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平
【摘 要】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熠熠閃光的瑰寶。由于其語言生動凝練,意境清新深遠,音韻優(yōu)美和諧而膾炙人口。古典詩歌對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養(yǎng)青少年的審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奮發(fā)有為都有著重要意義。指導學生學習掌握古詩詞并且得其精髓成了必備技能。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情感的熏陶,重視學生對于古詩詞傳達出的意境的體會,不但要教會學生欣賞美,而且要使學生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新課標要求的是對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緯度的綜合訓練,而古詩詞的教學更要貫徹這一宗旨。
【關鍵詞】古典詩詞;審美閱讀;創(chuàng)新教學
一、營造氛圍,交流情感
詩必因情而發(fā)。古人說詩言志,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都是在詩人被現(xiàn)實生活激發(fā)起沸騰的感情時寫就的,作品“飽和著豐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現(xiàn)”(何其芳語)。《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彼栽诠旁娫~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有良好的氛圍和積極的情感活動。
二、以樂配詩
中國有著優(yōu)秀的古典詩歌,也有著優(yōu)秀的古典音樂,兩者有一個相同之處,那就是都表現(xiàn)意境。在古詩詞的教學之中可引入古典音樂這一資源,在音樂的氛圍里學習古代詩歌,可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辛棄疾的《破陣子》時可播放《十面埋伏》,那慷慨激昂的戰(zhàn)斗氛圍充滿整個課堂,音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了詞人愿意戰(zhàn)死沙場,卻又報國無門的悲憤之情。教學王昌齡的《出塞》時可播放《胡笳十八拍》展現(xiàn)塞外的空曠寂寥,有利于學生感受邊塞詩的豪壯之美。教學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時則可播放王菲的現(xiàn)代歌曲《水調(diào)歌頭》讓學生品味兩種不同的滋味,以更好地感受詞人的情懷。
音樂配合古詩詞教學時,所選音樂必須與所教詩篇的情調(diào)、節(jié)奏相和諧,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效的輔助,決不可胡亂選一首歌或一首曲子就上,那樣將得不償失。
三、感受情感美
親情、愛情歷來是詩人吟唱不衰的話題,翻看中國古典詩歌,這部分內(nèi)容是最燦爛、最炫目的。在教學中,要積極地引導學生感受親情的偉大,愛情的高尚。古人言:“美不美,鄉(xiāng)中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弊阋娫娙藢亦l(xiāng)的熱愛。沐浴在親人無私的愛的光輝中,是多么幸福。在對親情的歌詠中,最為人稱道和傳唱的是孟郊的《游子吟》,沒有諄諄叮嚀,沒有漣漣別淚,一片母愛的純情凝聚在臨行縫衣那無聲的場景之中,歌頌了偉大的母愛。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寫道“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動至極。李白在《靜夜思》中寫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弊掷镄虚g流露出對久別故鄉(xiāng)的深深思念。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詩中也寫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北憩F(xiàn)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戀戀不舍。而曹植的《七步詩》則從反面教育我們親人之間不可互相迫害,應和睦相處。在對這些詩歌的理解中,重在培養(yǎng)學生感恩母愛的偉大、親情的無私,能把這種愛延展,感恩于社會、感恩于祖國,更要讓學生明白充滿親情的家園是和諧歡樂的家園、充滿親情的社會是和諧文明的社會、充滿親情的民族是和諧進步的民族。這樣才達到了我們學習鑒賞的目的。
四、體驗品味,升華情感
在對詩詞的意境主旨有了整體理解和把握之后,學生就會自覺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寫作藝術,通過詩詞與作者進行心靈的溝通和對話,從而聆聽先賢古圣們的教誨,學習他們博大精深的思想及崇高偉大的人格??勺寣W生表演性地像作者一樣帶著情感吟誦詩詞,抒發(fā)情感。如果有條件的話,詩詞可以拍個PTV即詩詞TV,讓學生在盡情享受生活樂趣的同時得到藝術美的熏陶。
五、培養(yǎng)學生良性的競爭意識
古詩詞,一般來說,篇幅較短小,而且朗朗上口,易于背誦,根據(jù)古詩詞的特點進行如古詩詞朗讀比賽、背誦比賽、默寫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比賽,這樣比賽可以以個人、小組、男女等方式進行。可以說,學生賽得開心,背誦的教學目標也易于完成,大大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效果相當滿意。
在中學古詩詞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而占主體地位的則是學生。教師“滿堂灌”、“一言堂”并不討巧,反而要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把自主權教給學生,讓學生動手動腦,自己查閱資料,自己體會詩詞的意境,這樣既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又可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成就感與滿足感,從而對古詩詞充滿熱愛之情。正如陸游所說:“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新課標要求的是對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緯度的綜合訓練,而古詩詞教學更要貫徹這一宗旨。
參考文獻:
[1]何登洲.創(chuàng)設詩化情境進行詩化教學――我對初中古詩詞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學習(中學),2009(03).
[2]黃惠民.古詩詞教學中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J].師道,2005(12).
[3]張小英,夏燕.走進美的世界――淺談古詩詞教學的新途徑[J].中學教育,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