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jù)自己多年上課經(jīng)驗,淺談幾點上好思想品德課的看法。
【關鍵詞】初中 思想品德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141-01
思想品德課是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的一門必修課。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課,讓學生喜歡、樂于聽課,一直是政治教師苦苦思索的問題。當今是一個科技信息的時代,外界各種不良的思想很容易影響到學生,造就學生的早熟,自我意識和叛逆心理。所以要上好思品課并不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我們保持敬業(yè)精神,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yè),就可以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從教以來的經(jīng)驗,我認為要上好一節(jié)初中思想品德課,就得把握好以下幾下點:
一、導課生動有趣
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開始,好比是一個故事的開頭,如果故事的開頭動聽、懸念疊出、異彩紛呈,就很容易吸引聽眾,引人入勝,能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參與心和熱情。這就使這節(jié)課成功了一半,因為學生愿意和你配合、學習、互動了。在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重精心設計導課的不同方式,要使學生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活力與激情、生機和奔放。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興趣,也起到了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的效果。比如我會播放一段視頻、新聞;師生成語接龍賽或者事先編排學生小品;甚至由一個笑話導入等。關鍵是設計好并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出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學習本課欲望和熱情的效果就達到目的了。
二、教學語言要動感和彩色
許多學生不想學思品課,主要是他們認為思品課不是老生常談,就是高談闊論,與己無關。可見我們的教學在過去是多么失敗。思品課的教學,不管對老師來說,還是對學生來說,都成了一份苦差事。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徹底轉變以往教學中教師生硬、平鋪直敘式的教學語言。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放下“學究”的架子,收起習慣板著的面孔。要用彩色的、動感的語言融合積極愉快的情感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激情,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的動機。教師在上課時,充分運用體態(tài)語言來傳達對知識的理解,運用肢體語言和情態(tài)語言來表達自身對知識、對學生、對課堂的情感。在語氣上,通過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等變化進行教學。在語態(tài)方面,以平等的交談方式進行情感教學,體現(xiàn)對學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的氣氛。在其樂融融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就激發(fā)出來,主動性自然就發(fā)揮出來,也就不再有思品課毫無生趣的結果了。
三、材料貼切是上好思品課的途徑
以上兩點如果是上好思品課的軟件的話,那么硬件方面我覺得材料的運用得當相當重要。材料是用來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理論進行分析說明的素材例子,它的外延相當廣泛,如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社會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學生生活中的事件等一切古今中外的自然、社會、思維領域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材料。材料貼切包括材料必須與教材內(nèi)容相關聯(lián),切中教學目標;材料必須符合學生心理特征、認知水平等。
現(xiàn)實中材料不貼切的現(xiàn)象并非少數(shù),突出表現(xiàn)有三:一是喧賓奪主。材料介紹或不深不透、多而雜亂;或有頭有尾、點滴不漏、節(jié)外生枝,到應該導出理論觀點時卻一筆帶過,點到即止。二是缺乏信度。教師引進連自己也沒有弄懂弄通的深奧材料,結果漏洞百出,解除不了學生的疑惑。三是得不償失。反證法中運用的材料,負效應大于正效應,違背思想政治課堅持正面教育為主的原則要求。所以材料貼切的運作要求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1、材料精而管用。材料要典型、精煉,要符合學生的“可接受性”原則,既能說明問題又能為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服務。2、“二材”優(yōu)勢互補?!岸摹敝妇幷咛峁┑牟牧希▽戇M教材、教參的材料)和教師自選的材料。前者強烈反映了編者意圖,經(jīng)過審定,其科學性、典型性較強,用足用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鑒于編者受時空條件的制約,不可能預見國家大政方針的演進和社會熱點的轉移及學生實際情況,教師必須充實新、近、活的材料。3、“二法”均不偏廢。“二法”一是指由特殊到一般從材料中概括出觀點的歸納法;二是從一般到特殊用觀點去合理分析材料的演繹法。運用好“二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以及深入研究、嚴密論證、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四、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善用激勵藝術
高尚純潔的愛是師生心靈的通道,是啟發(fā)學生心扉的鑰匙。教師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還要以一顆火熱的心愛護學生,真誠地對待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在學習上幫助他們、在課堂上多表揚少批評,經(jīng)常走到他們中間,找他們談心,參加他們的活動,為他們服務,這樣才能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久而久之他們便開始接受老師,從而也接受你的課。尤其是對學困難生更多的關愛,找出其閃光點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這樣,建立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學其知。對思想品德課產(chǎn)生興趣。另外,上課時應多激勵學生,多表揚,少批評,多肯定,少否定。
五、多用多媒體教學
在過去教學中,教師只是講講、寫寫,學生只是聽聽、記記。對知識的理解、認識很多都是抽象的、模糊的。而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應用恰好彌補了這一不足。多媒體在我校主要是電子白板,課件的用運讓學生把動畫、視頻、圖象、立體聲融合起來,真正做到“圖文并茂”,把學生帶入一種心曠神怡的境界,有身臨其境之感。起到事半功陪的效果。這樣就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部《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人育版2001年10月第2版.
[2]思想品德課程研究開發(fā)中心主編《(初中)思想品德》人教出版2013年8月第6版.
作者簡介:
馬雪梅(1971-04-07)女(回族),甘肅省臨夏市人,工作單位:甘肅省臨夏市一中,職稱: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青少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