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燕燕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5-0107-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我們知道,想象是人在已有的表象基礎上,在頭腦中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象是構成思維能力的重要因素,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活動。想象力是語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對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積累語言,提高語文素養(yǎng)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呢?現(xiàn)結合本人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個人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借助文中插圖,激發(fā)學生想象
小學生認識事物主要從感知形象開始。語文教材中安排的插圖,就是針對學生這一特點而精心設計的。這些圖畫不僅為學生學習課文提供了憑借,同時也為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因為各種各樣的形象是想象的支柱,如果沒有這些形象,學生就會失去想象的基礎。因此,文中的插圖是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的重要憑借。
例如,《荷花》一文的第2自然段,描繪了荷花的色彩美和姿態(tài)美。教學時,我在引導學生深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文中插圖,引導學生圖文對照理解荷花、荷葉、花骨朵、小蓮蓬等詞語,接著啟發(fā)學生從不同角度描繪荷花的美。有了讀文和觀察圖畫做基礎,學生根據(jù)各自的觀察所得,紛紛暢所欲言,有的說出荷花的色彩美,有的說出荷花的姿態(tài)美,從而準確地理解碧綠的、嫩黃的,挨挨擠擠、飽漲的等詞語的含義。這樣結合圖畫學習詞語和句子,使形象和語言文字緊密地結合起來,使抽象的文字符號在學生腦海中變得具體形象,為引發(fā)學生進行想象創(chuàng)造了條件。
在引導學生學習第4自然段時,我讓學生觀察彩圖,啟發(fā)他們以課文中的我想象一下:一陣風吹來會怎樣?風停了,又會怎樣?蜻蜓飛來告訴我清早飛行是怎樣的快樂?小魚游過來告訴我昨夜做的什么好夢?學生想象的翅膀張開了,有的說:“我面對這一池美麗的荷花,仿佛自己也變成了一朵池中盛開的荷花,好奇地向四下一望,嗬,許多小姑娘都聚集在這里,我們都穿著雪白的上衣碧綠的裙子,一陣風吹來,都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搖擺身子,抖動裙子,高興地跳起舞來?!庇械恼f:“一只蜻蜓飛到我身邊說:‘荷花姐姐,我真高興,一早就聞到清香。”有的說:“風停了,荷花停止了舞蹈,我仿佛站在了一幅美麗的畫卷中?!边@樣借助文中插圖激發(fā)學生想象,呈現(xiàn)在學生腦海里的不只是畫面上的形象,而是通過畫面感受到畫中景,畫中境,畫中情和畫中音,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
力。
二、利用文中空白,引發(fā)學生想象
所謂文中的空白,就是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對文中的某些內容沒有完全交代,或是故意留下的懸念,或是故意留給讀者思考玩味的空間,或是言盡意未盡的地方對于這些語言文字的空白進行想象和補充,或對言猶未盡的語段進行想象延續(xù),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緊緊抓住這些空白,啟發(fā)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不但能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譬如,《半截蠟燭》這篇課文描寫了第二次大戰(zhàn)期間,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為了保護絕密情報,巧妙地與敵人周旋,在萬分危急的時刻,小女兒杰奎琳利用自己的機智保住絕密情報的故事。文中多處留下空白,如德國軍官點燃藏有絕密情報的蠟燭后,兩個孩子臉色蒼白,蒼白臉色的后面,兩個孩子是怎樣的心理?課文沒有寫?當?shù)聡姽僭俅吸c燃藏有絕密情報的蠟燭后,一家三口人的心理是怎么想的?課文也沒有寫明。在這萬分危急的情況下,大兒子杰克從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著。他心里會想些什么?為什么能那樣從容?此時此刻,小女兒杰奎琳是怎么想到智保情報的?當她踏上最后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蠟燭熄滅后的情況又會怎么樣呢?太多太多的空白給了讀者想象和玩味的余地。
這樣抓住人物的心理空白引發(fā)學生想象,學生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深入到人物的內心,對人物的思想情感體會得更加透徹,還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而在引導學生抓住課文最后的空白(蠟燭熄滅后的情況又會怎么樣)啟發(fā)學生想象時,學生的想象更令人驚喜,有的想象到,正當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情報顯露了出來。杰奎琳急忙把情報藏進懷里,心里雖然蹦蹦直跳,但她的臉上還是露出了勝利的微笑。有的想象到蠟燭滅了,杰奎琳三步并作兩步直奔自己的房間,摸黑將情報重新藏好,才終于松了口氣。有的還想象到,杰奎琳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了下來,但她還是不敢掉以輕心,小心翼翼地把情報藏好后,心里恨恨地說:“等著吧,我們會把你趕出去的?!睂W生的想象既豐富又合情合理,拓展了課文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
三、引導對比思考,豐富學生想象
各種事物因其環(huán)境等因素的不同,其表現(xiàn)和特征也往往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想象和分析,以掌握事物的不同特點,讓學生在對比、想象中發(fā)展思維,豐富想象力。
例如,《螳螂捕蟬》一課講述了吳王不顧大臣們的勸阻,執(zhí)意準備出兵攻打楚國,后來少年通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活生生的比喻使吳王恍然大悟,打消攻打楚國的故事。教學時,我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采取對比想象的方法,讓學生找出少年與眾不同的的機智的行為表現(xiàn),然后結合具體的語言文字體會少年的與眾不同之處:
1.認真讀課文,想想少年和大臣們分別用什么方法勸阻吳王出兵?少年和大臣們采用的方法那種好,為什么?
2.引導學生通過課文描寫比較少年和大臣們的具體表現(xiàn),想想少年和大臣們相比,誰的方法高明,為什么?
3.啟發(fā)學生思考應該向少年學習什么?這樣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對比想象,學生進入到課文所描述的具體情景中,想象到大臣們勸阻時的語言、神態(tài)和動作表現(xiàn),想象到少年伺機勸阻的心理活動和巧妙勸阻時的行為表現(xiàn),通過對比想象,想象對比,體悟到大臣們的勸阻直面而少年的勸阻婉轉,懂得了勸說要講究策略,提高了學生比較分析的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學生的想象空間,提高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此外,還可以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結合語境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等。只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注意結合文本特點靈活訓練,使學生在閱讀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將學習語言文字和想象畫面融為一體,就能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