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現玉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新課標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評價學生時要正確地認識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并且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評價方法,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因此我們要善于運用不同的方法評價學生;要加強對學生探究、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的評價;使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有助于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要注意延緩評價方法的運用;要讓學生在認真傾聽中學會評價?!稊祵W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庇纱宋覀兛梢哉J識到,數學課堂教學中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必須從只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掌握情況,轉移到全面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個性、認知、能力等各方面的發(fā)展上來,數學學習評價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收集多方面的信息,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斷提高。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提高教師專業(yè)素質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將課堂評價改革目的明確定為:評價不在于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而是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其還對教師明確提出“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著重探討應該用什么樣標準評價課堂教學問題,如何引導與幫助教師提高專業(yè)素質??梢姡n堂上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是以往被評價的主要對象,更應是學生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發(fā)揮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導向功能對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yè)素質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綜上所述,課堂教學活動對小學生而言是他們生命歷程中的一段重要經歷,那么關愛學生生命發(fā)展,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小學數學教學評價是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靈魂所在。
二、開展課堂實踐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倍嘣瘜W科知識在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運用是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不僅僅局限于心理學、音樂學、美術學、審美學、語言學等學科領域,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去挖掘和總結,實現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明確實行數學課程改革要解決問題的根源在于過分強調學科本位,教學視野過多地關注在數學知識本身的學習,而忽視了多元化學科知識與數學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的關系,從而也忽略了將數學學科主動與其他多元化學科的相互聯(lián)系與交叉。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眴柺侵?。讓學生學會學習,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學會運用多元化學科知識引導學生學習,只要大膽實踐,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認真總結,我們就一定會在課程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路上有更多的發(fā)現、更多的收獲。
三、設計分層作業(yè)
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人的智能是有差異的,而小學生在智力、興趣、愛好等方面表現出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但“差異”并不是等于“優(yōu)劣”?!安町悺蓖瑯邮且环N教育資源。這就要求我們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基礎上,巧用這種差異,使教學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需要,切實為學生的發(fā)展而努力。
教師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相應層次的作業(yè),以達到幫助他們建構知識的目的。把過去同樣內容、同樣標準、同樣模式、同樣分量的作業(yè),改為三種不同難度的作業(yè),即基本作業(yè)、選擇作業(yè)、超額作業(yè)。凡完成本課時所必須完成的作業(yè),視為基本作業(yè),允許優(yōu)生不做,中差生人人要完成;照顧學生好中差實際,將題目作些變化,視為選擇作業(yè),學生各取所需;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作業(yè),視為超額作業(yè),不作硬性規(guī)定,讓學生在更大的空間選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不同層次的作業(yè),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完成作業(yè)的興趣,變“要我做作業(yè)”為“我要做作業(yè)”。
四、注重教學評價
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與過程和方法的關注與整合。強調評價的過程性并且關注個體差異。這就要求改變將紙筆測驗作為唯一或主要的評價手段的現象,運用多種的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除了紙筆測驗以外,還有訪談評價、問卷評價、運用核查表進行觀察、小論文、成長記錄袋評價和表現性評價等。
如書面作業(yè)評價形成也可多樣。可讓學生對自己的書面作業(yè)先做個自我評價。如“我輕松的完成了”;“我很艱難的完成了”;“我仔細專心地完成了”等讓學生通過自我評價,時刻提醒自己,監(jiān)督自己,使自己養(yǎng)成認真做作業(yè)的好習慣。
情境測驗和成長記錄也是數學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教師可以用數學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數學日記已經讓學生走進數學生活,感悟數學是現實的是有用的,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可以通過數學日記寫出數學發(fā)現,數學思考,數學方法等這些都是對數學學習的一種評價過程,也是數學教師評價學生的數學能力的一個有效方法。因為通過學生活動或完成任務的過程不但能夠評價學生知道了什么,還能夠評價學生能夠做什么,還可以在學生的實際活動中評價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與他人的合作、交流與分享,評價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等。
另外,也要注意評價效果。教師教學效果評價是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應用得最普遍的一種評價方式。傳統(tǒng)的教學效果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現代教師教學效果評價是擁有一個廣闊的領域,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認為,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構建的多元價值判斷過程。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確定“以學生的學習評價課堂教學”,強調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呈現的狀況為參照來評價課堂教學的質量,從課堂上學生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發(fā)展程度來評價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具體表現為學生在課堂上呈現出來的三種狀態(tài),即學生的參與交往狀態(tài)、思維狀態(tài)和學習達成狀態(tài)。教學效果是課堂教學評價的決定因素。
總之,立足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的基本出發(fā)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綜合運用多元化學科知識,將進一步地豐富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實踐內容、方法和手段,并對開創(chuàng)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新局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