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儒+樊麗
摘要:語文是我們社會素質教育中的基礎性學科,而我們的小學語文這是為了實現(xiàn)聽、說、讀、寫,這一語文能力的入門階段。閱讀是培養(yǎng)讀和寫的關鍵部分,要求學生形成有質量的閱讀,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小學語文中的閱讀教學是整個小學語文教育的基礎,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希望能夠提出一些有效性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 教學方法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和工具性都極強的學科,小學的閱讀則更好的將這兩者相結合起來。首先是因為小學生的特點,小學是一個什么都處于起步的階段,針對他們的閱讀培養(yǎng)除了培養(yǎng)他們從小的審美能力,掌握閱讀技巧之外,由于小學生這一階段知識比較匱乏,因此小學的閱讀課還需要從掌握字、詞、句的運用出發(fā),將工具性作為閱讀人文性的輔助。然而,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課堂中,由于種種原因導致在閱讀的教學方面我們的老師不能掌握好分寸,在閱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中總是太過側重掌握死知識,忽視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
如果給小學某個階段的學生統(tǒng)一講一個故事:小草沖破泥土的力量,從石頭的縫隙中鉆出來,可以確定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小草不畏艱難困苦的奮斗精神。這個很簡單的故事就反應了我們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對象如果是媽媽,一定是反映了母愛的偉大;對象是解放軍,反映的一定是英勇不怕犧牲、舍己為人的精神;對象如果是某個少數(shù)民族的活動,就告訴我們一定要團結有愛,56個民族是一家。這種老師將歸納總結的套路全數(shù)交給學生,讓學生提前死記硬背的記好應對考試的教學方法不得不說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無論總結的有多么精辟,但是都不及小學生天生的感悟力和想象力,這種背誦的閱讀體驗嚴重禁錮了小學生的思維,并且破壞了閱讀本身的美感。
(二)老師自身缺少審美知識
有句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小學生對老師還處于一種迷信權威的階段,只要是老師說的那一定是正確的,然而我們很大一部分的老師并不是學生眼中那個無所不知的全能型人才,就拿閱讀來說,很多老師都沒有看書的習慣,她們的閱讀知識來源于以前學習時期的積累和目前教輔資料的擴充,講閱讀時缺乏自己對文本的分析,僅僅只按照教學進度進行授課,同時,老師對小學生的審美心理也缺乏分析,就沒辦法在授課過程中根據(jù)學生心理來調整進度,這樣的閱讀課是沒有辦法上好的。
(三)缺乏系統(tǒng)的閱讀評價體系
我國的教學評價長期是以考試來代替的,而考試過程中由于時間的原因學生做題往往是以回憶性為主,這種考試方式只能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的學校老師還會根據(jù)學生的考試成績來布置作業(yè),使一部分學生產(chǎn)生了自卑心理,對測試型的考試產(chǎn)生畏懼心理,長此以往就會喪失對閱讀的一些感知力和敏感的判斷力,實際上考試對閱讀所能起到的檢驗作用是很小的,因此,采用傳統(tǒng)的考試用以判斷學生的閱讀水平就顯得單一化和片面化了。
二、如何改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一)還原文本進行分析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即使老師提前把小學課標規(guī)定的閱讀范圍都歸納成套路交給了學生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僅僅是應對小學的考試而已,從閱讀本身來看,他們缺乏基本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不能體會文本中細膩的潛在的情感。因此我們的老師在講授閱讀課時首先應該還原至文本,“不閱不讀何以談閱讀”,從最基礎的開始,帶著學生去,引導他們分析文本,只有培養(yǎng)他們對閱讀思考的能力,對美的欣賞能力,才算真正的交好了一節(jié)閱讀課。
(二)教師應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在審美教育上,成為藝術家,語文教師的知識結構貴在合理,要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和需要不斷充實自己的教育知識、廣博的相關知識、基本的美育知識等等,以此來充實自己。就像平時倡導的“活到老學到老”老師是教學過程中的知識傳導體和輸出體,學海無涯,作為老師應該結合民族文化,目前的國際形勢,還有學術前沿對文學作品的研究進度,研究方法等對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不斷更新補充,尤其是對閱讀文本美的把握,總之小學語文老師要不斷給自己循環(huán)充電,才能在閱讀課中教會學生閱讀的技能而不是一堆死的知識。
(三)完善閱讀的評價標準
雖然說我們的考試對檢驗小學生的閱讀水平所起到的作用微乎甚微,但是對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從小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情操,為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奠定基礎,因此,老師們在自己的教學教案中應該有一套自己的閱讀評價體系,并將它運用于閱讀教學中,提高我們基礎教育的質量,發(fā)展獨立型的人格,只有教師做到心中自有一桿秤,明確閱讀教學的目的,才能從本質上改善閱讀教學方法達到優(yōu)質閱讀教學。
三、結語
廣義的閱讀包括一切對環(huán)境、自然、社會及其意義的解讀。從語文的學科性質來看,他可以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逐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從社會角度來看,只有擁有高超的閱讀技能,才能快速汲取人類文化的精華知識,從而提高個人素質,增加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實現(xiàn)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從小做起。
參考文獻:
[1]張丹丹.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長春市九臺區(qū)城子街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