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雪娜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36--01
這部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的小說是歐內斯特·海明威(1899—1961)發(fā)表于1952年,然而額就在不久后的1954年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之作正是這部《老人與?!?。相比任何其他的小說,《老人與海》有著它獨有的文學價值,它對現(xiàn)實世界的真實刻畫、對人類克服困難達到成功的內心矛盾的解決、對偉大靈魂的安守都是人類文學藝術寶壇上值得永恒探索的主題。
一、《老人與?!返膭?chuàng)作背景
海明威是美國著名的現(xiàn)代作家,他誕生于美國伊利諾斯州芝加哥郊區(qū)的一個醫(yī)生家庭,受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海明威一生最大的愛好便是出海釣魚、狩獵或射擊。他帶有傳奇性的一生,經(jīng)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考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他參加了紅十字會車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他參與了解放巴黎的戰(zhàn)斗,期間還駕駛著自己改造的游艇作為軍艦對德軍的潛艇行動進行了秘密偵察。直到1961年,海明威因為身患疾病,在病魔的折磨下精神幾度抑郁而最終飲彈自殺,結束了一生。這部《老人與海》創(chuàng)作的中篇小說之一,繼承了美國現(xiàn)實主義小說代表馬克·吐溫等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現(xiàn)實主義的基礎上受其作者生涯的影響,恰當運用了意識流手法,形成了海明威自己的獨特而成熟的藝術風格,作品中全面深刻揭示了海明威二三十年代用心打造的“硬漢”形象,用寫實達到了《老人與?!返乃囆g特色,在作品中我們不但領略到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也認識到了海明威對人的靈魂的深沉關注。
二、《老人與海》的文學賞析
(一)真實故事改編,展現(xiàn)老人內心矛盾
我們在不少的文學作品中,能看到作者自身的影子。關于《老人與?!?,總有不少了解的讀者說“簡而言之,故事中的森提亞戈老人就是海明威本人在藝術上的自我寫照?!薄独先伺c?!酚谜鎸嵍唵危踔磷屪x者感到些許單調的故事情節(jié)更靠近生活的原貌。這個老人與海的故事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漁夫——森提亞戈的形象。他不是那些有顯赫身世、滿腔仇恨的人,而是一個如同我們每個正在經(jīng)歷生活的平凡人一樣的普通漁夫。尤其在森提亞戈與鯊魚搏斗的情節(jié)中,作為讀者,我們能真切感受到人類在重重考驗之下的那種緊張、不安和情緒的矛盾轉變,老人在獲勝時的喜悅;在失敗時的沮喪,海明威都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給讀者。
那么為什么會有如此真實的感受呢?這只因為小說的故事都來源于海明威自己的生活體驗,通過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我們了解到他是一個有著多年海上釣魚經(jīng)驗的熟手,據(jù)1935年還匿名為生日前的一次釣魚記載,我們再次看到了故事中馬林魚的原貌/1、馬林魚,體重330磅,用時25分鐘;2、馬林魚,360磅,用時32分鐘……從這些真實記載中,我們透過馬林魚的信息,看到了海明威是在用事實說話,在自身對生活的體驗基礎上進行的小說創(chuàng)作。
(二)透過故事表層,挖掘寓意弦外之音
《老人與?!返墓适聦崉t是一個人與大自然搏斗的故事。小說中,一位名叫森提亞戈的古巴老漁夫在經(jīng)歷84天的航海生活后一無所獲,然而不久后他經(jīng)過努力釣到了一條體型巨大的馬林魚,這條魚甚至比他的船還要長2英尺,他拖著被殺死的馬林魚精疲力盡,就在這時,他又遇到了一群鯊魚的襲擊,于是老人與鯊魚展開了殊死搏斗。在這場搏斗中,森提亞戈老人最后沒有保全馬林魚,船頭只剩下一具魚骨空架。等待這場與鯊魚的戰(zhàn)役結束后,老人于半夜帶著自己的船駛向了小港,第二天漁夫們圍過來的時候,一起出海的諾曼夫哭了,說著還要跟他一起出海,老人卻在茅棚里睡著了,在夢里,他又看到了兒時在非洲見過的獅子、山巒和海灘,老人仍然向往著大海,向往著成功。整個小說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一副生動、曲折的抗爭場景,也贊揚和歌頌了森提亞戈老人在自然考驗面前的不屈的勇氣與堅持。透過故事表層,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的寓意:表現(xiàn)人類在艱難處境下的悲劇性命運。作者海明威受到19世紀中葉后理性主義和浪漫主義思想的影響,在《老人與?!分兄φ宫F(xiàn)了人類與大自然不和諧的一面,這是繼《白鯨》和《海上扁舟》之后又一部借桀驁難訓的大海做文章的一部作品。故事中,海明威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位孤獨老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冒險降服馬林魚,卻又被群群鯊魚圍困的場景,這無疑是對大自然面前人類難逃悲劇性命運的真實寫照。
(三)揭示雖敗猶榮,隱喻不屈精神力量
然而,在借大海、鯊魚來揭露人類無法征服自然的道理的同時,海明威仍然賦予了森提亞戈老人象征性的意義:人類與海洋、自然的搏斗,即是戰(zhàn)勝自我,克服內心矛盾和追求靈魂和諧的過程。因此,作者將森提亞戈創(chuàng)作為一個“硬漢”形象,但故事中并沒有讓老人成功,卻賦予老人在困難、壓力后優(yōu)雅而堅韌的形象。《老人與?!凡]有將最后的成功向故事的主人公傾斜,也引發(fā)了我們對于勇氣、死亡及失敗的無限思考:人生本就是一個不斷超越自己、不斷樹立勇氣去迎接挑戰(zhàn)的過程,難道這其中失敗、死亡就真的可怕嗎?也許我們讀完小說后,不禁會回味老人空手回航的那句話:“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管能將他消滅,但永遠不會打敗他?!痹谌说囊簧校覀兙腿缤独先伺c?!匪觯S時隨地都有可能遭遇不測風云,然而唯有內心的精神力量才是不屈的,在循環(huán)往復的人生經(jīng)歷中,只有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zhàn),才會有悲劇的落幕,喜劇的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