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吳震生辯疑及《笠閣叢書》編者歸屬

      2017-04-17 23:38:49張曉芳
      文教資料 2016年34期
      關(guān)鍵詞:辨析

      張曉芳

      摘 要: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有三個叫作吳震生的人,而后人在引用材料時難免出現(xiàn)混淆和錯誤,本文從地方志等相關(guān)文獻入手對三個吳震生進行辨析,并通過戲曲集《太平樂府玉勾十三種》與《笠閣叢書》的互見來進一步論證《笠閣叢書》的編者為戲曲家吳震生,從而為開展戲曲家吳震生生平資料及戲曲創(chuàng)作研究奠定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 吳震生 《笠閣叢書》 辨析 《太平樂府》

      戲曲家吳震生(1695-1769),字長公,號可堂,別屬南村、玉勾詞客、東城旅客等。安徽歙縣人,遷居仁和(今浙江杭州)。此外,南村、祚榮、彌俄、弱翁、鰥叟等都是他的別署,吳村別業(yè)、拙娛田舍都是他的室名??滴醵辏?687)作了府學生員。后來五次應(yīng)試不中,入資為刑部主事。不久辭官回家,在太平橋側(cè)、濱河筑樓三楹,命名“舟庵”,以詩詞歌曲書畫自娛,和厲鶚、丁敬交往甚密又因自幼多病,也對醫(yī)術(shù)做些研究。著有《南村遺集》《摘莊》《姓學私談》《太上吟》《金箱壁言》《豐南人事考》《大藏摘髓》《太平樂府》。除戲曲集《太平樂府》(又名《玉勾十三種》)外,其他作品疑佚。史震林的《西清散記》云其“別有《詩仙會》等十馀劇”,今未見。其戲曲集《太平樂府》有十二種、十三種兩種刊本:有清乾隆間原刻本和乾隆間重刻本。其中原刻本所撰傳奇12種,總稱《太平樂府》,乾隆十二年(1747)厲鶚為之作序。其乾隆間重刻本又增加《地行仙》,仍稱《太平樂府》,又稱《玉勾十三種》,國家圖書館藏。此外《地行仙》又有康熙刊單行本流傳,藏浙江圖書館。其妻程瓊,生卒年不詳,字飛仙,號安定君,別號轉(zhuǎn)華夫人,一號無涯居士,安徽休寧率溪人。夫婦二人合著的評點本《箋注牡丹亭》又名《才子牡丹亭》,屬《牡丹亭還魂記》的評點本,書初名《繡牡丹》(未刊),程瓊逝世后,吳震生改名為《才子牡丹亭》刊刻問世。清雍正年間(1723—1735)刊刻,乾隆壬午年(1762)重刻并易名為《箋注牡丹亭》。

      筆者在查找戲曲家吳震生資料的同時,發(fā)現(xiàn)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有三個叫吳震生的人,而后人在引用材料的時候難免出現(xiàn)混淆和錯誤,現(xiàn)對三個吳震生作以下辨析,糾正前人在引用資料時的錯誤,力求真實準確地再現(xiàn)戲曲家吳震生的相關(guān)信息。

      一、吳震生辯疑

      清康熙乾隆年間共有三個都叫吳震生的人,其中一個為江南武進人、清康熙二十七年進士。另一個是《太平樂府玉勾十三種》的作者,筆者要研究的戲曲家吳震生。另外一個是陜西渭南進士吳震生。記載武進吳震生的資料有三:其一,朱保炯、謝沛霖《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記載吳震生的籍貫:江南武進人,科年:清康熙二十七年、第三甲、第九十五名。[1]其二:《江蘇藝文志·常州卷》吳震生,清武進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進士,授祥符知縣,有政聲。后歸鄉(xiāng),以作文自娛。通經(jīng)史,亦工詞曲。有《老子附證》一卷子部周秦諸子類,《擬摘入藏南華經(jīng)》一卷,子部雜學類今存,《無譜曲》六卷,集部詞曲類,以上均有《笠閣叢書》本。[2]其三:崔來廷的《明清甲科世家研究》載吳震生為吳禮景孫,戊辰科進士,仕至開封府祥符知縣。[3]記載渭南吳震生的資料有朱保炯、謝沛霖《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吳震生清康熙五十一年第三甲、第七十三名。[4]

      關(guān)于陜西渭南吳震生,《陜西通志》載: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王世琛榜:吳宸生渭南人。①選舉志三下載: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吳宸生渭南人進士。②后翻遍陜西通志并無吳震生任何字眼,概《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所記為筆誤。

