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媛
家園溝通,簡單說來就是指家長和幼兒園及老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家長和教師的有效溝通,在教育孩子、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達成共識,形成合力,是雙方密切配合的前提,所以家園溝通看似簡單卻很重要。每天幼兒入園接待或離園時,教師都會或多或少地和家長們交談幾句,教師怎樣利用這段時間來收獲滿滿的支持與配合,不妨試試下面幾個小妙招。
選對交談的時間和地點
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地點是成功交談的開始,一般教師可根據(jù)所交談的問題性質(zhì)靈活選擇。從時間上來說,早晨迎接幼兒入園,教師和家長的工作都比較匆忙,這個時間教師盡量與家長交談一些生活中常規(guī)性的事情,盡量與家長交談一些幼兒正能量的、積極的情況;晚上幼兒離園的時間相對比較有彈性,這個時間教師可以和家長朋友們交談一下幼兒在園一天的情況,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最近一段時間來幼兒的變化,或者解答家長提出的比較關(guān)注的問題。
從地點上來說,幼兒一些正能量的、必須要表揚鼓勵一下的情況,教師可以選擇在教室的門口與家長進行交談;一些令幼兒和家長較為難堪的問題,就選擇相對比較隱蔽的地方進行交談;如果交談的內(nèi)容比較復雜,涉及的問題也較嚴重,需要讓家長認識到幼兒問題的嚴重性并和家長一起分析、查明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交談可以選擇在辦公室、會議室等進行。
因人施談,尊重家長個體差異
由于家長們的職業(yè)、性格、文化修養(yǎng)以及教育觀念的不同,所以他們反映出來的交談效果一定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對于談話的方式和內(nèi)容要有一定的選擇和思考。對于和觀念陳舊的家長或者是年紀較大的爺爺奶奶進行交談,教師可以直接向他們反映幼兒的學習情況和效果,再逐步把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轉(zhuǎn)達給家長,這樣家長才能夠理解和支持;對于那些文化程度較高,有自己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也比較先進的家長,教師們可以先讓家長了解教師的教育目標,再在具體事情和方法上給予指導。根據(jù)家長不同情況而采取不同的交談方法,但在具體工作中并不是這么簡單的,家長的情況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教師一定要了解家長們的個體情況,根據(jù)每位家長的特點選取適宜的溝通方式,如此才能夠達到溝通的效果。
多以幼兒發(fā)展的角度去溝通
每位幼兒都被家長視為珍寶,也都給予非常高的期望,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中避免不了會布置一些任務,接受任務時家長可能會積極配合也可能會有消極情緒。面對家長的消極情緒教師會感到為難,這時教師可以站在本著幼兒發(fā)展的角度與家長溝通,這樣家長們就會盡力來支持配合的。如班里要開展“折紙”的美術(shù)特色活動,因為需要大量的紙供幼兒們進行練習,有環(huán)保意識的教師們決定先讓幼兒們帶一些廢舊紙進行練習,等參加比賽或者展示活動時,再請幼兒使用那些漂亮的彩色紙。離園前,教師和家長們這樣進行了簡短的交代溝通“請家長朋友們從家里找一些廢舊的紙,明天可以帶到班里來”。結(jié)果一個星期后,帶來紙的幼兒寥寥無幾。問題就出在沒有和家長說清楚帶紙的要求和目的,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們可以這樣來說一說:“家長朋友們,班里最近要和孩子們一起開展折紙的美術(shù)特色活動,鑒于在發(fā)展幼兒折紙技能的同時也更應該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約意識,所以請家長朋友們幫助孩子們在家里找一找例如廢舊的掛歷、畫報、彩頁等帶到班里來,讓孩子們練習使用。將來參加比賽或者展覽的時候再用那些漂亮的彩紙。這樣兩全其美對孩子發(fā)展更好?!苯Y(jié)果第二天,家長們就從家里帶來很多很多彩色的廢舊紙,幼兒們用這些廢舊的紙折出來的小物件,搭配起來色彩特別的鮮艷,展覽時就是用的家長帶來的紙,效果非常好。活動后許多家長還對教師們這種既發(fā)展幼兒折紙技能又培養(yǎng)孩子們節(jié)約意識的活動特別認可。這個小案例提示教師在和家長朋友們進行交談時不論事情的大小、參與的人多還是人少,一定從幼兒發(fā)展的角度,交代清楚目的要求,這樣才能夠取得家長的熱情配合。
用具體事例滿足家長關(guān)注的問題
教師們經(jīng)常會收到家長這樣的提問,“老師,最近鵬鵬怎么樣?”可能有的老師還會有這樣的回答:“挺好的,您放心吧,他在幼兒園表現(xiàn)不錯?!逼鋵嵾@樣的交談沒有任何的意義,時間長了家長還會質(zhì)疑教師對幼兒的關(guān)注到底夠不夠。在交談中,教師一定要把具體的事例講給家長聽,如,“鵬鵬最近做手工特別有耐心,今天折電話機的時候,還用手細細抹平折痕,電話機做得很精致!”“小雨最近吃飯不像以前那樣挑食了,今天吃面條速度很快,吃了兩大碗呢!”“浩然今天講故事《狐貍和兔子》,講得繪聲繪色,還加上了動作表演,小朋友聽得都笑了……”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孩子在幼兒園的活動表現(xiàn),可以使家長由衷地佩服老師的細致觀察,使家長更加信任老師。
總之,家園溝通是一門學問,溝通成功意味著班級工作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反之則會給教師帶來許多阻力。有些溝通是由教師發(fā)起的,提前要有一些思考和準備,有些溝通可能是由家長臨時發(fā)起的,就更需要教師開動腦筋,掌握技巧,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北京市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