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
摘要:英語作為我國初中教育的基礎性學科,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至關重要的教育作用。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之下,國際意識的滲透教育是提升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提升學生語言文化素質的必由之路,是保證學生語言運用得體的重要思想指標?;诖?,本文以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國際意識的必要性為主要出發(fā)點,重在探討初中陰郁教學中滲透國際意識的的途徑。
關鍵詞:初中英語 滲透教學 國際意識
初中英語教學是我國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育工作者將英語教學的的語言性和國際性相結合,引導學生形成全面化、多方位的世界觀,為其全面發(fā)展奠定重要的思想意識基礎。因此,采取何種積極有效的措施與途徑加強英語教學中對學生國際意識的滲透教育,成為相關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國際意識的必要性
在我國素質教育的浪潮推動之下,初中英語教學已初見成效,但是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而言,學生國際意識的培養(yǎng)與滲透形式不容樂觀,受傳統(tǒng)教育體制的影響,部分教師側重于對學生英語技能的培養(yǎng),教學內容和方式單一,英語教學的實效性不明顯,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意識應成為當前英語教學的主要教學任務。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加強對學生英語教學中國際意識的滲透教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國際意識作為世界觀的重要體現(xiàn),在教育過程中要求人才對世界問題的分析、思考上具有廣度和深度的宏觀整體意識,不斷拓展自身的學習世界。同時,作為情感和思想的價值觀念,國際意識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從現(xiàn)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入手,將文化教育、意識培養(yǎng)與教學過程相結合,為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奠定重要基礎。由此可見,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國際意識是貫徹和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fā)展觀的重要舉措,是我國素質教育推行和新課程改革的必然選擇,更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發(fā)展與建設的客觀需要。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國際意識的途徑
(一)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教師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為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國際意識的滲透教育做出重要的思想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以人為本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結合英語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及素質教育的任務,形成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促進學生國際意識思維方式的轉變。例如,在人教版“My name is Gina?”這一內容的講解中,教師要對學生詞匯、語法等內容的掌握情況有一個整體的了解,以此為教學計劃的制定出發(fā)點,從功能、文化、認知方面制定教學目標,就文化教學目標而言,要側重于對學生國際意識的滲透教育,讓學生明確中西方名字的不同表達方式,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有所了解。
(二)構建階段性英語教學模式
教師要構建階段性英語教學模式,為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國際意識的滲透教育做出重要的教學指導,為滲透國際意識奠定重要基礎。要提高學生的國際意識,使學生在文化多元化的環(huán)境之中,正確看待、分析和思考不同國家與地區(qū)的文化傳統(tǒng),將初中英語放置于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意識。例如,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現(xiàn)階段的認知情況為基礎,分階段和層次進行,對于七年級的初級極端薛恒,教師要將英語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現(xiàn)結合,讓學生對國際情況有一個整體的認知與了解,對于其中的文化要重點說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年級相對較高的學生來說,要注重加深文化意識和國際意識的教育,對不同地區(qū)的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國際局勢進行講解,提升學生對國際意識的敏感度,進而提高其國際交往能力。
(三)創(chuàng)新多元化教育方式
教師要創(chuàng)新多元化的教育方式,為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國際意識的滲透教育提供重要的教學途徑,實現(xiàn)初中英語國際意識滲透教學效果的最大化,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重要的形式基礎。在素質教育的引導之下,教師要將引導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學模式作為學生國際意識滲透教育的重要途徑,不斷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蓬勃發(fā)展,為初中英語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途徑,能夠為學生提供更為直觀的教育模式。例如,在人教版“Wheres my backpack?”這一內容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的輔助性,營造一個相應的教學情境,開闊學生的視野,為學生播放專業(yè)的英語教學音頻,為并學生播放生活大爆炸中相應的教學片斷,讓學生認識相關物品的詞匯,并明確認識不同回答方式中禮貌性用語的應用,利用良好的視聽效果,提升學生的國際意識。
(四)高效整合英語教學內容
教師要高效整合英語教學內容,為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國際意識的滲透教育提供全面的教學素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初中人教版英語教材為基礎,不斷擴展學生的知識背景范圍,進一步加深對不同國家、地區(qū)文化的內涵了解,進而提升自身的國際意識,實現(xiàn)英語滲透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中西方的打招呼習慣進行專題教育,對學生進行科學化和人性化的正確引導,一般情況下,西方國家打招呼通常以天氣、體育、健康狀態(tài)為主,因此,學生要明確“What's the weather like?”、“How about your body?”等語句的正確使用,并通過實踐模擬指導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進行得體的語言交流,如對話比賽、小組討論、英語晚會等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三、結語
綜上所述,語言是社會經濟發(fā)展、文化思想意識形成的重要載體,每個語言的背后都是該民族、該國家的歷史發(fā)展進程,蘊含其在發(fā)展過程中獨有的文化底蘊,英語作為語言形式的重要內容,要重視英語教學在學生國際意識培養(yǎng)中的教育作用,在正確理念的指導下,從方式、模式和內容三方面入手,提升學生的國際意識,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建設提供重要的素質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黃良軍.論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4,(04).
[2]葉曉燕.試析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海外英語,2014,(02).
[3]周麗麗.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英語教學之文化滲透[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5,(12).
(作者單位:重慶萬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