      關(guān)于江南武進吳震生,資料有:其一,《(康熙)武進縣志》載:“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吳震生(十五名柔思孫聯(lián)捷)”[5]。其二,《武進縣志·宦績》載“吳柔思字德嘉,亮子,為諸生時從父講學東林,天啟壬戌成進士,歷祥符令時,善冶城隍,運籌措餉,兵不譁而民不病……名宦孫震生,康熙戊辰進士,亦授祥符令,招徠勸墾,催科有法,力行保甲,緝巨盜寘之法,邑有召父杜母,近出一門之謠,以乞休歸。”[6]其三,《(康熙)常州府志》載:“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吳震生府庠戊辰”[7]。卷十七甲科下載:“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沈廷文榜武進吳震生”[8]。其中最容易弄混的是武進吳震生和戲曲家吳震生,周妙忠在《清代戲曲史》中載“康熙元年壬寅,1662年左右--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年以后)享年約九十歲左右,”[9]概依據(jù)武進吳震生的資料得出了這種不確定的表述。鄧長風在《明清戲曲家考略全編》中也指出周先生引用的材料是與戲曲家無關(guān)的另一人。

      關(guān)于戲曲家吳震生,杭世駿的《刑部貴州司主事吳君墓表》記載得很詳細:“乾隆歲在乙丑,君年七十五矣,末疾不慎遂至不起?!盵10]因此可以確鑿知道吳震生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卒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又《墓表》載“五踏省門,薦而未售,遂棄去,入資為刑部貴州司主事,奇請它比獄無冤濫,以獄吏少氣與云司,不可久居,乞歸不復出?!盵11]這些信息都說明,吳震生五次科舉不第,入資為刑部貴州司主事,不久乞歸,做過很短時間的官。《(道光)徽州府志》載:“歙縣吳震生,溪南人,戶部貴州司”。[12]《(民國)歙縣志》載:“主事吳震生,溪南人戶部貴州司”[13]。以上是方志中記載的戲曲家吳震生的資料。

      由以上對三個吳震生的辨析可知道,這三個吳震生(其中一個為吳宸生)雖同處于康乾盛世時期,流傳下來的資料都不多,除去陜西渭南吳辰生,看似歙縣吳震生和江南武進吳震生很容易混淆,實則不然,江南武進吳震生康熙二十七年考取進士的時候,戲曲家吳震生還未出生,明確了這一點讓我們繼續(xù)探討下《笠閣叢書》的歸屬問題。

      二、《笠閣叢書》編者歸屬

      筆者在緒論中談到鄧長風在《〈笠閣批評舊戲目〉的文獻價值及其作者吳震生》認為僅僅根據(jù)“笠閣”字樣來判定笠閣漁翁是吳震生的別號并且認定《笠閣叢書》就是吳震生的作品說服力不強。且在《江蘇藝文志·常州卷》中江南武進進士吳震生下列的作品為:“《老子附證》一卷,子部周秦諸子類,《擬摘入藏南華經(jīng)》一卷,子部雜學類今存,以上兩種均有《笠閣叢書》?!盵14]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明確《笠閣叢書》的作者為戲曲家吳震生而非江南武進人。

      筆者查閱到《笠閣叢書》有清嘉慶中刻本。③《笠閣叢書》四冊書紙張已泛黃,內(nèi)無目次、序跋,無插圖,黑口,四周雙邊黑實線邊,單黑魚尾,版心內(nèi)上刻“笠閣叢書”下刻頁碼及卷名。半頁十二行,行二十四字,單行楷體,線條雋細,字間疏闊,有圓形標點。雖無目次,但書中的次序為:《無譜曲六卷》《擬摘入藏南華經(jīng)》一卷、《老子附證》一卷。首頁右上角有“王墑孫紀念物”藏書印,又有“上海圖書館藏”藏書印。無譜曲卷首有樂府題、獅行集,下屬中湖、可堂、吳震生、武封。有自序和貽孫詩集序、緒論。

      首先,從書名“笠閣”字樣來看,吳震生的《笠閣批評舊戲目》附刻在清乾隆二十七年刊本清笠閣漁翁《箋注牡丹亭》中,而《笠閣叢書》也以“笠閣”字樣來命名,這應(yīng)該不是巧合,吳震生如此偏愛“笠閣”而以此來命名自己的作品,筆者推測“笠閣”極有可能是吳震生的號。

      其次,從吳震生的戲曲集《太平樂府玉勾十三種》與《笠閣叢書》的互見來看,筆者查閱到吳震生的戲曲集《太平樂府玉勾十三種》十四卷,清乾隆刻本。書首頁上側(cè)余聲助談,右側(cè)擊壤余音。剛好與吳震生在《笠閣叢書·無譜曲》卷五《次周雪舫寄懷武林同社韻》一詩后記:“余有樂府名擊壤余音,君先枉顧亦以江漢謳歌見示?!弊謽酉辔呛?。而吳震生的《笠閣批評舊戲目》中載清代四十九位曲家,其中就有吳雪舫。另《太平樂府玉勾十三種》前有厲鶚作于乾隆壬申春二月的序,與厲鶚《樊榭山房文集》卷四《吳可堂十二種傳奇序》[15]相互印證。

