒙古包頭市師范學院)
摘 要:想象力屬于學生智力發(fā)展的一部分,盡管多數人將邏輯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作為一個學生智力考量的重要標準,但對于想象力卻置之不理,其實,當學生具備了豐富的想象力后,其思維將會變得更加敏捷,尤其有助于語文寫作的練習。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想象力;思維
一、小學生自身的特征與該階段的學習任務適合想象力的培養(yǎng)
與其他階段的學生相比,小學生好奇心較重,思維足夠靈活,對待既定的事物也能給出不同的答案,善于異想天開,這一特征使得小學階段成為最適合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時期。學生具備了豐富的想象力后,可以大幅度增進其對寫作練習的激情,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加以探究:
(1)小學階段的作文寫作要求多是對事物以及周圍景物的陳述性描寫,學生也很積極地完成此項作業(yè),并且即使面對同一事物,不同的學生也會從各個角度對其進行生動性的描寫,學生一方面是為了向同學與老師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現自己富有個性的一面,另一方面,體現了想象能力的運用過程,學生在用語言將給定的事物描述出來的過程,便是思維跳躍、選取積極素材的過程,這也是小學階段語文寫作練習的重點。
(2)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想象能力后,其會在原有經驗積累以及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更加深刻、理性觀察與分析問題,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將作文寫好,也有助于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例如,在學習《將相和》這篇課文時,如果僅僅按照教學計劃,通過講授將軍與上卿(相當于后來的宰相)之間的故事,學生也能夠明白“合作與競爭”的關系,但總體印象不夠深刻,如果教師以課文講解為基礎,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能力,大膽想象“將軍與上卿和好之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如果你是這個王朝的君主你會怎么做?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你將如何解決生活中所面對的關于這方面的問題?”等,當學生完成以后,要對其所寫的文章進行點評,指出其中的合理之處,通過這種方式,既能夠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同時又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二、在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策略探究
1.重視學生關于事物表象素材的積累
小學生還未真正進入社會,生活空間的局限性使其對事物的認識、了解等都較淺,而想象力的發(fā)揮必須借助學生所擁有的較為完備的信息體系,即人生中豐富的經歷、較為深刻的社會認識等,為此,要求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對于事物表象素材信息的收集,首先,在大自然中積累素材,小學語文教師可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外出實地勘察或是進行野外探險,與學生一起觀察太陽升起與落下的過程,一起在公園中種植一顆菊花,觀察其一年四季的變化;一起前往動物園,允許學生對動物的各種行為進行模仿,從而使學生對自然中的事物有著親切的認識與感受;其次,推薦學生欣賞優(yōu)秀的經典篇章,帶領學生去體會優(yōu)秀作者是如何在文章中進行景物、事物描寫的,同時將學生自己寫的文章與名人進行對比,找到學生思想閃光的地方,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使其跟隨名家想象力運用的過程,嘗試運用自己的想象力;最后,從質量與數量兩個角度衡量學生所積累的寫作素材,不能僅僅將數量看作完成任務的一個重要指標,而是格外重視積累的質量,從而引導學生的想象力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
2.做好空間與立體意識的培養(yǎng)
寫作中生動的畫面呈現在讀者面前是以作者較為完善的立體與空間意識為支撐而逐一構建的,而小學生進入學校的時間不長,對其進行的教育多是圍繞思維啟蒙、語言表達等方面,并沒有制訂科學而又系統的計劃對其進行立體思維意識的培養(yǎng),所以,從空間立體思維角度出發(fā)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訓練,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要求教師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平時寫作要求可適當涉及關于立體與空間事物的描寫,例如,教師要求學生對“自己最喜歡的建筑”進行描寫,要體現不同角度建筑物所呈現的模樣,待學生完成后,師生之間進行交流,分享從不同的角度所描述的建筑物的樣子,通過這種訓練,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立體事物描寫的感受;
(2)讓學生在自己親手制作立體物品的過程中了解大腦中的想法轉換為現實物品的過程,例如,教師可引導學生制作其最喜歡的一個工藝品,可以是一朵小花、一片樹葉或是一只小鳥,當學生完成后,教師可將事先準備好的相應的真實物品與其隊形進行比照,讓學生自己探究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差別,借助這一方式,教師可以發(fā)現學生立體空間思維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對癥下藥。
3.在自由想象中鍛煉想象力
這里的自由并不是學生可以為所欲為地進行胡思亂想,而是在教師引導的基礎上,學生沿著教師指導的方向進行大膽的想象,要實現這一點,要求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重點訓練學生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修辭手法進行語言表達的能力。例如,春天來了,花兒開始綻放,鳥兒也唱著動聽的歌曲,然后要求學生運用以上修辭手法進行想象性續(xù)寫,將春天萬物復蘇的情景展現出來,這樣學生便會結合自己所積累的自然素材與親身經歷,從不同角度描繪一幅春景圖;除此之外,還可以訓練學生的深層想象能力,例如,教師引領學生學習“天空中的云彩”這一景象時,提問學生:“你眼中的云彩是什么樣子的”,若學生回答:“就像一匹正在奔跑的駿馬”,那教師要在此基礎上繼續(xù)引導,“什么樣的駿馬呢?主人牽著它呢?就只有他一匹馬在奔跑嗎?它要去哪里呢”?使得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鍛煉。
小學語文作文的撰寫除了必要的素材積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獲得經驗與感受、對于優(yōu)秀文章中優(yōu)美片段的借鑒等,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夠靈活應用自己的想象力,將眼前看到的景象與腦中想象的樣子進行融合,從而打造出一篇合格的作文。
參考文獻:
[1]劉建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想象能力培養(yǎng)途徑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
[2]王慧強.關于高中作文教學的思考[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5(9).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