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種語言系統(tǒng)都具有其獨特性,不同語言之間是可比的。本文就漢語的“把”字句上和葡萄牙語在與此相應的句法結構上進行了對比分析,指出了漢語和葡萄牙語在此類相應的句法結構中的異同點,為今后相關的漢葡相應句式的學習提供參考。本人認為要結合漢語“把”字句和葡萄牙語相應句式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加強對比分析,讓相關的語言學習者對此能夠更加有效地學習和運用。
關鍵詞:漢語;葡萄牙語;“把”字句;對比分析
作者簡介:鄭瑾,女,漢族,重慶人,四川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在讀。
[中圖分類號]:H0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36--03
第一章 緒論
1.1文獻綜述
截至目前,漢語和葡萄牙語這兩種語言的對比研究大部分集中于構詞法或者教學法等方面,真正關于句法結構的研究也是屈指可數。根據筆者收集的現有的相關著作和學術論文總結來看,值得一提的只有少數幾篇。比較有影響力的著作都是關于葡萄牙語本體的語法研究,例如俞翔《實用葡萄牙語詞法教程》[1]和王鎖瑛與魯晏賓合著的《葡萄牙語語法》[2]。此外,針對漢語葡萄牙語的對比分析的最有影響力的著作,則是俞翔2008年出版的世界上首部有關葡漢語法對比分析的《Contributo para Analise dos Adverbiais em Portugues em Chines(葡漢狀語對比分析)》(葡文版)[3];此外,夏瑩《漢葡句法結構對比研究》[4]對相關的學習者來說也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的研究生論文《探討葡萄牙語和漢語的構詞法不同》[5]則是對于兩種語言構詞法差異的探究;同類型的還有 中央民族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漢語和葡萄牙語構詞法對比研究》[6],上海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學碩士論文《葡萄牙語數詞—從語法和文化角度下與漢語數詞的對比》[7]。比較有特色的是針對漢語葡萄牙語翻譯方面的研究成果,《葡漢翻譯理論與實踐》[8]和《漢語的狀語及其葡譯研究》[9]從某種程度上說對這兩種語言的對比分析有一定的貢獻。
1.2研究方法
從對比的角度出發(fā),兩種語言的描述應該使用同一個模型。正如許余龍在《對比語言學》里提到,“在對比研究中,對兩種語言所做的描述必須在統(tǒng)一的框架中進行,否則就難以比較?!盵10]漢語屬于漢藏語系,葡萄牙語屬于印歐語系,兩種語系各有自己的獨特的語言結構形態(tài)特征。漢語和葡萄牙語由于分屬不同的語言系統(tǒng),因此在句法結構中有著諸多的差異。本文則采用表層結構對比分析的方法,來探究漢語“把”字句和葡萄牙語相應句式的不同之處。所謂語言的表層結構,也就是語言的形式結構。語言表層結構的對比研究是極為重要的,因為語言的形式結構正是兩種語言差異的具體表現現象。語言的結構形式表現為其基本形式手段和句法形式手段兩方面內容。基本形式手段包含語言系統(tǒng)、文字系統(tǒng)、詞語系統(tǒng),句法形式手段包含句法成分系統(tǒng)、句型結構系統(tǒng)、語序分布系統(tǒng)。所以將兩種語言進行對比是非常復雜的。我們有必要先從表象去描述它們,然后再把它們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找出其固有的異同和規(guī)律。換言之,本文的對比分析是基于漢語與葡萄牙語的相應的同一語法范疇內,其各自的表現形式是什么,兩種語言在同一句法結構上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葡萄牙語相較于漢語在此句法結構上又有什么變化。