      再次,戲曲集《太平樂府玉勾十三種》有厲鶚題詞《奉題可堂先生太平樂府》,而此題詞也見于《笠閣叢書·無譜曲》卷五中《附樊榭擊壤余音題詞》。

      最后,《笠閣叢書·無譜曲》卷二中作者作詩《膩寒鴉》后小記云:“余制墨名膩寒鴉,面刻半身美人上題賦物如坡仙,工巧不嫌曲,從今冊子中時現(xiàn)嬌鬟綠四句,背有玉勾詞客、三讓王孫兩印章,墨脅有柳莊藏煙四字?!边@“玉勾詞客、三讓王孫”兩印章均見于戲曲集《太平樂府》第十二種《三多全》劇后抄錄的余澹心《聞歌記》末尾。此外《笠閣叢書》中還有多處文字可以和戲曲集《太平樂府玉勾十三種》相互印證,在此不復敖綴。

      基于以上幾點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認定《笠閣叢書》的作者就是戲曲家吳震生,“笠閣漁翁”確為吳氏號也。

      關(guān)于《笠閣叢書》的創(chuàng)作及刊刻年代,筆者找到幾點線索。《笠閣叢書》有《無譜曲六卷》《擬摘入藏南華經(jīng)》一卷、《老子附證》一卷。此書并非作于一時一地,時間上跨度很大,從吳震生髫齡學詩至晚年大約六十年。

      注釋:

      ①《文淵閣四庫全書·陜西通志·史部》555冊,《陜西通志》卷三十,選舉志一征薦·諸科·進士條目下載。

      ②《文淵閣四庫全書·陜西通志·史部》555冊,《陜西通志》卷三十二,選舉志三,舉人·貢生·館學生下載。

      ③《笠閣叢書》藏上海圖書館,索書號:線普長328517-20清嘉慶刻本。以下引用《笠閣叢書》均為此版本。

      參考文獻:

      [1]朱保炯,謝沛霖.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922.

      [2]南師大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江蘇藝文志·常州卷[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295.

      [3][4]崔來廷.明清甲科世家研究[M].北京:知識版權(quán)出版社,2013.396.

      [5][6](康熙)武進縣志·卷七.《稀見中國地方志叢刊》據(jù)清乾隆刻本影印.北京:中國書局,51-58.

      [7](康熙)常州府志·卷十六.《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據(jù)康熙三十四年刻本影印.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346.

      [8](康熙)常州府志·卷十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據(jù)康熙三十四年刻本影印.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346.

      [9]周妙中.清代戲曲史[M].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210.

      [10][11]杭世駿.道古堂文集[M].《清代詩文集匯編》據(jù)清乾隆四十一年刻光緒十四年汪曾唯增修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642.

      [12](道光)徽州府志·卷十二.見《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府縣志輯》據(jù)道光七年刻本影印.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333.

      [13](民國)歙縣志·卷五.《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府縣志輯》據(jù)民國二十六年鉛印本影印.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193.

      [14]南師大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江蘇藝文志·常州卷[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295.

      [15](清)厲鶚.樊榭山房集[M].《清代詩文集匯編》第271冊據(jù)上海涵芬樓影印清光緒十年振綺堂刊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39.

      猜你喜歡
      辨析
      未來博物館
      ——辨析“發(fā)現(xiàn)、發(fā)明”“創(chuàng)造、制造”
      怎一個“亂”字了得!
      ——辨析“凌亂、混亂、胡亂、忙亂”
      怎樣辨析近義詞
      恒成立與能成立問題辨析
      “美麗”與“漂亮”辨析
      “論證說理”與“溝通說服”:高考論述類與實用類寫作之異同辨析
      第三方單據(jù)辨析
      中國外匯(2019年15期)2019-10-14 01:00:46
      壓強易錯點辨析
      同義詞組辨析練習
      “征、伐、侵、襲、討、攻”辨析
      語文知識(2014年1期)2014-02-28 21:59:05
      丰台区| 曲阜市| 湖口县| 巨鹿县| 望奎县| 闻喜县| 扎囊县| 淄博市| 石棉县| 托克托县| 灵台县| 梓潼县| 始兴县| 宁波市| 南汇区| 富顺县| 汉阴县| 炎陵县| 古丈县| 博爱县| 门源| 武强县| 玉环县| 台州市| 岳池县| 中西区| 临夏市| 宁德市| 大渡口区| 山东| 阜阳市| 江孜县| 黎平县| 井研县| 瓮安县| 普格县| 搜索| 祁阳县| 哈巴河县| 沂南县|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