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果
摘要:如何使教師擁有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或技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文主要針對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了一些初步思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研究
初中是學生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要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初中生的英語成績,就需要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自覺接受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思想與理念,更新落伍的思想觀念,提高教學效率。
一、鼓勵學生發(fā)揮主動性
要改變現(xiàn)在很多課堂上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采取多種措施鼓勵學生發(fā)揮主動性,鍛煉自己聽說讀寫的能力。在以教師為中心的舊模式中,教師就是主角,其對學生采取的是灌輸?shù)姆绞胶托袨?,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既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識,也沒有機會鍛煉自己學到的技能,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啞巴英語。實際上,學生能夠?qū)W到多少并且最終能夠應用多少才是衡量教學活動是否成功有效的最根本標準。因此,教師要鼓勵初中生積極互動、勤奮思考,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他們練習,初中生既有一定的英語基礎,自尊心也不是很強烈,在這個階段如果能夠鼓勵他們樹立交流溝通實踐的自信,就為高中乃至大學的英語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最終能更好地習得英語這門語言。要解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盡如人意的問題,需要我們的英語教師了解并掌握有效教學的理念。所以,要實現(xiàn)有效教學,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以學生為中心,精講多練,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將知識技能轉(zhuǎn)化為實踐中可運用的知識技能,這樣才能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從而實現(xiàn)高效教學。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人所有的行為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地按照自己意志去行動的,而這一切都必須要有足夠的動機――外界的壓迫或者一時的發(fā)憤可以暫時充當這種動機,但是任何純被動的行為是無法持續(xù)太久的。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需要發(fā)揮教師的人格魅力,如風趣幽默的語言、如火般的熱情等。一旦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其大腦就會處于一種非?;钴S的狀態(tài),此時其記憶力、注意力便會大大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自然也會大大提高。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一是重視現(xiàn)代科技手段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萍嫉陌l(fā)展大大豐富了教育教學的方法與手段,在教學課堂中多使用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可以有效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二是充分的課前準備。一般來說,教師在準備教學時,必須要解決教學目標的確定與敘寫、教學材料的處理與準備(包括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主要教學行為的選擇、教學組織形式的編制以及教學方案的形成等工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結(jié)合現(xiàn)實案例,以自己的風格引出課題,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實現(xiàn)教育教學的目標,獲取良好的教學效益。三是促進課堂互動。課堂互動的形式包括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在課堂的設計中,教師可增加課堂互動這一環(huán)節(jié)。課堂互動要將教學內(nèi)容與真實生活相結(jié)合,巧妙地把知識運用到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中,以促進他們興趣的遷移。學生在全身心的參與過程中,可以獲得直接的經(jīng)驗,這樣對知識會有更深刻的理解。課堂互動可以帶動整個班級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營造出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這對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團隊的合作學習對于英語學習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英語作為一門口語,不能僅僅表現(xiàn)在對書本和試卷上的學習,平時的交流和溝通是不可缺少的一種練習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層次水平的不同將學生分為小組,并引導他們用英語進行口語交流。在與其他同學溝通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幫助同學發(fā)現(xiàn)自己意識不到的問題,同時,也會有伙伴幫助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做到共同學習、共同改正、共同提高。一般來說,小組學習的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第一,小組成員對所學習的英語課文中的難點與重點進行提出,找到討論的重點,確認小組要解決的問題。第二,小組成員通過分析和討論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第三,小組各派代表對組內(nèi)討論結(jié)果進行總結(jié),并進行組與組之間討論。比如說,在學習《computer》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每一位小組成員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對自己關于電腦的認識進行闡述,運用課文中學習到的語法與句型,達到鍛煉自己英語交流能力的目的。學生在與他們進行交流之時,會發(fā)現(xiàn)自己英語應用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思考問題與討論話題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四、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
教師要注重專業(yè)化發(fā)展,以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教育改革和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關鍵在于教師。教師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教學觀念、教學理論水平、教學技能技巧、教師的自主發(fā)展能力都是制約教學進步的因素。因此,教師急需加強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提高終身學習的意識與能力,調(diào)整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提高教育教學和教育反思的能力。大多數(shù)教師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渴望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技能。這就要求教育部門與學校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個學習、培訓的平臺,引領他們自主研修,加快專業(yè)化發(fā)展,探索出一條適合初中英語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樂學、樂教。
總之,初中階段作為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起點,要想在此階段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需要采取高效的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陶新華.初中英語有效性教學不可忽視的三點[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2(4):27-27.
[2]周國萍.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6(11):33-34.
[3]劉彩英.初中英語有效性教學的課堂實踐與探索[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下旬),2012(8):61-62.
[4]葉雪英.讓生活的源頭活水激活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課堂――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對策思考[J].大觀周刊,2011(48):101-101.
[5]馮建軍.當代教育原理[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7).
[6]楊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探析[J].校園英語,2012 (5).
[7]易梅娣.淺談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導刊,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