第二章 漢語“把”字句的概念闡釋
關于“把”字句,主要學說有“處置”說、“提前賓語”說、“致使”說、“影響”說、“位移”說、“主觀處置”說、“焦點標記”說等[11]。關于“把”字句也有很多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這些不同的學說、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在不同的時期,是基于不同的學術理念,從不同的方面對漢語“把”字句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很有價值的研究。本人在此采用“處置”說,對“把”字句的基本概念進行簡要闡釋。
2.1“處置式”
首先理解 “處置式”。“處置式”表明一個人或一個事物是如何被操作或處理的,某些東西是如何形成的,或者是一件事是如何被引導發(fā)生的。例:
(1)我把花瓶打破了。
(2)她把廣告貼在電線桿上。
(3)你把鞋子穿上。
(4)請把電腦關掉。
(5)我把論文寫得很長。
(6)大清早,大媽們把廣場舞跳得我睡不著。
2.2處置義“把”字句的特點
然后在基于上述“處置式”的概念上再來看“把”字句的特點?!鞍选痹谶@個結構中是介詞,與后面的動詞所支配或者關涉到的事物(抽象或者具體)一起,構成一個整體的介詞短語并置于該動詞的前面。本質上整個結構就是對受事賓語的處置關系,也就是該動詞對“把”后面的賓語施予了影響,令其產生了某種變化,最終形成某種狀態(tài)或者到達某種效果,抑或是造成某種結果。例:
(1)小明自己把晚飯煮好了。
(2)蚊子把我咬腫了。
(3)他把銀行卡交給了我。
(4)他們把婚禮辦得熱熱鬧鬧的。
(5)麗麗把男朋友的聊天記錄翻了個遍。
(6)各大新聞媒體把這事都轉載了過去。
從以上六個例子當中,我們可以分析出:
“把”字和它的賓語構成的介詞短語都處于動詞之前,它們都代表著強烈的處置義。(1)中動詞“煮”對賓語“晚飯”施加了影響,形成的結果是“好了”;(2)中動詞“咬”對“我”的影響是“腫了”;(3)中動詞“交給”對“銀行卡”產生的結果是銀行卡的所有者由“他”變成了“我”(在此的結果有兩種情況,一是銀行卡的主人變成了“我”;二是銀行卡只是暫時由“我”保管,之后可能會歸還);(4)中動詞“辦”影響介詞賓語“婚禮”,繼而產生的變化是“熱熱鬧鬧的”;(5)中動詞“翻”對介詞賓語 “聊天記錄”施加了影響以后,產生的結果是“遍”;(6)中動詞“轉載”對賓語“這事”施加影響以后,使之處于“過去”的狀態(tài)。
以上六個例子都是處置義。
2.3非處置義的“把”字句
當然,在實際的漢語語句當中,也有非處置義的“把”字句。例:
(1)她把房間里都貼滿了明星畫報。
(2)旅游愛好者們把全國各省轉了個遍。
這里的兩個例子很明顯地體現了一點:相應的動詞對其前的賓語不產生影響,也就是說(1)中的“貼”對房間不產生影響,“貼”不“貼”,房間都是房間,不會改變形狀或位置;(2)中的“跑”對“全國各省”也不產生影響,以為不論有多少人去全國的哪個省旅游,省還是省,北京還是北京,中國還是中國,不會缺一塊土地,也不會改變各個省份的邊界線。
因此,這里的“把”字句較為特殊,不存在處置義。第三章第五部分再作詳細分析。
第三章 葡萄牙語中與漢語“把”字句相應的句式結構對比分析
3.1葡漢互譯中處置義基本句式結構
葡萄牙語沒有和漢語“把”字句相對應的類似“把”這樣的介詞,從而就沒有這種一模一樣的句式。但這并不意味著葡語就沒有含有處置義的句法結構。事實上,葡語中有相當部分的動詞具備對其所關涉的或者支配的對象的處置作用。例:
(1)Os nazis trataram-nos como animais.1
(2)Targa-me esse romance amanh?, por favor.
