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亮亮
摘要:現(xiàn)階段的初中教學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階段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是因為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增強對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會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過程,另一方面則是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初中教學要求變得更高,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層次也得到了顯著的提。秉持著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可以全方面的得到提升,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形勢,將教學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初中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者,教師只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滲透主要教學理念。教師和學生的相互統(tǒng)一對于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針對初中語文教學,深入探究具體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希望對廣大初中教學工作者的實踐教學有所裨益。
關鍵詞:初中語文;互動教學
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一方面決定了學生今后語文學習的質量和水平,教師在進行語文實踐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的綜合語文素質的培養(yǎng),讓學生可以和老師進行探究交流,從而在一種師生有效互動的教學氛圍下讓學生可以明白學習特點和學習情景,讓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安排教學任務,在互利雙贏的教學環(huán)境下完成對語文學習的深入探究。對此,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盡量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貼近度較高,讓學生可以從生活中體會自己的實際語文知識水平,在與教師的溝通交流中解答自己學習過程中疑難,提升學習思維水平。這種互利性教學手段在教學工作開展中可以列入主要教學方案。但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利用這種教學手段以及如何科學處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成為教學關鍵,針對這類現(xiàn)象,結合本人多年的語文實踐教學經驗。主要總結了如下幾點教學策略和方法。
一、樹立教學新理念,重建語文新課堂
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首先應用發(fā)展的目光來看現(xiàn)在的時代,創(chuàng)造性地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重建語文新課堂。新課程的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課改把教學的出發(fā)點放在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發(fā)展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要解放人”的著名教育理論,仍然是我們今天課堂要堅持的教育思想。教師要以新的觀念構建語文新課堂,使教學工作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眼中心中有學生。我們在重建語文課堂時,就必須轉變我們的教學觀念。
二、教學目標要明確且適合學情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核心,在教學活動中起著定向的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一節(jié)課、一個單元或者一篇課文的教學,上課之前教師都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以及教材中的相關提示,制定教學目標。其次是教學目標要適合學情。即要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結構、動機意志等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
同時,在課堂教學前的準備中,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需要具備一定的彈性,還要根據(jù)課堂教學情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進行適當?shù)恼{整。對語文教學而言,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是教學目標是否需要調整的最重要依據(jù)。正是由于語文課程的人文特性,因此學習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的積極參與??傊?,確立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必須要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一切為了學生,而且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根據(jù)學情的變化及時調整。
三、合理使用教學語言
為了避免教學語言對學生的不利影響,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學習如何合理使用教學語言,來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和有效性。一方面,初中語文教學要學會在課堂中運用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語言,這樣的語言一般要貼近實際生活,迎合學生的心理想法。比如在學習《論語十則》之前,問一問學生覺得老師講課好不好或是對于語文課有什么建議,在帶動班級氛圍之后,接著說讓我們看看在古代人們是怎么學習的,古代的老師怎么給學生講課,學生將會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課,積極地思考問題。另一方面,初中老師要結合自己所要授課的學生的特點,多鼓勵學生,激勵學生,讓學生能夠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去學習,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倍增。
四、營造快樂學習的課堂環(huán)境
如果學生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那學習這件事就變得輕而易舉了。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學習是一種接受新鮮事物的過程,每個個體對接受新鮮事物都具有好奇,都是享受這種探索過程的。但目前,大多數(shù)學生是被動的接受新鮮事物,被動的上學,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都不太明顯。教師應該系統(tǒng)化學習教育心理學,明白教學過程其實應該是可以快樂的。教師應該營造一種快樂、和諧、平等的課堂環(huán)境,盡可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與學生共同設計教學內容,與學生共同探究語文素養(yǎng)帶給人類的愉悅感,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鞓穼W習的課堂環(huán)境有利于鍛煉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應該放開手來,大膽改革,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五、更新教學觀念,重視學生主體地位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的擺脫陳舊觀念,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勇于接受新鮮事物,將學生作為中心,開展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伴隨素質教育改革步伐的持續(xù)深入,教師從傳統(tǒng)層面純粹的知識傳授人發(fā)展成引導人。實踐教學過程中應輔助引導學生將課本知識良好的轉變成自己掌握的知識,并可進行靈活的應用。對于前沿教學信息以及新型教育經驗應體現(xiàn)敏銳的觀察力,虛心的進行學習。課堂教學中應把握運用語言的精準性,體現(xiàn)豐富性、生動性。語文教學應體現(xiàn)嚴謹性,不應存在絲毫偏差。對于模棱兩可的問題或是爭議性內容,不應避而不談,應確保學生學習的每個字、詞、句都準確無誤。另外,語文學科還呈現(xiàn)出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學效果在很大層面與教師應用語言豐富多樣性密切相關。因而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掌握良好的語言技能,盡可能力求聲調、肢體動作以及態(tài)度、語氣的良好配合,進而創(chuàng)建形成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豐富情境,令學生產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總結: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發(fā)展,在實踐學習過程中是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一起配合,將雙方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高效利用起來。教師要轉變自己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端正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鼓勵學生可以將自己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全部同學進行分享,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語文學習觀念,充分調動自己的學習興趣,最終在互動性教學過程中顯著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推動初中語文課堂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羅樹琳.淺論初中語文互動教學有效策略——以貴州省黔南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4,06:67-69+73.
[2]田春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5,06: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