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
《金剛狼3》讓人感嘆,不死的金剛狼死了。連他保護的人也死了,他簡直是非死不可。死之前他貢獻了一出英雄遲暮生動大戲,填補了袁承志、張無忌等人陡然離開后的空白。以金剛狼的壽命而言,整部《金剛狼3》都可以稱為“彌留之際”,彌留之際的金剛狼依然打打殺殺,連回光返照都比常人頻繁而豐富。
將來,金剛狼如若出現(xiàn),只能通過別人的回憶和敘事上的技巧來實現(xiàn)了。金剛狼是一份情懷,讓一份情懷陡然濃烈再歸于平淡,也是人之常情。
金剛狼的出場是經(jīng)典的驚艷模式:隱忍、隱忍、隱忍、爆發(fā)——這與其說是東方式的內(nèi)斂,不如說是為了積攢情緒然后來一次盡情地???。但是,爆發(fā)之后的金剛狼有著一種令人奇怪的低調(diào)乃至懺悔。他知道自己能力何在,卻又時時刻刻惦記著收藏起自己的能力。這樣的表現(xiàn)讓扎根或者說深陷在中國的我們有一種雙重的困惑。第一惑是,這個來自西方的性格天真乃至扁平的家伙,是如何參透了我們關(guān)于“藏于隱”的古訓(xùn),如“藏拙露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之類。第二個困惑是為什么金剛狼不像幾乎100%的中國人那樣——放縱自己的才能,來一番壯舉,實現(xiàn)一個個小目標以會聚成一種大目標,從而快意人生呢?
金剛狼根本不想如此。所謂的能力一是并非他想要的,二是伴隨著終生的痛苦——每次亮出鋼爪都伴隨著揪心的痛,而狼老了的時候,甚至要用一只手拔出另一只手的鋼爪,這種伴隨著血肉遞減的疼痛,唯有責(zé)任才可能駕馭。
金剛狼只想做普通人,這并不是因為他具備超凡的能力之后對普通人的生活產(chǎn)生了留戀和向往,而是,超能力讓他不再普通,于是做普通人的愿望更為強烈,撕心裂肺——這一切,對應(yīng)著成為普通人而不得的那些鋪天蓋地的撕心裂肺。
老了之后的金剛狼如愿干上了網(wǎng)約車司機。如詩人于堅所說,我們一輩子的奮斗,就是想裝得像個人。作為普通人,死亡是必然,金剛狼不打算推翻這一必然,而是追求快點死。
就在金剛狼一步步無可避免卻又毫無畏懼地邁向死亡的同時,銀幕上有另一群人,正在奮力修行,并且通過戰(zhàn)爭、慘痛代價、封印、落入凡塵、陷害、冷酷無情、誅仙、斬殺等等一系列激烈乃至極端的舉止讓自己成為不死的小仙,甚至連愛情也被想象成可以千年萬年。
金剛狼沒有一絲妄念,可以隱于市、可以保護教授并安排遠離塵囂。這一切幾乎是遙遠的中國的某種精神和準則,卻在一個垂死的高科技變種人身上顯現(xiàn)了。相反且諷刺的是,一大波連自身的水、食物、空氣、言談書寫、音容笑貌、看病、上學(xué)等等事物都殘破不堪的人,對三生三世的愚昧修行有著毫不知恥的狂熱和不加掩飾的代入感。所以,金剛狼為什么不更換自己體內(nèi)的金屬、為什么不來一場三生三世上天入地?只因他不愿意和狂妄且貪婪的人同行,更不愿意和殘暴的蠢貨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