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左淬冰生:不是耐心問題,是眼前問題。
中國新聞周刊編輯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國新聞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想晚婚或者不婚,就必須要離家。想離家,就要有足夠養(yǎng)活自己的資本,我們的第一選擇就是大都市??墒?,大都市的壓力讓我們時常想起,自己當初的選擇是為了過心中想要的生活。于是,可能到我們死之前,都找不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法。(在天空等一頭虎鯨)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阿海·未來與誰)
第一次聽到“陽光中途之家”這個名字,心里就有些觸動。
當時正在采寫北京市出監(jiān)教育改造中心的稿子,首次接觸到“三無人員”這個特殊群體。他們沒有家人,沒有房子,沒有收入來源,入獄多年后孑然一身,突然被猛地投入到來來往往的人群中去。我想,他們一定有很多故事。
北京市出監(jiān)教育改造中心的工作人員后來對我說,對于這類“三無人員”,政府可以免費為其提供3~6個月的食宿,幫助他們順利度過出獄后最初最難的日子。然后,我就順理成章地了解到“陽光中途之家”這個機構(gòu)。不可否認,最初,“陽光”這兩個字的確讓我的心情瞬間明快起來。
采訪中,我聽到許多形形色色的故事。有的悲傷,有的堅硬,有的甚至有些稀奇古怪,有的莫名地黑色幽默,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工作人員在講述這些故事時臉上的表情,沒有歧視,不含鄙夷,也并非自吹自擂,更沒有高高在上的憐憫,而是平靜中蘊含著溫柔,很有力量。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們是真的以一顆絕對的平常心去對待這些犯了錯的人,無論大錯小錯,他們都一視同仁。
正如在采訪中反復影響我的那句話。歌德說:“不管應(yīng)懲罰人,還是關(guān)愛人,必定把人當人看。”
既要從內(nèi)心覺得他們和我們并沒有什么不同,又要引導他們這樣看待自己,這絕非一件簡單的事情。
朝陽區(qū)陽光中途之家副主任李博跟我說起令她難忘的一個細節(jié):有一次,她帶社區(qū)服刑人員去敬老院參加“愛心活動”,當一個老人輕輕地拍打起一個社區(qū)服刑人員的后背時,她清楚地看到,這個面色冷漠的男人竟突然跪坐在老人身邊,小心翼翼、身體僵硬、一動不動。李博覺得,那一瞬間,他一定是想起了什么,或許是他自己的父母,或許是已經(jīng)逝去卻依然柔軟的昨天。
她希望,讓這些服刑人員感受到,他們是有價值的,是被需要的。
心理咨詢師孟衛(wèi)國對我說:“每個人都應(yīng)該反思,我們是怎么對待這些特殊群體的?如果大家都給予一點力量,他們會感受到這種溫暖,這種溫暖是可以改變?nèi)说摹!蔽液髞硪恢崩斡浿@句話,這種溫暖是可以改變?nèi)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