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志偉
摘 要: 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功能之一。輔導員作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與陪伴者,也是高校落實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承擔著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職責。本文從輔導員工作實踐出發(fā),針對輔導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討高校輔導員如何進一步做好德育工作。
關(guān)鍵詞: 輔導員 德育工作
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1]。在高校的育人體系中,輔導員是學生成長的領(lǐng)路人和知心朋友,是學生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其工作直接關(guān)系到學生的成長成才,職微責重。教育部也對于輔導員德育工作內(nèi)容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幫助高校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經(jīng)常性地開展談心活動,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yōu)良品格,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經(jīng)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yè)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體問題,提高思想認識和精神境界2。
一、輔導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輔導員,要做好德育工作,首先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明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工作是一項直接關(guān)系到學生成長和民族發(fā)展的重要工程。對于學生個人成長而言,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是學生成才的基礎(chǔ),正所謂立人先立身,立身先立德。只有進行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學生才能成長為自覺遵守國家法紀,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的合格公民,才能在社會中立足與發(fā)展。于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而言,德育教育更是關(guān)系到民族未來,司馬光曾曰:“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3”。有德無才,雖庸亦珍;有才無德,害之大焉。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大都掌握了良好的知識和技能,因此他們不僅是國家的未來更是民族的希望,是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如果我們培養(yǎng)出來是有才無德的學生,輕則造就一群錢理群教授所說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導致功利主義抬頭,社會風氣惡化。重則導致惡性事件發(fā)生,直接造成社會悲劇和重大傷害,從馬加爵、藥家鑫到林森浩,一幕幕慘劇在警示著我們,如果忽視了高校的德育教育,其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在輔導員工作中,必須充分認識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將立德教育放在優(yōu)先位置。
二、輔導員德育工作的困境
在輔導員的工作實踐中,雖然關(guān)于德育教育有了明確的文件要求,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困難。1.德育工作考核標準模糊化。這是當前輔導員德育工作中面臨的直接困難,雖然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以及《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中都有關(guān)于輔導員德育工作內(nèi)容的相關(guān)表述,但是,所有的表述均屬于原則性和概括性話語,沒有具體的德育目標,各高校在制定具體輔導員工作考核辦法的時候難以將德育工作考核標準細化,形成可供實際操作的顯性指標。其結(jié)果就是雖然各項文件都強調(diào)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因為沒有明確可參考的考核指標,德育工作不能直接體現(xiàn)在輔導員的工作成果中,使得德育工作做多做少難以體現(xiàn)差異,長此以往,必將導致輔導員工作過程中更加注重容易凸顯的指標內(nèi)容,容易忽略德育工作。2.學生對德育活動缺乏熱情。信息時代,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學生的興趣點也比較發(fā)散,德育活動通常又帶有說教性質(zhì)和明顯的價值導向,與高校的思修課、形勢政策課等有一定的內(nèi)容重疊,此外,部分德育活動對學生的參與有強制性要求,內(nèi)容和形式也相對落后,這些因素使得學生對德育活動缺乏熱情,參與度較低,德育工作的效果較差。
三、輔導員德育工作的思考
1.把握德育方向,明確德育目標。
志明則路清,做好德育工作,必須要有明確的德育目標。在我看來,高校的德育目標應當分為三個層次:(1)培養(yǎng)遵紀守法的公民。即通過立德教育,使我們的學生能成為自覺遵守國家法紀、社會道德的合格公民。這是德育工作的最低目標,也是高校教育的底線標準。如果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連最基本的遵紀守法都達不到,那我們的教育將是徹底失敗的。(2)培養(yǎng)有模范道德修養(yǎng)的公民。即通過立德教育,使我們的學生成長為社會道德模范,有一定的道德影響力,能夠向社會傳遞更多正能量。這是我們道德教育的中層標準,也是我們德育工作的主要方向。(3)培養(yǎng)具有高尚情懷,有擔當精神的民族脊梁。大德的最高境界是以天下為先。國家的進步,人民的幸福,民族的振興都離不開有高尚情操,心系天下的民族精英。為國育才,培養(yǎng)能夠自覺肩負起民族復興使命,關(guān)心人民福祉的民族脊梁是我們立德教育的最高目標,也是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
2.重視過程教育,提升德育效果。
德育工作的具體開展,離不開輔導員的精心組織和參與,德育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輔導員,具體可以從三個環(huán)節(jié)展開:(1)以身作則,立身為范:“師者,生之模范也。”習總書記曾指出:“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廣大教師必須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別是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作為思政教育輔導員,我們必須深刻領(lǐng)會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不斷提升自己道德水平,以自己為榜樣引導和教育學生,真正做到“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2)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立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輔導員要堅持開展道德教育常規(guī)活動,通過學習全國道德模范、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事跡,分組討論,交流共鑒,把立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管理,讓德育理念扎根學生心頭,讓道德實踐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3)制度保障,立德有聲:完善的制度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在日常管理中,要重視從制度層面對立德教育進行規(guī)范。在學生干部選拔和評獎評優(yōu)中要堅持道德標準一票否決制,對德行有虧的學生,及時干預,治病救人。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德教育不僅是一項關(guān)乎學生素養(yǎng)、民族未來的良心工程,更是一個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引導過程。作為輔導員,我們是青年學生思想觀念走向成熟時期的領(lǐng)路人,肩負著青年學生思想引領(lǐng)的重任,引導青年學生培育高尚品德,樹立崇高理想,幫助他們扣好人生最重要的一粒紐扣是我們作為輔導員的基本職責和光榮使命。只要我們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勇于實踐,把握德育方向,明確德育目標,重視過程教育,就一定能提升德育效果,做好德育工作,為祖國培養(yǎng)棟梁之才。
注釋:
①②③④①《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教思政〔2014〕2號 2014年3月25日.
②《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24號二○○六年七月二十三日.
③[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周紀一.
④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2014年9月9日.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教思政〔2014〕2號 2014年3月25日.
[2]《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24號 二○○六年七月二十三日.
[3]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2014年9月9日.
[4]余獻朝,徐靜文.關(guān)于大學生德育目標的幾點思考.遼寧高等教育研究,1989(3).
[5]何衛(wèi)星.試論當前我國大學生德育目標體系建設.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