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
趙匡胤敢于“黃袍加身”,是因為手里有精兵強將;而趙竑手里什么資本也沒有。
權(quán)謀斗爭的初學者趙竑,就這么死在了一個宮廷“職業(yè)經(jīng)理人”手里。
公元960年,趙匡胤通過一場軍事政變登上了皇位,開創(chuàng)了大宋王朝。這次軍事政變有一個很浪漫的名字,叫“黃袍加身”。
265年之后,南宋又發(fā)生了一起“黃袍加身”事件,這次的主角是趙匡胤的九世孫趙竑。他的目的是想要從宋理宗手里奪回皇位,但沒能成功。
事情的緣由得從寧宗說起。寧宗是一個很悲慘的皇帝,具體表現(xiàn)在“無后”。作為一國之君,必須要指定接班人,這是延續(xù)國祚的必要措施。所以,他不得不在宗室里面收養(yǎng)一個。
光宗的侄兒、也就是寧宗的堂兄弟沂王因為沒有兒子,在宗室里面選了一個孩子當自己的兒子。寧宗趕緊把這個符合收養(yǎng)要求的孩子召進宮,作為皇子來撫養(yǎng),賜名趙竑。而寧宗的堂兄沂王只好又選了一個宗室的孩子當兒子,取名叫趙昀。
趙竑進宮之后,所有人都把他當成皇太子看待。趙竑以為,皇位早晚是他的了。但是,趙竑畢竟太嫩了。他剛剛進宮就得罪了一個人——史彌遠。
史彌遠是權(quán)傾朝野的宰相,深得寧宗的信任。樹大招風,史彌遠的反對者自然不少。反對黨們開始到處培植勢力,準備對史彌遠進行反戈一擊,于是剛剛進宮的太子趙竑就成了反對黨們首選的目標。一來二去的,趙竑就被反對黨拉入了自己的陣營,斗爭就此開始。
趙竑喜歡彈琴,史彌遠就挑選了一個擅長彈琴的美女送給趙竑。趙竑不但寵愛有加,而且事事都跟這個美女說。一日,趙竑拉著美女的手,指著地圖上的海南島說:等我當了皇帝,我就把史彌遠流放到海南島去,免得礙眼。這個美女轉(zhuǎn)身就把這事兒匯報給了史彌遠。史彌遠堅定了除去趙竑的決心。
1224年9月,寧宗病入膏肓。由于寧宗不是趙竑的親爹,所以趙竑表現(xiàn)得并不怎么悲傷,并且是開開心心地等著接任皇位。
前面已經(jīng)講過,沂王把趙竑送給寧宗之后,重新選了一個孩子當自己的兒子。史彌遠在下定決心收拾趙竑的時候,就瞄上了這個叫趙昀的年輕人。寧宗一死,史彌遠派人快馬加鞭把趙昀送到宮里,火速辦好了接班手續(xù)。
一夕之間,趙竑從一名“準皇帝”突然變成了濟王,被發(fā)配去湖州居住。趙竑在湖州悶悶不樂,卻又無力回天,除非他能找到一個起兵奪回皇位的機會。
沒過多久,機會真出現(xiàn)了。湖州的兩個老百姓潘壬、潘丙糾結(jié)了漁民和一些士兵起來造反。造反得師出有名,他們很快聯(lián)想到,這里住著一個前任太子。于是,他們趁著夜色殺進趙竑的家里,從水井里面把嚇得瑟瑟發(fā)抖的趙竑找了出來,直接給他“黃袍加身”,讓他當皇帝。
這可是要殺頭的事兒。他的先祖趙匡胤敢這么做,是因為手里有精兵強將,朝里有眼線內(nèi)應(yīng),趙竑手里是什么資本也沒有??!所以他百般推辭。
潘壬、潘丙顯然明白了他的擔心,開始忽悠他:“臨安離我們這里不過200里地,我們已經(jīng)集結(jié)了20萬精兵,不日就可以殺進臨安城,活捉史彌遠,擁護你登基,切勿再猶豫!”
趙竑一聽,不僅馬上就同意了,還連夜發(fā)布檄文,公布了史彌遠的罪狀,準備進京當皇上了!
第二天天亮,斗志昂揚的趙竑出門檢閱自己的20萬精兵,然而看到所謂的精兵出現(xiàn)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完全傻眼了:不足一百人!而且目測完全是烏合之眾!趙竑轉(zhuǎn)身就跑,瞬間做了兩個決定:第一,趕緊給朝廷匯報這里造反了;第二,趕緊組織人手親自剿滅這場叛亂。
為時已晚,不管怎么說,趙竑是曾經(jīng)“黃袍加身”,且發(fā)布過檄文的人。史彌遠正愁找不到殺趙竑的借口,于是他派了個親信過來,直接將趙竑賜死。
這場“黃袍加身”的鬧劇就此終結(jié)。一名權(quán)謀斗爭的初學者趙竑,就這么死在了一個宮廷“職業(yè)經(jīng)理人”手里,根本沒有翻身的能力。
摘編自《廉政瞭望》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