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桂鸞
(貴州醫(yī)科大學弟三附屬醫(yī)院急診科,貴州 黔南 558000)
心理護理應用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效果觀察
蒙桂鸞
(貴州醫(yī)科大學弟三附屬醫(yī)院急診科,貴州 黔南 558000)
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應用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6例為分析對象,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n=23)給予常規(guī)院前急救護理措施,觀察組(n=23)給予心理護理措施,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jié)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91.3%明顯比對照組的78.26%高(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5.65%明顯比對照組的82.61%高(P<0.05)。結(jié)論 心理護理應用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心理護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院前急救護理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主要包含鼻、咽、喉的感染,在臨床上一般統(tǒng)一稱之為上感。該病絕大部分是因為病毒侵犯鼻腔、喉部、咽部以及扁桃體所導致的,這些病毒包括腺病毒、冠狀病毒、腸道病毒以及鼻病毒等[1]。為了研究心理護理應用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筆者通過選取我院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6例展開研究,將其分為2組,分別選擇常規(guī)院前急救護理和心理護理兩組護理模式,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現(xiàn)將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選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6例,對這4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例數(shù)相等的兩組,對照組23例患者,男13例,女10例;年齡為32~64歲,平均年齡為(46.2±7.6)歲;該組實施常規(guī)院前急救護理措施。觀察組23例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齡為30~62歲,平均年齡為(45.3±7.2)歲;該組實施心理護理措施。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沒有發(fā)現(xiàn)明顯性差異,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臨床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院前急救護理方法,包括病情詢問、對癥進行護理等等常規(guī)院前急救模式。給予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措施,主要內(nèi)容包括:接到患者及其家屬的急救電話后,要及時詢問患者的病情、電話、地址等重要的信息,要與患者或者患者家屬保持通話,向其講解救護車正在趕往目的地,盡量避免患者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有驚慌失措、煩躁、恐懼等不良情緒出現(xiàn)。在通話時安撫患者的情緒,詢問患者病情并實施簡單急救處理指導,例如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時,應該知道患者要保持口腔、鼻腔的通暢,防止窒息、誤吸等癥狀發(fā)生。醫(yī)護人員趕到急救目的地后,要以專業(yè)嫻熟的技巧為患者做初步的急救處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以便對患者起心理安撫、穩(wěn)定其情緒的作用。在對患者進行急救處理時,要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得到相應心理安慰,使得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療效判定標準為:顯效:患者的體溫恢復至正常水平,咳嗽、渾身酸痛、聲音嘶啞等癥狀全部消失;有效:患者的體溫恢復至正常水平,咳嗽、渾身酸痛、聲音嘶啞等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患者的體征和癥狀沒有得到改善甚至發(fā)生惡化。(2)以問卷模式展開調(diào)查,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分析,指標有“不滿意”、“一般”和“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shù)+一般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版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和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表示用[例數(shù)/百分比,(n/%)],計量資料表示用“±s”,兩組比較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方面的意義時(P<0.05)。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對
觀察組總有效率91.3%明顯比對照組的78.26%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對
對照兩組的滿意度,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滿意度比對 [n(%)]
對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實施院前急救,對病情緩解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為了有效保障院前急救的有效性,應該要把基礎性的護理工作做好,強化患者的心理護理,減輕患者心理負擔[2]。在對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進行院前急救的護理中采用心理護理,運用有效的溝通方式,為患者提供悉心的開導和照顧,讓患者感受到醫(yī)護人員的關心,降低患者焦慮、抑郁、恐懼的心理,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在本次研究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91.3%明顯比對照組的78.26%高(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5.65%明顯比對照組的82.61%高(P<0.05)。研究結(jié)果表明心理護理應用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1] 王永華.心理護理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07(15):137-138.
[2] 郭洪霞.心理護理干預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療效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14(03):228-229.
本文編輯:吳玲麗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2.1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