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尚清
摘要:化學是初中學生的入門課程。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識規(guī)律組織教學過程,有計劃地安排課程內容和教學活動方式,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意志品質和創(chuàng)新精神。本文結合我區(qū)現(xiàn)階段的教學實際,對初中化學教學談幾點意見。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構建
如何做到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有效的利用各種教學條件及教學資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師生之間的配合作用,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下面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體會。
一、建立情感教育、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基礎
要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動情、曉理、端行。心理學調查表明,積極的師生關系促進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在學習中需要滿足交往、溝通、探索的欲望,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積極為學生提供交往、溝通和探索的機會。在課堂上,教師要以富有情感、生動形象的語言,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感到教學內容生動有趣。教學語言要飽含對學生的引導,凝聚對學生的期望。如經(jīng)常用你能用幾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誰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請你來試試,好嗎之類的言語,引導、激勵學生積極思維,及時給予肯定性評價。要用真情感染學生,激起學生以積極情感投入到學習實踐活動中去,真正使教師的要你學轉變?yōu)閷W生的我要學,為教學的有效性打好情感基礎。
二、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
備課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高質量的備課孕育高水平的教學。只有認真做好備課工作,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樣可以避免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備課離不開教材,更離不開課程標準的指導。有的教師憑經(jīng)驗教學,常常把課標置之一邊。對課程標準提供的“案例”與“情境素材”很少借鑒,對課標提出的“活動與探究建議”及“實施建議”也很少采納。因而出現(xiàn)教學中隨意拓寬加深教學內容、拔高教學要求、加重學生學習負擔等脫離課程標準要求的情況。因此,必須認真研究課程標準,仔細領會課程標準要求,充分發(fā)揮課程標準在備課中的指導作用。備課時要明確課堂教學的整體思路,學生“學什么”和“如何學”,教師要心中有數(shù),要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恰當?shù)姆绞綄W習最有價值的內容。
三、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成功的教學最重要的是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是強制性地讓他們學習。初中化學是化學的啟蒙教學,因此,在課堂上應當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初中學生對于新鮮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應該在化學課堂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或以帶有懸念的問題提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使學生熱愛學習、樂于學習。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可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化學世界,并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學生講解奇特的自然現(xiàn)象。如,講述“溶洞”、“鬼火”的形成過程,可做一些有趣的化學魔術,如“兩種無色液體混合變成紅色”、“燒不壞的手帕”等,使學生急切地想知道化學反應的形成原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充分發(fā)揮其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
四、改變教學方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薄敖淌菫榱瞬唤?,學是為了會學。”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要想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方式。要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構建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教學觀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體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啟發(fā)講解、實驗探究、自主學習等多種教學方式和策略,借助各種教學媒體和手段,設計具有針對性的練習。有些問題要引導學生提,有些話要留給學生講,有些事要留給學生做。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和分析問題,學會帶著問題去看書,去查找資料,去尋找答案。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真正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五、合理利用實驗,調動積極性
化學作為實驗科學,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家庭實驗等實驗內容很多很多,給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化學教師,應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探索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學會猜想、學會驗證、學會推理,在探索中學會歸納、學會整理,培養(yǎng)多角度思考、多方向探究的習慣,培養(yǎng)知識的遷移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生只有在親自參與實驗的基礎上,才能理解教材中呆板的知識,也只有在親自參與實驗的基礎上,才能培養(yǎng)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動機、創(chuàng)造意識、創(chuàng)造觀念及發(fā)散性思維能力,使學生的各種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唯有如此,我們的學生才可能有廣闊的前途,我們的民族才大有希望,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們的有效課堂教學落到實處。例如,教學《酸的化學性質》中濃硫酸的腐蝕性時,穿插一個蔗糖變“黑面包”的小實驗,能使學生聽課的激情高漲,自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在動手動腦、自主求知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綜合能力,更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意識到化學學科的有用之處。
總之,化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是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的,學習終于技能掌握,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科學的價值觀及科學態(tài)度的形成,在于科學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在于創(chuàng)新潛能的激發(fā)。新課改背景下的化學課堂教學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為獲得知識、掌握技能、提高能力、關注社會中與化學有關的熱點問題、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樹立責任感和使命感而學。
參考文獻:
[1]陳玉安.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探索[J].學苑教育,2013,(06).
[2]王東霞.初中化學有效教學七法[J].考試周刊,2011,(46).
[4]周 波.關于初中化學有效性教學的思路及做法[J].中學教學參考.2013(12)
[5]趙定富.初中化學新課程教法轉型的幾點體會[J].湖南中學物理.2009(4)
[6]權民.自主學習一種體現(xiàn)建構主義思想的學習方式[J].西安石油學院學報,2003(2).
[7]張修林.開展以建構主義為理論指導的化學教學改革[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