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雄偉++童依玲
【摘 要】很多人都說,班主任是學生的第二個父母。雖然有點夸張,但是也充分表明了班主任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這個“大家庭中”師生能否和諧相處,就決定了這個集體是否積極向上?!凹液腿f事興”在班級管理中也可以衍生為“班和萬事興”。
【關鍵詞】教師 學生 關系 處理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191-01
班級日常工作繁瑣又細碎,很多班主任經常覺得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暈頭轉向。一到下班,回顧一天的時間分布,發(fā)現自己經常為處理學生的事情而把時間分割得支離破碎。曾經筆者認為班主任只要做到親力親為,把所有的時間花在“看管”學生上就不會有事。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筆者也一向以“嚴”字當頭,嚴密的班級管理規(guī)范,嚴格的班級管理,嚴厲的班級處罰,久而久之班級管理頗有成績,筆者也在學生中樹立起了“嚴師”的風范。但也因此,學生見到老師能避則避,有些膽小的學生甚至連開口問好的勇氣都沒有。筆者開始反思,在班級管理中如何處理與學生間的關系,如何將教育工作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一、主動搭建溝通橋梁
小學階段的學生受到年齡和心理發(fā)展的限制,很少會主動的吐露心聲、闡述自己的觀點,但是隨著年級的升高部分學生開始產生了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一直以來教師和學生溝通方式的欠缺,導致他們的思想只能被扼殺,或者走向一個極端,因此在日常學習中,班主任需要主動搭建溝通的橋梁。
1.搭建學生喜聞樂見的溝通方式
在每周的班隊課上,教師可用匿名信的形式讓學生寫一封信,信上可以寫一周下來他們對班級的一些看法,對這一周班里發(fā)生的好事、壞事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經筆者實踐,學生對這一形式很是喜歡,他們可以暢所欲言,特別是平時膽小不愛發(fā)言的同學也有表現的機會。班主任可以從中選出幾封,和他們一起分享,一起討論交流。通過種方式班主任能及時地了解他們對班級管理的意見,知道他們在這一周的心理狀態(tài),并因此采取相應解決方案。
2.及時、主動的與學生單獨交流
人在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下會在心里放下對他人的戒備,因此辦公室、操場、學校的樹蔭下都可以成為師生交流的好地方。例如在辦公室里,班主任可以放一些小零食和水果,遇到沒話說的情況時,邀請他們一起品嘗,以此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我們常說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學生的差異性不僅僅表現在學習成績上,很多時候反應在他們的表達能力、求知欲、表現欲。在與“后進”學生溝通中,往往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無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有些學生則會產生自卑感,隔絕自己與他人的溝通。在這時候,班主任更應該學會傾聽,耐性的等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而不是不耐煩的打斷,甚至主觀臆測學生的想法。只有尊重了學生的差異性,才能讓更多人愿意和班主任交流。
二、高度重視班級里的女生群體
“一個好的女生能帶動周圍十個男生”,通過召開女生集體會議、樹立榜樣、與家長溝通等方法,讓女生做到“自尊、自愛、自立、自強”。
1.發(fā)揮好女生的“輿論”作用
案例:班里有一位男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習慣極差,冬天經常半個月不洗腳,臭味熏天。班主任和他多次溝通,但是效果不明顯,甚至起到了反作用。這時候找來女班長,與其協商辦法。下課后,一群女生捏著鼻子走過男生的位置,有些故意夸張的說到:“好臭啊,誰把臭豆腐拿到班里來了?”男生當場羞紅了臉,接著另一群女生簇擁著該男生,督促著他打開書包,好多女生紛紛上陣幫他一起整理書包。好多女生左右開弓,有的說:“你這個男生其實長得挺陽光的,如果能再注意點個人衛(wèi)生就更好了!”,有的則教他如何快速有效的整理自己的書包。聽著這些小老師的話語,讓人感到忍俊不禁,但是效果卻出奇的好,男生也慢慢開始發(fā)生轉變。
從上面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事件過程中女生寥寥數語勝過班主任的滔滔不絕,因此班主任們莫要浪費了女生的“輿論”作用。
2.明確男、女生職責
筆者一直認為“男女有別”,小男生應該陽光、陽剛、有擔當,做個小紳士。女生應該溫文爾雅、明事理,做個小淑女。在日常班級管理和與學生的溝通中,班主任可以時常灌輸這個思想。
案例:
時間:一次全校性的大掃除 對象:五年級學生
班主任在任務布置時,安排了幾名女生擦拭電風扇,需要女生站在高處。幾名女生雖然有點害怕,但是礙于面子也沒有說破,這時幾名小紳士主動請纓要求爬上高處擦電風扇,于是和諧的一幕出現了,男孩子站在高處,幾名女生在底下緊緊的抓住椅子,有的女生幫忙打水、擰抹布,最后女生們主動端茶送水。男孩子感受到了成就感,女孩子感受到了善意。
這一幕讓筆者感受到了溫暖。就這樣一個和諧互助的班集體,相信任何困難班主任都不需要害怕。
三、善待每一名學生的不同表現
小學生缺乏自控能力,容易沖動,特別的高年級的學生,冒犯教師的現象時有發(fā)生。而班主任,更容易被學生冒犯。對于學生的冒犯,若處理不當,輕則對當事人造成不良后果,重則影響到學校聲譽和社會安定。
1.善待學生的頂撞冒犯
因此,班主任應嚴肅謹慎地應對學生的冒犯。面對正在發(fā)生的冒犯,應冷靜,切忌激動、上火。恰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師的職業(yè)意味著他放棄了個體喜怒哀樂的權利,以確保自己胸懷寬廣?!逼鋵嵏鄷r候學生的頂撞冒犯是他內心長時間得不到疏解,找不到人溝通造成的。是情緒失控的一種表現,而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及時溝通的重要性。
2.善待學生的違規(guī)犯錯
俗話說: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長過程中有待于我們教師去培養(yǎng)造就,我們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要善待犯錯誤的學生,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因為我們是教師,而不是警察。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魏書生說過:“學生不管多么難教育,畢竟是青少年, 其內心深處一定有一個廣闊的世界?!苯逃龑W生時,不要站在學生的對面,規(guī)定:你們能怎樣,你們不能怎樣。而要力爭站在學生的角度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才能更好。
其實,班集體就像一個小型的“社會”,溝通就變得十分重要。而班主任心中有了“愛”,才能善待學生,尊重學生是愛的前提,溝通的必要條件。同時有效、及時的溝通能讓這個集體充滿著積極向上的氛圍。很多突發(fā)的意外情況,如:打架、罵人等事件,也會由于這良好的氛圍而大大減少,可以說處理好了與學生間的關系,班主任將在班級管理中“省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