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爾克(1875-1926),奧地利詩人。早期創(chuàng)作具有鮮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亞民歌風格。1897年遍游歐洲各國,其后,他改變了早期偏重主觀抒情的浪漫風格,寫作以直覺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現(xiàn)自己思想感情的“詠物詩”。里爾克的詩歌對19世紀末的詩歌體裁和風格以及歐洲頹廢派文學都有深厚的影響。
我已讀了很久。自從今天下午,
雨幕淅瀝,隔著窗戶。
我再聽不見外面的風聲:
我的書本變得很沉。
我瞅著它的頁子如瞅著臉面,
它們由于沉思變得暗淡,
我想閱讀有很多時間——
突然書頁被光亮照遍,
不再是煩人字跡模糊一片
而是:黃昏,黃昏……在上面處處耀眼;
我還沒有望出去,長長的字行
竟然撕碎,單詞從它們的捻線
滾向前去,滾到它們想去的地點……
我知道那兒:盈滿而燦爛
的花園上面是廣闊的天;
太陽應當再出來一遍——
現(xiàn)在是夏夜,望得見很遠很遠:
稀稀落落的很少結隊成群,
漫長的路上模糊走著人們,
頗不尋常,仿佛包含更多意蘊,
人們聽見剛才發(fā)生的幾件事情。
我現(xiàn)在把眼睛從書本抬起,
什么都將不令人驚訝,一切都將偉大。
外面那里正是我在屋內之所經歷,
這里和那里都是一望無涯;
只是我將更多與之交織在一處,
如果我的目光注意到那些事物,
注意到物質的誠摯的樸素——
因為大地從自身成長開去。
它似乎包括了整個天宇:
最初一顆星就像最后一座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