(1)可翻譯成漢語“納粹分子把他們當做畜生一樣對待”;(2)可翻譯為“請你明天把那本小說給我?guī)怼?。也就是說,比如例(2)當中,第一人稱變位后的動詞Targa-me 對賓語romance產生的影響是“帶來”。因此可以看出,葡萄牙語中雖然沒有與“把”對應的介詞,但是某些動詞確實是有處置功能的,在翻譯時,可以把詞類葡萄牙語句式翻譯成漢語時直接采用“把”字句。否則就會出現不符合漢語表達習慣的句子,如例(2)若是直接按照葡語的句式順序翻譯,就是“帶這小說給我明天,勞煩”,很明顯這是不符合漢語語序的。
但事實上,很多帶“把”字句的處置式句子可以轉化為非“把”字的含有處置義的句式,這種轉化后的句式就是正常的主謂賓句。這時,原本在“把”字后、動詞謂語前的賓語,則還原到正常的位置,即動詞謂語之后。這樣的情況下,葡語和漢語的相應句式就會存在一致性的可能。例:
(1)O garoto enrolou o livro.
(2)男孩把書卷了起來。——“把”字句
(3)男孩卷起了書。——主謂句
由此可見(1)與(3)句的句式結構一致,都是主謂賓句式。對此,本文接下來將對漢語“把”字句當中各個部分與及其在葡語中相對應的成分進行詳細的對比分析。
3.2漢語“把”字句中的主語與葡語相應成分的對比分析
3.2.1名詞或名詞詞組充當主語
漢語“把”字句的句子主語一般是人或事物的施事,一般就是名詞或者名詞詞組來充當。例:
(1)O fogo resolve o livro em cinzas.
(1)譯成漢語為“火把書化為灰燼”?!盎稹痹谶@里就是單純的一個名詞,做整個句子的主語,相應的葡語里面,fogo 就是這個體詞性的名詞充當的主語;由此可見,雖然葡語沒有像漢語里面的“把”一樣的前置詞,但有具備處置功能的動詞,如上所述的 resolve(化);更重要的是,其充當主語的詞類也與漢語基本相同,也就是名詞或名詞詞組。
3.2.2人稱代詞充當主語
人稱代詞是用來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稱。大多數代詞具有名詞功能。 在葡萄牙語中,也有人稱代詞,但是準確的稱謂是主格人稱代詞。所謂主格人稱代詞,就是在句子中做主語的人稱代詞,例如“我吃飯”中的我,“他喝水”中的他,等等。主格人稱代詞可以用于代指名詞,不過在句中常常省略(這一點涉及到動詞變位之后,其詞尾就可以體現它屬于哪個人稱)。
(2) Quando lá chegou, 【eles】 já os dios dinham repartido.2
(2)譯為“當這個強盜回到教堂時,那個裝死的男人和鞋匠已經把錢財分完了”,eles就是作整個“把”字句的主語的體現,在葡語中,eles就是作為上文那兩個人的人稱代詞來充當主語的,只不過可以省略,當然本質上還是homem(男人)和sapateiro(鞋匠)所構成的名詞詞組來充當主語的。
3.2.3動詞短語充當主語
有些動詞可以和一些別的詞構成短語(以動詞為中心),表達一個概念,作用和一個單獨的動詞差不多,這種固定搭配叫動詞短語。動詞短語有動詞+副詞、動詞+介詞、動詞+名詞+介詞、動詞+名詞等六種基本類型。不論哪一種,在漢語和葡萄牙語里,都可以作為句子的主語,因而在漢語“把”字句和葡語的相應結構中,也是可以做主語的。例:
(3)Jogar futebol deixou-me muito cansado.
(4)Andar em ziguezague no centro da cidade estonteou- me.
