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利
【摘 要】為提高本公司貿易板塊的風險管理水平,防范貿易損失,本文結合集團公司貿易板塊業(yè)務工作實際,對貿易業(yè)務的風險防控總結了一些觀點,希望對公司的貿易業(yè)務管理獻出一點微薄之力。
【關鍵詞】貿易風險防控;合同簽訂;貨物交接;資金防控
一、貿易風險
本文所稱的“貿易風險”,是指在貿易過程中受宏觀政策、市場變化、客戶信用、不可抗力等因素影響,導致貿易盈利水平下降或造成損失的不確定性。
二、貿易風險防控的基本原則
1.效益優(yōu)先,穩(wěn)健經營,規(guī)模適度;
2.整合資源,統(tǒng)一規(guī)范,分級負責;
3.事先預防,事中控制,事后補救;
4.系統(tǒng)評價,審慎選擇,規(guī)范操作;
5.主營業(yè)務與貿易業(yè)務優(yōu)勢互補。
三、 設立貿易風險管理組織機構并明確責任
公司應整合貿易資源,統(tǒng)一管理貿易活動,明確貿易風險防控管理部門,具體督促、指導、協(xié)調、檢查公司范圍內的貿易風險防控管理工作。貿易單位設立貿易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制定本單位貿易風險防控管理制度,對新貿易業(yè)務、新貿易合作方的選擇、重大業(yè)務的開展進行決策。貿易全流程特別是關鍵風險控制節(jié)點實行業(yè)務部門、財務部門、風控部門以及分管負責人,主要負責人逐項把關、審批、會簽制度。
四、貿易合同簽訂的風險防控
1.合同簽訂前,要做市場調研報告、貿易合作方盡職調查報告,以此作為合同簽訂的依據,其提示的風險要通過合同文本具體條款的設置進行有效規(guī)避或轉移。另外,貿易承辦部門可與貿易合作方就貿易的合作方式、合同的基本條款進行初步磋商,并根據磋商結果形成合同草本。
2.貿易合同的條款應包括以下內容:當事人的名稱和住所、標的、數量、質量、價格或價格條件、貨物的包裝方式、檢驗標準和方法、貿易的交接方式、結算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內容 。貿易合同應根據貿易規(guī)模明確約定價款的結算周期。
3.貿易合同草本經合同管理部門審查通過后,要由貿易風險防控部門、財務部門、業(yè)務承辦部門會簽。
(1)會簽前,應加強對貿易合作方經辦人的資格審查,是法定代表人的,應出具法定代表人證書。非法定代表人的,需提供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審查合格后方可與之簽訂合同。
(2)會簽中,各部門分別承擔如下職責:承辦部門負責貿易合同中當事人的名稱和住所、標的、數量、質量、貨物的包裝方式、檢驗標準和方法、貿易的交接方式等條款把關;財務部門負責對貿易合同中有關資金支付、結算方式、貿易回款內容的合同條款把關;合同管理部門對貿易合同的條款是否齊全、合同內容是否合法、文字表述是否正確、約定的權利義務是否明確等內容綜合把關;風控部門對貿易合同中存在打的風險進行審查和提示,出具風險防控意見或建議。
五、貿易貨物交接的風險防控
1.業(yè)務承辦部門應嚴格按照貿易合同中規(guī)定的時間和地點交付貿易標的物,并做好詳細的交貨記錄,對方簽字認可后作為貿易結算依據。另外,應對我方委托的承運人進行嚴格審查,不得與資質不全、安全管理能力差的運輸客戶建立業(yè)務關系。
2.我方交付標的物需要運輸的,應與承運方簽訂運輸合同,做好詳細交貨記錄,保證貨交承運人時貨物的質量、數量符合合同約定。合作方交付貨物的,貿易貨物交接時,單位要派業(yè)務人員實地驗貨,發(fā)現貨物數量、質量與合同約定不符時,立即終止合同履行,保存證據,及時與合同及風險防控部門溝通協(xié)調處理。
3.貿易合作方延期交貨、未按照合同約定地點交貨,交接方式及質量問題與我方產生爭議,可能給我方造成損失的,承辦部門應將具體情況及時通報合同及風險防控部門,按照有關規(guī)定采用協(xié)商解決或委托第三方鑒定、仲裁、訴訟等方式及時解決爭議。
六、貿易資金的風險防控
1.貿易資金的使用,應由貿易業(yè)務部門提出申請,經財務部門審核后,由貿易單位主管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聯(lián)合審批后辦理。財務部門及財務人員有責任告知和督促承辦部門及業(yè)務經辦人密切關注資金使用,確保資金安全。業(yè)務承辦部門要建立貨款回收明細臺賬,并詳細記錄貨款回收的有關內容,及時跟蹤貨款回收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通報財務,合同及風險防控部門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2.貿易業(yè)務中,原則上不準對上游支付預付款或對下游進行產品賒銷,確需對外支付預付款或賒銷的,須要求對方提供保函或采取抵押、質押、保證等有效擔保措施。提供財產擔保的,貿易單位須評估或委托中介機構評估對方財產的有效性、安全性、并在法律人員的參與下,完善擔保手續(xù),避免擔保瑕疵或無效風險發(fā)生。
3.貿易回款實行貿易單位負責制,貿易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貿易合作方出具信用證、銀行保函、備用信用證、匯票等銀行票據的,貿易單位須嚴格審查,對信用風險進行系統(tǒng)評估,防范欺詐行為。
七、國際貿易的風險管控
開展國際貿易業(yè)務應對貿易產品的市場行情、客戶資信、對方國家政治經濟環(huán)境、商品監(jiān)管條件、交易習慣、運輸方式、交易幣種、匯率、價格條件、國際結算、第三方檢驗機構、法律適用、稅收優(yōu)惠、國際慣例、爭議解決方式進行系統(tǒng)評估,并可能出現的風險提出管控預案。國際貿易結算銀行要根據評級機構評價進行選擇,確保結算安全、順利、及時。
八、總結
每筆業(yè)務履行完畢后,業(yè)務部門負責對合同履約情況、貨款回收情況、收益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作為貿易風險后評價的依據。不過改進和完善業(yè)務流程,運用法律知識防范和應對貿易工作中的各項風險,提高營銷貿易隊伍的業(yè)務水平,最大限度地防范和降低風險,維護公司利益,做大做強貿易,實現公司的最大利潤化,是我們員工的目標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