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樂
【摘要】在現代化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模塊化的語文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整體能力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為模塊化的教學方式實際上是對人腦的一種外界刺激,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加深刻的記憶,對事物具有更加全面的認知,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的發(fā)展,因此本文以小學語文閱讀為例展開了進一步的分析,這對于他們綜合能力的養(yǎng)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閱讀的過程中,主要的閱讀教學有三種方式,一種是情景創(chuàng)設,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一種是合理的使用評價,讓課堂變得活躍起來,還有一種是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對今后的小學語文閱讀帶來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 模塊化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087-01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是學生的一個難點,因為很多學生的閱讀能力較為薄弱,對于問題的理解程度不夠,所以經常會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還有一些學生存在讀不懂的情況,所以對于問題顯得束手無策。上述問題都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常見的情況,以小學四年級為例,他們正面臨著小升初的情況,如果閱讀能力不強,那么對于今后的學習影響很大。為此,本文采用了模塊化的模式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這種方式對于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因此本文將針對這一現象展開了進一步的闡述,希望能夠對今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
1.創(chuàng)設課堂問題的情境模塊
讓學生擁有對語文閱讀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是十分必要的,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孜孜不倦的誘導以及對學生展開啟發(fā)才能實現。因此,這就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合理的學習場景,讓學生們能夠展開詳細的思考,能夠有興趣去探索位置的文學世界。
2.探索適時引導的觀察模塊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正是記憶力較好的時期,加強對具體物體的觀察能夠促進邏輯思維以及抽象思維能力的進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實際上只重視對左腦的開發(fā),并沒有對右腦的開發(fā)引起較大的關注,但事實上,右腦的邏輯以及抽象思維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幫助。針對這一情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適當的對右腦進行開發(fā)與研所,要讓學生具有善于觀察事物的習慣,避免學生成為高分低能的人。所以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以《桂林山水》一課為例,因為環(huán)境的限制,教師可以將一幅桂林山水的圖片粘貼到黑板上,讓學生說一說從圖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學生們踴躍的進行著回答,對其他學生來說也能夠產生新的刺激,在這樣良好的氛圍下,能夠將抽象化的事物轉變?yōu)榫唧w的事物。并且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其實僅僅為學生提供了條件,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外在的支持,這樣學生就不會感覺閱讀的內容沒有趣味,在觀察外景觀以后學生可以認真的閱讀課文,這樣就會進一步加深對桂林山水的理解。但是這并沒有結束,要想讓學生真正的能夠掌握閱讀的能力,還應該讓他們學會舉一反三,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帶領學生去學校周邊的某處場所進行參觀,讓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習慣,回到學校以后再寫一篇與之有關的文章,這樣學生才不會覺得語文閱讀是枯燥的。
3.加強思維過程的研究模塊
思維是具有獨立性的,也就是獨立思考。學生是教學系統(tǒng)中的主體,思考絕不能由別人代替,也無法代替。一個“思”字,抓住了學生為主體的要害。因此,在評價一節(jié)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如何時,常常要看的就是學生是否全身心地投入了,是否真正進行獨立地思考了,是否將學生思考的問題進行了相互交流和總結,進行了思維加工。思維加工,是學習過程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體現學習行為的主要標志,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和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根本途徑和保證。如《游山西村》一文的教學,學生在能夠背誦詩詞后,教師應適時提出問題: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一個什么樣的愿望?學生就會根據問題展開探討與交流,表達各自的想法與見解。教師當看到時機達到成熟,就要及時地進行歸納,從而確定答案為“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就是思維加工后的成果。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訓練過程中,模塊化的教學方式其實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這一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對于不同的模塊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加以適當的變換,讓課堂任務順利的完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始終是主體,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培養(yǎng)相應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今后的中學生活,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對未來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帶來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盧瑩.大學語文模塊化教學模式探索[J].現代教育科學.2009(05)
[2]吳懷寶.課程模塊化教學的探討[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