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霞
摘要:面對很多學生在備考高考閱讀方面得分不高,閱讀速度跟不上,學生在閱讀時缺乏策略及方法方面指導,特寫此文。本文主要從閱讀策略方面給學生以指導,并且針對高考中出現(xiàn)的不同題型給學生以方法上的幫助。不同文章閱讀的方法也不同,針對不同題材的文章教學生如何閱讀。本文主要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在閱讀上多拿一點分數(shù),從而提高整張試卷的得分。
關鍵詞:閱讀理解;詞匯;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2-0047
閱讀理解能力是高中階段主要的能力之一,在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高考英語試卷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考查。而由于近年來閱讀量和閱讀難度的增加,學生做閱讀理解是耗時多、收效低,且影響到語法填空和改錯及書面表達的完成。很多學生感覺時間不夠用,最終影響總分,因此閱讀理解應該是備考的重點。
我們常有這樣的情況:句子都能看懂,但讀完文章印象卻不深,這就牽涉到對文章框架結構的整體理解。如何學會對文章的整體理解呢?首先,要重視文章的題目和文章的首句。因為文章的題目就是文章的主題,文章的內容就是環(huán)繞主題展開。首句很關鍵是因為首句是文章的導入,點明作者寫文章的意圖、背景等。接著的每一段的第一句也很重要,因為每段的第一句實際上多半是每段的主題句,然后進行陳述或論述,逐步展開,給予例證,最后把該段內容用一句話小結,所以每段的最后一個句子常常是該段的結論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就往往是這篇文章的結論或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所以,我們在閱讀文章時要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見了文章的題目,要停頓一下,想一想,如果讓你寫這篇文章將如何寫,或猜一猜,這篇文章大概寫什么,然后你就會饒有興趣地讀下去。盡快提高閱讀速度和正確率是高三學生的當務之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講究詞匯記憶質量,提升閱讀理解的能力
在外語教學中,掌握詞匯是一項基本功,如果詞匯關過了,其他各種問題基本都會迎刃而解。因此,抓住詞匯學習,就抓住了外語學習的主要矛盾。
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關鍵在于詞匯量,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詞匯記憶的質量,注重積累和掌握處理詞匯的四個基本能力:1. 根據構詞法判斷衍生詞、派生詞和合成詞的詞義和詞性的能力;2. 根據篇章語境和上下文斷定一詞多義、熟詞生義的語言能力;3. 嫻熟掌握篇章中的語言借代現(xiàn)象;4. 準確判斷與閱讀理解密切相關的一些語言功能現(xiàn)象,如:邏輯連詞、遞進銜接詞和語法連接詞。
二、精讀泛讀相互融合,確保能力開闊視野
精讀的目的是:弄清每個詞匯的確切含義和語言功能,整體把握篇章,了解謀篇布局和熟悉作者的語言結構。通過精讀反過來促進詞匯記憶和應用,同時又能達到學習他人寫作的目的。泛讀的目的是:堅持每天讀一點,旨在開闊視野,增加英美文化背景知識,擴大知識面有助于提升閱讀理解能力,以此不斷豐富自己處理語言現(xiàn)象的能力。
三、正確掌握閱讀速度,強化閱讀理解精讀
近年來的高考閱讀對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的精讀要求較高。因此,考生應采用正確的閱讀方法,把自己的關注力集中在語義上,準確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為閱讀的第一要素。運用“意群理解”的閱讀方式,多用略讀、跳讀、掃讀和回讀的快捷方法,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尋關鍵詞、主題句及作者意圖等重要信息。為了提高閱讀速度,最好堅持有針對性的限時閱讀訓練策略的強化,在提升閱讀速度的同時又能把握閱讀理解的精讀。
針對高考閱讀理解的命題原則和思路,建議考生應在閱讀理解策略上多下工夫,動動點子。針對高考閱讀理解設題思路,考生可以根據不同題型采用不同的策略。
1. 主旨大意題——“篇章首尾兼顧”策略
這類題稱之為“主題句定位原則”,通??梢栽谖恼率锥蔚牡谝痪浠蚨温涞氖孜簿湔业街髦即笠獾年P鍵詞語。
2. 綜合細節(jié)題——“語義類似定位”策略
側重考查學生的語言理解和把握能力,故解題時宜采用相關同義或反義表述搜尋策略即可。
3. 推測判斷題——“因果關聯(lián)定位”策略
這類題為“依據事實推測未知定論”的類型理解題,解題時須遵循客觀規(guī)律,符合邏輯推理,根據已知事實依據判定動作趨勢和相關結果的因果關聯(lián)思考。
4. 最佳標題——“中心詞加概括性詞語”策略
這類題的詞語短而精煉,解題時應遵循“概括性詞語加上中心詞”的搭配原則,這類題的短語構成具有概括性、針對性和醒目性的特點。
5. 作者意圖題——尾段言語定位策略
這類題主要考查學生能否正確判定作者為何寫這篇文章,他對所描述的事件的真正看法是什么,所以解題時關鍵關注短文的最后一段含有結論性的詞語就能找到關鍵信息詞語。
閱讀一般是先讀文章,再做題目,也有先讀題目再到文中找答案的,但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四篇閱讀,一篇七選五,時間是相當緊張的。所以,對于一些查找信息類的文章。例如廣告信息、展覽或是參觀活動,介紹飛機時刻表等,或是文章篇幅較長,而題目相對較少的可先讀題目,帶著問題瀏覽文章,這樣有助于迅速捕捉所需信息,節(jié)省大量閱讀時間。
故事類的需從頭看到尾,理解故事的含義和它想說明的道理(學生最愛做此類文章的題,有意思),再來答題。人物類的文章如果好理解,就和故事類一樣去做就好,但有些信息很煩瑣又很枯燥,可不必細讀,需找出關鍵詞(時間、地點等信息),題設通常從這些地方問問題,還可能有排順序的題,通常也是以時間為線索的,抓住每件事發(fā)生的時間,就很好做答了??萍碱愒瓉硎呛芰钊祟^疼的問題,瀏覽全文,找答案。議論文也要明確作者的觀點和意圖,能讀懂最好,讀不懂就看題,回文中找相關句子,看選項和文中的句子是否大體符合,推薦用排除法。
總之,詞匯和語法是根本,語言背景是基礎,閱讀時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tài)是關鍵,而掌握閱讀和做題方法是必要條件。這四者既是相互獨立,又是相互牽制,構成一個整體。
(作者單位:安徽省來安縣第三中學 23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