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占東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7-0176-01
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是順應新課改趨勢的必然選擇。什么是小組合作學習,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具體過程如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筆者結合近三年的實踐,談幾點看法。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
要想知道什么是合作學習,首先應該知道什么是合作,合作必須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人通過互相幫助才能達到某種目的。在本文中,小組合作學習是教師教學的一個手段,在合作學習小組中的學生有一個共同的小組目標,并且是只有小組中所有成員目標完成以后自己的學習目標才算完成。
二、高中政治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
1.組建小組。
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分組。一個教學班有45個學生,分為11組,每組4~5人。結組要考慮學生的各種差異,例如學習能力、興趣、性別、性格等方面的差異,男女搭配,小組成員的學習成績高低搭配,性格活潑的與內向的搭配,把學生自由組合和教師分組結合起來,既調動學生合作的積極性,又保證小組組內異質和組間同質。
2.培訓組長。
一個有能力的組長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在充分尊重學生自主選組長的基礎上,有計劃地培訓組長尤為重要。
首先,讓組長明確自己的責任,組長不僅是小組活動的組織者,也應該是參與者,要起到帶頭的作用。在合作學習時,組長應該幫助成員或協(xié)調成員間互助解決遇到的學習問題,當小組成員之間出現(xiàn)不愉快時,組長要出面進行調和。
其次,讓組長掌握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簡單流程,讓每一位成員明確小組共同目標—成員合理分工—成員協(xié)作交流—認同共同的成果。
最后,提高組長具體組織能力,組長培訓和組長工作交流結合起來,堅持每兩周進行一次,可以讓組長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提高小組內成員的合作質量,培訓交流中,教師要適時對小組兩周中合作學習做客觀評價,激勵組長更好組織本組合作學習。
3.師生備課。
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并不是都適合進行合作學習的,教師應該在開學前仔細研究,確定有合作價值的內容進行合作學習的課程安排,不可盲目采用合作學習,否則會流于形式。
合作學習課程前教師至少用一周時間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與任務,確定合作方式。思想政治課采用的小組合作方式根據(jù)參與時間和程度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全程參與式,教師提前給學生布置合作學習任務,讓學生明確重點、難點,有針對性地去收集材料。組長給成員分工采用不同的途徑搜集材料,做好課堂合作學習的準備;一種是“嵌入式”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課前不參與準備,教師要為每一小組準備相應的輔助材料,課堂上,小組根據(jù)學習任務,捕捉教師給定的輔助材料的有關信息及自己大腦知識庫中的材料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具體方式較多,討論、模擬參與、實驗、辯論等,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精心選擇。
4.課堂具體操作。
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對合作學習的內容、目的、意義做簡單說明,然后再開始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要把自己準備的材料或者從自己準備材料中獲得的知識呈現(xiàn)給小組,組長組織小組成員討論,記錄員參與討論并記錄成員發(fā)言,聲音調控員邊討論邊提醒小組成員討論時的聲量控制,時間提醒員邊討論邊提醒小組成員發(fā)言時間,經(jīng)過討論達成共識,形成自己小組的研究成果。最后各組將成果展示到課堂上,全班學生共享集體智慧。
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要細微觀察,了解每一個組的活動情況,適時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成為“合作成員”。教師必須關注各組學習的合作程度,對深度合作進行表揚,對“不合作”“偽合作”行為進行督察,提高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與能力。
5.多層面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成功的重要保障。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分為四部分,一是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二是組長對組員的評價,三是組員之間的評價,最后就是學生的自我評價。課堂上,教師和組長要在合作學習進行中及時評價,其他評價為了不影響講課進度要在課后進行,填寫評價表,兩周總結一次,在組長工作交流會上反饋給各組。各組學習成果展示后,教師邊評價邊進行總結性發(fā)言,使學生對知識有整體性把握,促進全體學生思維升華。
三、高中政治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注意事項
教師在組織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適宜的課程內容。
在合作學習課程的講授過程中,并不是教材中的所有框題都適宜合作學習,也并不是每一框題的每一個部分都需要合作學習。思想政治課程中,教師應該根據(jù)教材的重點、難點,根據(jù)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程度,選擇合適的內容設計“小組合作”,才能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才能使合作學習取得較好的效果。
2.合作方式要符合學生特點。
基于學生的特點及成長需要,設計具體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常見的合作方式有討論、模擬參與、實驗、辯論等。“討論”是最常用的方式,易操作,還可以節(jié)約時間。
3.教師適時引導。
盡管小組合作學習提倡的是學生主動學習,但并不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一堂課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其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為了使教師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教師應該做好以下兩點。
首先,教師應該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對小組的情況進行掌控,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正規(guī)操作,適時參與合作,給予適當?shù)囊龑А?/p>
其次,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促使學生擺脫自卑與羞怯,積極地參與小組討論。教師要培養(yǎng)成員合作構建知識的意識和習慣,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4.及時對匯報給予發(fā)展性評價。
匯報(即小組合作成果展示)是小組學習的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以“分數(shù)”來確定學生在班內的位置,學生的成功依靠自己的成績來展現(xiàn),所以“成功”只屬于個別的學生,大多數(shù)是失敗的,分數(shù)論英雄使大部分學生缺乏合作的精神,這與社會需要的人才應具備的素養(yǎng)相去甚遠。
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采用發(fā)展性評價,及時點評小組學習成果匯報(組內成員輪流擔任匯報員),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體驗到成功,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對每一個學生的匯報特色給予鼓勵,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有助于發(fā)展學生個性,促使全班學生得到健康發(fā)展,更有助于合作學習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