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伍星 姜敏
【摘要】本文通過闡述歸因理論為歸因訓練提供了理論支撐,然后闡述了歸因會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最后論述了歸因訓練如何進行實踐,幫助教師認清自己在歸因訓練中扮演的角色,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學習動機,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歸因 歸因理論 歸因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035-02
歸因是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釋和評價,簡單地說,就是尋找行為結果的原因。中學生由于認知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往往會表現出很大的波動性、不確定性。尤其是在面對挫折時表現的尤為明顯。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如何能夠使學生正視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并激發(fā)起戰(zhàn)勝困難、不斷超越自我的潛能呢?開展歸因訓練就是不失為一條切實可行且行之有效的途徑。本文將圍繞開展歸因訓練的理論依據、影響和實踐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歸因訓練的理論依據
歸因理論是當代認知理論發(fā)展的一個新成果,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海德(Heider,F)1958年首先提出的,隨后引起了一系列心理學研究。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Bernard Weirler)在剖析了傳統(tǒng)的動機理論的基礎上,將動機問題和歸因問題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對人類復雜行為的動機進行了歸因解釋,形成了自己的動機歸因理論(也有人稱之為成就動機歸因理論)。
韋納將人們傾向于將活動成敗的原因歸結為六個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度、運氣好壞、身心狀態(tài)、外界環(huán)境。同時,韋納認為這六個因素可歸為三個維度,即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wěn)定性歸因和非穩(wěn)定性歸因、可控歸因和不可控歸因。最后,將三維度和六因素結合起來,就組成了歸因模式。其中能力屬于穩(wěn)定、內在、不可控因素;努力是不穩(wěn)定、內在、可控因素;任務難度屬不穩(wěn)定、外在、不可控因素;運氣是不穩(wěn)定、外在、不可控因素;身心狀況屬于不穩(wěn)定、內在、不可控因素;而其他因素可能是不穩(wěn)定、外在、不可控因素。
動機歸因理論是關于人們如何理解自己或他人的行為以及這種解釋如何影響他們的動機、情緒和行為的心理學理論。該理論是一種從認知觀點看待動機的理論,不僅突出了人們的主觀能動性,而且揭示動機作用的內在規(guī)律提出了相對可操作的研究手段。
二、歸因訓練對于學生的影響
1.對情感體驗的影響。學生對學習成敗原因的不同解釋,直接影響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取得好成績會感到高興,但只有當學生將成功歸因于能力強或足夠努力等穩(wěn)定的內部因素時,他才會感到自豪與滿意。而如果把成功歸因于運氣好、題目簡單這些不穩(wěn)定的外部因素時,學生可能就不會感到自豪與滿意。
2.對學習期望的影響。當學生把成功的原因歸因為穩(wěn)定內部因素時,他會自覺地強化這種行為,繼續(xù)努力爭取下次考出好成績。但是如果把原因歸因為運氣好這樣的不穩(wěn)定的外部因素,則學生對下次考試能否考出好成績就不會有什么期待,當然對后續(xù)學習的期待會進一步影響到學習的動機。
3.對自我認知評價的影響。經常取得成功的學生會增強對自己能力的預測與估計,從而使他獲得比較高的自我效能感,這會使他更積極地認識自己,反之則會產生負面影響。
三、如何進行積極的歸因訓練
1.了解歸因傾向,選擇訓練對象
歸因傾向是持續(xù)影響學生對學習成績歸因的重要因素,也是引導學生對學習成績進行積極歸因的前提。教師首先應了解學生的歸因傾向,這可通過特定的歸因問卷來測定,也可在長期的師生相互交往中留心觀察,歸納總結。對于不同歸因傾向的學生,教師應區(qū)別對待。要把歸因傾向不對而導致行為不適應的學生作為訓練對象。
2.對消極歸因實施干預
對訓練對象實施干預的過程主要采用示范、討論、說服、強化矯正等方法,訓練對象將經歷認知領悟、反省鞏固、自我調節(jié)等心理過程,逐步形成合理、有利的歸因傾向。這一階段,要實現的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將成功歸因于內部因素(如能力和努力),以增強自我效能感,同時,對不利的歸因要深刻剖析,盡可能避免對失敗做出穩(wěn)定的、不可控的歸因而導致的無望情緒和無助行為。
3.對訓練效果進行反饋
在干預過程中或一個階段后,教師要對學生取得的轉變、進步情況及時地給予反饋。如某位學困生通過歸因訓練,認識到以前自己努力程度不夠,訓練后,作業(yè)能夠認真完成,課堂回答更加積極主動,教師要及時對他們以表揚,同時可以對他們提出更高的期望來激發(fā)學生潛力。
開展歸因訓練,可以使學生獲得各種形式的歸因反饋信息,從而消除歸因偏差,形成積極的情感和期望,是增強成就動機、矯正自卑心理、增進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充分借鑒歸因理論,開展歸因訓練,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歸因,不斷激發(fā)自身潛力,提高學生能力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