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強
【摘要】我國中小學美術教育初始于清朝末年,經(jīng)過100多年的發(fā)展,到如今已日臻完善。但美術教育范疇內(nèi)的高中美術欣賞教學卻在20世紀90年代才起步。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高質量追求,為從根本上提升鑒賞美的能力和審美品位,教育部于1999年發(fā)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這一決定的頒布,使高中美術欣賞教育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文章結合新課改要求,就成功上好高中美術欣賞課所必備的條件進行探索。
【關鍵詞】厚己;博己;多媒體教學;新穎;和諧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33-0104-02
美術欣賞是一種特殊的、復雜的思維活動和思維現(xiàn)象,其核心是培養(yǎng)和提高審美能力,它是美術作品發(fā)揮社會作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一種審美和再創(chuàng)造活動。通過欣賞可以引導學生去感受、分析、理解與鑒別美術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以及效果與作用。在信息時代,現(xiàn)代科技迅速發(fā)展,學生的知識面也非常廣,他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而美術欣賞課所傳授的對象正是這樣的年輕群體。顯然,隨著日益加快的課改步伐,傳統(tǒng)美術欣賞課教學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欲上好美術欣賞課。該如何著手呢?筆者結合多年來在美術教育工作中的探索和實踐,認為上好一節(jié)優(yōu)秀的美術欣賞課務必做好以下準備:
一、必須具備教人者必先厚己的前瞻意識
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沒有精深厚實的專業(yè)知識,也就如同空中樓閣,沒了基礎,談如何成功地教學,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只有勤奮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水平,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深入淺出地傳授。只有專業(yè)知識具有深厚的底蘊,專業(yè)技能達到熟練的程度,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有從容、愉快和“居高臨下”的輕松之感。試想,如果沒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嫻熟的技能作為后盾,上課時可能會出現(xiàn)一片空白的現(xiàn)象,如何能使學生折服?“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應多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精力去不斷地充實和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在需要的時候駕輕就熟,在知識的王國中隨意采擷,把所得到的再運用到教學中去,這樣的課不僅有了色彩,而且有了思想和深度。
二、須厚積才能薄發(fā)
對于這一點,任何一位美術教師都應該意識到,必需涉獵廣博的知識領域。因為美術欣賞課絕不是單一的美術知識點的傳授,它不僅可以通過教學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而且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它更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式。可以說,每一幅畫都有它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和畫面內(nèi)涵,所涉及的知識領域甚至異常豐富。例如,欣賞《蒙娜麗莎》時,不僅要講解、分析她那神秘的微笑,端莊、高雅的氣質,以及因背景的透視使畫面產(chǎn)生的深度引發(fā)觀眾的無限遐想,還應該了解這幅畫中看不見的內(nèi)涵,如關于達·芬奇關于這幅畫產(chǎn)生的背景,以及這幅畫在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中的地位和影響,甚至關于蒙娜麗莎原型的各種傳說等,這必然豐富欣賞者對這幅畫的認識。又如,欣賞《格爾尼卡》時,應了解除了畢加索、立體主義和畫面中描繪的形象所蘊含的寓意外,還有就是關于“二戰(zhàn)”和西班牙,也就是說只有了解那段災難性的歷史,才能更好地理解這幅畫所揭示的深刻內(nèi)涵。綜上所述,教師知識領域的廣度和深度會對教學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
換言之,教師應該力求多才多藝,厚積薄發(fā),絕不能只有單一的知識結構。之所以有的人能夠在授課時,不失時機地旁征博引、侃侃而談,必定有淵博的知識作支撐。
三、當學鴟鶚,未雨綢繆
