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峰 姜 艷
浙江省湖州市中醫(yī)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溫清飲聯(lián)合他克莫司軟膏外用治療慢性唇炎28例
張明峰 姜 艷
浙江省湖州市中醫(yī)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溫清飲 慢性唇炎 臨床觀察
慢性唇炎是一種慢性的唇部炎癥,冬季多見,中醫(yī)稱之為唇風,表現(xiàn)主要有唇部干燥,脫屑,糜爛,滲液,口周部分瘙癢,皮膚變厚,自我感覺主要以干燥、灼痛、瘙癢為主。該疾病容易遷延反復發(fā)作[1]。筆者以溫清飲聯(lián)合0.03%他克莫司軟膏外用治療慢性唇炎,取得了較好的近期和遠期療效。
選取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到我院皮膚科門診就診的慢性唇炎患者56例,男性21例,女性35例,平均年齡30.2±8.1歲,病程2~3年,隨機分成治療組28例和對照組2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患者給予外用0.03%他克莫司軟膏(浙江萬晟藥業(yè)有限公司),每日2次,持續(xù)2周,2周癥狀緩解后改換成每日1次,繼續(xù)使用2周,之后間斷使用1個月后停藥。
2.2 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溫清飲,組方:黃連3g,黃芩、黃柏、焦梔子、生地、當歸、白芍、川芎、連翹、薏苡仁各10g。隨癥加減:瘙癢明顯加蟬衣6g,白鮮皮10g;滲液明顯去當歸,加金銀花、馬齒莧各10g,車前子、澤瀉各10g;干燥灼痛明顯加麥冬、天花粉各10g。每日1劑,早晚飯后溫服。每4周為1個療程。
兩組患者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3.1 觀察指標:按照瘙癢感、疼痛感、皮損范圍的有無及輕中重分別計分,以0、1、2、3分為標準。①瘙癢感:0為無;1為有,但是輕微不容易感覺;2為有,比較嚴重,每天瘙癢時間不超過1/3,夜間不癢;3為有,很嚴重,夜間瘙癢并影響睡眠。②疼痛感:0為無;1為有,輕微不適,不影響飲食起居;2為有,疼痛發(fā)作頻繁,用藥物可以控制;3為有,疼痛明顯,張口困難,影響飲食起居,藥物不能控制。③皮損范圍:0為無;1為有,累及1/3的唇部;2為有,累及1/2的唇部;3為有,累及全部。
3.2 療效標準:參照《臨床疾病診斷依據(jù)治愈好轉(zhuǎn)標準》擬定:治愈:唇紅部黏膜恢復正常;有效:唇紅部黏膜癥狀和體征明顯減輕;好轉(zhuǎn):唇紅部黏膜癥狀和體征略有消退;無效:唇紅部癥狀和體征未減輕或加重。治愈與有效2項合計,計算總顯效率。
3.3 結(jié)果: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3.4 不良反應:兩組在治療過程中均出現(xiàn)了外用0.03%他克莫司軟膏后局部癥狀加重,灼熱感和瘙癢感尤其明顯,囑咐患者繼續(xù)堅持使用后,均在4天內(nèi)緩解,未出現(xiàn)退出情況。
中醫(yī)在治療慢性唇炎上有獨特的經(jīng)驗和效果[2],一般認為唇風生于雙唇之間,病位在脾胃,病機在于臟腑功能失調(diào),濕熱蘊結(jié)于內(nèi),而形諸象于外,故而雙唇先受其擾,出現(xiàn)灼熱、瘙癢的癥狀,繼而脾胃津液虧虛,不能上榮雙唇,而出現(xiàn)干燥皸裂疼痛。溫清飲出于《萬病回春》,主要治療臟腑積熱蘊毒,或過食肥甘厚味,而導致臟腑功能失調(diào)的血虛兼有火熱之癥。溫清飲中以黃連、黃芩、黃柏、焦梔子涼血清熱,以生地、當歸、白芍、川芎養(yǎng)血和血,養(yǎng)陰生津,再配合解毒之連翹和除濕之薏苡仁,全方共奏涼血解毒、清熱除濕之功。本觀察表明治療組的臨床療效,尤其是遠期療效高于對照組,提示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慢性唇炎可明顯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療效,尤其對于慢性唇炎的復發(fā)有特別的效果。
[1]張振尊.瀉黃散治療小兒唇風體會[J].浙江中醫(yī)雜志, 2014,49(3):174.
[2]朱翔,褚娟紅.益胃湯加減治療慢性唇炎24例觀察[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5,50(3):193.
20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