(3)翻譯成漢語是“踢足球把我累得不得了”,在這里,Jogar futebol就是一個典型的動詞短語,即動詞+名詞結構;(4)可以譯為“在市中心轉悠把我搞得暈頭轉向”,這就是動詞+名詞+介詞的動詞短語結構。由此可見,動詞短語不論是在漢語還是在葡語里面,都是可以作為“把”字句或者相應句式的主語的。
3.3漢語“把”字句中的賓語與葡語相應成分的對比分析
葡語中不存在與“把”對應的介詞,更不用說“把”字短語。但這并不是說葡萄牙語中就沒有與漢語“把”字句對應的結構。在這樣的一些句子結構中,受事成分中出現的詞語與漢語句有共同的地方,且這些地方大部分是名詞及其短語,小部分也會出現數詞及其短語。
3.3.1 名詞或名詞短語充當受事賓語
(1)O sol encarquihou as folhas.
(2)Ele trouxe a máquina fotográfica.
例(1)可翻譯成漢語是 “太陽把葉子曬枯了”,在此folhas是“葉子”,就是典型的名詞,是動詞encarquihou“曬”的賓語。(2)譯為“他把相機帶來了”。在這個句子當中,máquina 是“機器”,名詞,fotográfica是“照相的”,形容詞;二者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名詞詞組,即“照相機”,作為動詞trouxe“帶”的賓語。因此,不論在葡語還是漢語里,“把”字句或者在葡語的相應結構中,受事賓語都可以用名詞或者名詞短語來充當。
3.3.2 雙賓語
不得不提出的是,漢語和葡語的句子結構中都有雙賓語的存在,通俗地稱呼是直接賓語與間接賓語,有的語法書里面也稱之為“近賓”和“遠賓”。一般情況下,當兩個賓語都是名詞的時候,漢語和葡語的語序是相同的,也就是前為直接賓語,后為間接賓語。例:
(3)Ele transmitiu 10 dólares aos filhos.
(4)Ela tarnou o livro à sua amiga.
(3)翻譯為漢語是“他把一萬美元留給了兒子們?!痹谶@個句子當中,transmitiu是動詞“遺留”10000 dólares是直接賓語,aos filhos(他的兒子們)就是間接賓語,類似于“留給某人某物”。并且,aos是方向性介詞a和表示陽性復數的os合寫而成;(4)譯為“她把書還給了她的朋友。”事實上,主語Ele(她)是可以省略的,因為動詞tarnou是變位后的形式,直接就可以看出來其主語,直接賓語o livro(一本書),間接賓語sua amiga(她的女性朋友),à是由表示方向性的介詞a與表示陰性的冠詞a重合之后合寫而成的。由此可見,漢語的間接賓語是直接跟在句子后位,而葡語中,間接賓語必須由介詞引出。這一點尤為重要,需要特別指出。
3.3.3數詞或數詞短語充當受事賓語
(5) Ele leu o cem em dez.
(5)翻譯為中文是“他把100看成10?!痹诖?,dez就是受事賓語。
3.4漢語“把”字句中助動詞和否定副詞與葡語相對應成分的對比分析
在漢語中,助動詞又叫做能愿動詞,是表示可能(能、能夠、可以、得以)、必要(應該、當、須、犯得著)、意愿(愿意、樂于、敢、想要)、估價(值得、便于、易于、難于)等意義的動詞;否定副詞就是表示否定意義的副詞,做狀語,在謂詞前。粗略的看,漢語中的否定副詞有:不、沒、沒有、莫、非、別、休、勿、甭。因而在漢語“把”字句中,助動詞和否定副詞都應放在“把”之前。那么,在相應的葡語中,又該是怎么回事呢?例:
(1)Tu podes pregar o quadro na parede?
(2)Eu quero beber leite.
(1)可翻譯為“你可以把這幅畫掛在墻上嗎?”在這個句子當中,podes(poder可以的變位)就是助動詞“可以、能夠”;pregar 是動詞“掛”,o quadro譯為“這幅畫”;na parede表示“在墻上”。(2)譯為“我想把牛奶喝了”,quero是能愿動詞querer(想、想要)的動詞變位,動詞beber喝,受事賓語leite牛奶??梢姡鷦釉~不論是在漢語還是葡語中,也都該置于動詞之前,并與其共同構成整個句子的謂語部分。
(3)N?o me dê o livro!