教師在課前結合要上的內(nèi)容,充分備課,這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之一?!安粸槊魈熳鳒蕚涞娜耍肋h不會有未來?!惫P者認為,不為自己的課做準備的教師,永遠不會有成功的教學。也許有的教師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且在各個領域都有所建樹,甚至堪稱知識淵博。如果上課前不做精心而充分的準備,課堂上給學生呈現(xiàn)的可能是一些散亂的、沒有系統(tǒng)結構的知識點,也可能在講授時因缺少必要的邏輯而語無倫次,甚至雜亂無章,讓學生不知所云。再者,敷衍只會使教學缺乏內(nèi)涵和力度,孤注一擲地就自己所謂的擅長點不折不扣地宣講,一不小心又會使學生感到迷茫而不能接受,導致欣賞課收效甚微。例如,介紹羅丹的雕塑時,可能會覺得自己是那么蒼白和貧乏。羅丹是聞名遐邇的雕塑大師,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影響和熟悉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像他的《巴爾扎克》《思想者》等世界名作幾乎無人不知。平淡直敘的常識性介紹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渴求。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關于羅丹,還能講些什么呢?筆者認為,不妨多看幾本有關于介紹他的專著,去了解他的一生;讀一讀文學泰斗巴爾扎克,去研究一下但丁的《神曲》及《圣經(jīng)》上關于少年英雄大衛(wèi)的傳說等。如此一來,隨著自己的視野相繼打開,面前肯定又是一個嶄新的世界。羅丹和他的作品會變得越來越立體、真實和豐富。此刻再去點評,也會覺得自己并非胸無點墨,而是成竹在胸。由此可見,課前準備必不可少。
四、要具備靈活運用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和設備的能力
當前,科技飛速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已不能適應時代快節(jié)奏前進的步伐?,F(xiàn)在的學生思維活躍,視野比較開闊,知識面非常廣,所需要的信息量十分大?,F(xiàn)代教育技術和設備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只要運用得靈活恰當,還能使欣賞課上得有聲有色。當然,也不能因為有了現(xiàn)代技術和設備,就過于依賴而忽略了自身提高的重要性。其實,技術和設備只是一種便利的手段,為上好課提供了可能,但并不是全部。所選講的作品宜精忌濫,并非量的無限積累和花樣的不斷翻新而令人眼花繚亂就會有助于教學。任何時候,上好課的關鍵因素都是教師具備的實力和傳授的技巧及方法,絕不能本末倒置。
五、把握節(jié)奏,創(chuàng)造課堂和諧氣氛
一節(jié)好的美術欣賞課是多方面因素綜合的結果,其中好的節(jié)奏和氣氛是必不可少的。缺少跌宕起伏的節(jié)奏,意味著平淡無奇;缺少積極活躍的氣氛,就顯得單調乏味。因此,在上課前教師應準備充分。要把自己的一節(jié)課設計得像一篇完整而又具華彩的樂章,讓節(jié)奏在其中體現(xiàn),氣氛得以渲染,讓它既有“河流”“平原”,又有“谷地”和“高山”;讓它既有“氣息”又有“云”和“天”,從從容容,大氣磅礴。有了這樣的節(jié)奏和氣氛,才能指揮若定,使美術欣賞課有更多層次與和諧美感。
六、力求準備的獨具匠心、形式新穎
陶行知先生說:“夫教育之真理無窮,能發(fā)明之則常新,不能發(fā)明之則常舊?!背晒Φ母咧忻佬g欣賞課,必有創(chuàng)造性的觀念和形式。不久前,筆者觀摩了美國式的DBAE教學片(DBAE即直觀式綜合美術教學法),其中的方法就非常獨特新穎。在他們的教學中,教師不再是滔滔不絕的傳授者,學生也不僅僅是聽眾、觀眾,師生都融入了活躍的課堂討論式教學。教師能夠積極發(fā)揮師生雙邊互動的作用,讓學生通過預習、查閱和尋找,在課上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對某幅畫或某藝術家的見解。學生的角度非常多且新。這樣無疑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充分調動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有一位教師在課上生動地描述了日出與日落時的瞬間輝煌,激起了學生無窮的聯(lián)想:他又在每個學生面前做了一次帶色液體倒入一杯清水的實驗,讓學生去欣賞和感受剎那間的美麗。可以說,僅僅幾秒的過程卻使學生終生難忘。似乎,世間所有的激動都在這里定格,一切的美麗都在融合之初的幾秒得以體現(xiàn)。這一刻教師也成了一個起輔助學生觀察與分析理解作用的角色,恰如其分地擺準了自己的位置。毫無疑問,這樣的教學方式使課堂氣氛非?;钴S、融洽、有意義,還能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當然,要讓教學形式新穎的方法有很多。除了DBAE之外,多媒體輔助教學也是不錯的選擇。它既把美術欣賞置于多維世界,令人耳目一新,又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使學生獲得大量的知識。在多媒體教學中,背景音樂的使用可以增強課堂節(jié)奏、渲染氣氛,電影蒙太奇手法的運用可使畫面適時更新轉換至最合適的地方,以達到預想的效果??傊?,形式新穎獨特的教學非常受學生青睞,也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這對教學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所謂的方法只是前人經(jīng)驗的總結,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用。因為教學主體和客體的現(xiàn)狀各有不同,在實際教學中往往要因地、因時、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方法,利用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去上好每一節(jié)美術欣賞課。毋庸置疑的是:準備,才能贏得一切!只要課前精心設計,在上課過程中注重上述幾個方面的綜合影響,把它們化作一股合力,定能使美術欣賞課變得豐富而又生動,深入學生的心田,感化他們的心靈,引發(fā)他們的共鳴。
(編輯:易繼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