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建榮
[摘要] 目的 探究α-硫辛酸與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擇該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根據患者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在4個療程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神經傳導速度的變化情況。 結果 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4.36%。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31%,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個療程治療后對照組患者正中神經神經傳導速度(44.05±2.86)m/s,觀察組正中神經神經傳導速度為(48.53±3.25)m/s,兩組在治療后神經傳導速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觀察組患者的改善提速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α-硫辛酸和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確切,有效改善疼痛、麻木等臨床癥狀表現(xiàn),促進周圍神經運動傳導,兩者聯(lián)合使用效果更佳,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α-硫辛酸;甲鈷胺;2型糖尿?。恢車窠洸∽?/p>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2(a)-0017-02
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終末期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肢體異樣感麻木、疼痛,嚴重者可導致肢體肌肉萎縮[1],其中糖尿病足是周圍神經病變的主要體現(xiàn)之一,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非創(chuàng)傷性截肢的主要因素,對患者的生活治療造成嚴重影響[2]。該文為探究在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治療中α-硫辛酸與甲鈷胺的應用情況,在參考國內外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選擇該院收治的7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甲鈷胺治療和α-硫辛酸與甲鈷胺聯(lián)合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神經傳導速度變化情況,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患者年齡52~85歲,平均年齡(64.37±6.05)歲,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診斷標準且經兩位以上主任醫(yī)師確診。根據患者治療方法的不同將78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采用常規(guī)甲鈷胺治療的患者標記為對照組,采用硫辛酸與甲鈷胺聯(lián)合治療的患者標記為觀察組,每組患者39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單純甲鈷胺常規(guī)治療,甲鈷胺(寧泰寶注射用甲鈷銨,國藥準字:H20050475,規(guī)格:0.5 mg)1 mg,加入10 mL生理鹽水稀釋混勻,靜脈注射,1次/d[3]。觀察組患者在甲鈷胺治療的基礎上加以α-硫辛酸治療,硫辛酸(天茵硫辛酸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9737,規(guī)格:12 mL:0.3 g)600 mg,加入250 mL生理鹽水稀釋混勻,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1周為1個療程[4]。
1.3 療效評判指標
根據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目標將78例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患者麻木、疼痛等臨床癥狀消失,神經傳導速度提升5 m/s以上,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神經傳導速度提升<5 m/s,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并發(fā)癥均為得到改善或病情惡化,有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5]。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集患者的治療效果、神經傳導改善情況等數(shù)據,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形式進行描述,行t檢驗,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率用[n(%)]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的比較
經過4個療程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4.36%。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31%,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無明顯并發(fā)癥發(fā)生,患者治療中血糖控制良好,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周圍神經傳導的比較
4個療程治療后對照組患者正中神經神經傳導速度(44.05±2.86)m/s,觀察組正中神經神經傳導速度為(48.53±3.25)m/s,兩組在治療后神經傳導速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觀察組患者的改善提速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有研究證實,糖尿病患者在病程發(fā)展10年內多會伴隨有明顯的周圍神經性病變癥狀表現(xiàn),是2型糖尿病的終末期并發(fā)癥,與患者血管性缺血缺氧、代謝紊亂等因素相關,可導致患者的運動神經、感覺神經和自主神經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6]。在周圍神經性病變的臨床治療中,甲鈷胺常作為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常用藥物,具有促進神經元髓鞘形成修復病變神經的作用,可直接作用用病變的周圍神經,但甲鈷胺不具有改善患者肢體疼痛、麻木的功效,因此,并不適用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單純給藥治療[7]。臨床研究證實,α-硫辛酸為酵素類雙硫化合物,具有的較強的抗氧化性,可聯(lián)合甲鈷胺用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8],這與該次臨床研究成果相一致。該次課題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4.36%。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31%;對照組患者治療后正中神經神經傳導速度(44.05±2.86)m/s,觀察組傳導速度為(48.53±3.25)m/s,觀察組患者的神經傳導速度改善提速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α-硫辛酸的抗氧化性可加快神經血管的血流量,通過增加神經鈉離子和鉀離子傳導的ATP酶活性,從而加強正中神經等的傳導速度,達到治療的目的。α-硫辛酸和甲鈷胺聯(lián)合用藥中,在治療病變損傷的基礎上,可逆轉或阻斷氧化反應,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氧化應激異?,F(xiàn)象,有效改善患者血管缺血缺氧癥狀,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防止代謝的紊亂的進一步惡化,有效糾正神經肽類物質紊亂,實現(xiàn)了保護血管的內皮細胞和周圍神經功能。
綜上所述,α-硫辛酸和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確切,有效改善疼痛、麻木等臨床癥狀表現(xiàn),促進周圍神經運動傳導,兩者聯(lián)合使用效果更佳,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價格低廉,更易于患者接受,可作為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藥物治療的首選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鐘錦均,關文強,鐘燦坤,等.硫辛酸與甲鈷銨分別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對比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2(3):22-23.
[2] 凌振南,朱豐,李瓊. α-硫辛酸與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 當代醫(yī)學,2012(7):3-5.
[3] 周建,陳麗萍,王宏,等.α-硫辛酸聯(lián)合西洛他唑、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224-226.
[4] 朱蕾,張莉,張琴,等.α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3(6):81-82.
[5] 盧斌,許一新,崔煥煥,等.α-硫辛酸、前列腺素E1、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0):1171-1173.
[6] 王瑜. α-硫辛酸、甲鈷胺、前列地爾聯(lián)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30例的臨床評價[J].糖尿病新世界,2015,2(3):15-17.
[7] 張玉梅,石靜. α-硫辛酸、甲鈷胺、前列地爾聯(lián)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6(4):10-12.
[8] 王春風,李新兵. α-硫辛酸與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1):12-13.
(收稿日期: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