(4)Ele n?o quer deixar 10 dólares aos filhos.
(3)翻譯為中文是“不要把書給我。”N?o 表示“不”,dê就是動詞“給”,o livro是賓語“書”;(4)譯為“他不想把一萬美元留給兒子們?!眓?o quer就是“不想留給”。總之,在與漢語“把”字句相應的葡語表述中,否定副詞是該位于謂語動詞之前。
3.5漢語非處置義“把”字句與葡語相對應成分的對比分析
在前面第二章已經提到,漢語“把”字句的介詞“把”的賓語與整個句子的謂語動詞之間都存在著處置與被處置的關系,也就是處置義。但是并非一切的“把”字句都具有處置義,這時,二者之間只存在“產生相關的結果”。例:
(1)A jornada fatigou-me.
(2)Os curiosos tomavama a passagem nas ruas.
(1)譯為“一天的活兒把我累壞了?!被蛘摺案闪艘惶斓幕顑豪蹓牧恕!眆atigou-me譯為“累壞了我”其實這里是可以不用翻譯為漢語“把”字句的,依據個人的說話習慣而定。(2)譯為“路人把馬路圍的水泄不通?!被蛘摺榜R路被人圍得水泄不通?!币彩且粯拥牡览?。其實,這里的“活兒”和“路人”,不管怎樣,人累了是人的自身狀況的改變,馬路上的路人再多馬路還是好好兒的在那里不動不破。所以只是產生了某種影響或者結果,但不是直接的處置意味。因此,再做翻譯的時候,相應的葡語不必翻譯成漢語“把”字句。
第四章 結語
漢語“把”字句大部分是具有處置義的,只有極少部分沒有處置義而僅僅產生某種結果的句子。葡語不存在與“把”字句一一對應的介詞或者相應的短語結構,但這不影響兩種語言之間的互譯。
綜上所述,本文先回顧了近些年來學界關于漢葡雙語研究方面的資料;通過“處置說”對“把”字句的基本概念進行了簡要的闡述;在此基礎上詳細的針對“把”字句中各個成分與葡語對比起來:首先是該句型結構中的主語,然后是賓語,最后是狀語。在這個過程中,可作主語的是名詞、代詞、動詞短語;可作賓語的是名詞、數次,及其相關短語,尤其值得注意的雙賓語的問題;最后是狀語部分,能愿動詞和否定副詞的位置值得考慮。通過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二者語言形式層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尤其是不同的地方,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加強注意。
注釋:
①黃徽憲譯《葡萄牙民間故事選》,澳門/???,澳門文化司署/東方葡萄牙學會/海南出版社/三環(huán)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1999年4月,第83頁.
參考文獻:
[1]俞翔《實用葡萄牙語詞法教程》,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年.
[2]王鎖瑛,魯晏賓《葡萄牙語語法》,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
[3]俞翔Contributo para Analise dos Adverbiais em Portugues em Chines(葡漢狀語對比分析-葡文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年.
[4]夏瑩《漢葡句法結構對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4年.
[5]史泰龍《探討葡萄牙語和漢語的構詞法不同》,碩士論文,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2015年.
[6]柴紋紋《漢語和葡萄牙語構詞法對比研究》,碩士論文,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沈璐《葡萄牙語數詞—從語法和文化角度下與漢語數詞的對比》,碩士論文,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8]俞翔《葡漢翻譯理論與實踐》 (Tradu??o Português-Chinês Teoria e Prática)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
[9]夏瑩《漢語的狀語及其葡譯研究》,碩士論文,暨南大學,2001年.
[10]許余龍《對比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張黎《漢語“把”字句的認知類型學解釋》,載《世界漢語教學》 2007 年第3期(總第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