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美嬌
【摘要】英語作為文化知識的一項重要載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接觸的不僅僅是一門新學科,同時也是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溝通。所以,老師在初中英語課堂上,要重視文化滲透的內(nèi)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文化滲透的途徑展開多元拓展。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是幫助學生打下英語基礎的關鍵時期,在課堂上,老師一方面要利用基礎教學內(nèi)容,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還要利用文化滲透的途徑,幫助學生切實領悟英語教學的目的,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初中英語 文化滲透 教學方法
不管是在考試中,或者是文化的應用上,初中英語都占有重要的教學地位。由于我國是個非自然英語環(huán)境,在英語學習中,缺乏真實的語言熏陶,這就造成了一部分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不是那么的積極。所以,老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將文化滲透的內(nèi)容放到首位,幫助學生領悟英語教學的目的,為學生提供貼切的英語環(huán)境。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還能激發(fā)教師自身的英語教學潛能,幫助學生從語言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成積極的參與者,完善自身英語學習的內(nèi)容。
一、創(chuàng)設合理的文化教學情境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很多學生覺得英語內(nèi)容的學習,無外乎是英語詞匯、語法、句式內(nèi)容的掌握,這種學習思想過于片面,同時也使得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大打折扣,沒能夠深度體會到英語學習的魅力。所以,為了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為深入的了解文化精神,老師不妨利用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法,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出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讓他們由被動的學習,變成主動的參與,切實領悟文化教學的含義。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上“ I d like some noodles”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時,老師以班級陳設為基礎,建立一個“廚房”,利用這個場景來幫助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美食進行了解。比如介紹“The bean curd”、“Braised pork”、“Kung pao chicken”等詞匯時,老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所了解的內(nèi)容,用英語來對某道菜品進行“制作”,比如像“The bean curd”,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在教室里,用道具來進行菜品的“制作”,在這個過程中,能幫助學生對一些不常用的但是同中國文化息息相關的詞匯進行運用,比如“Chinese prickly ash”、“tofu”、“l(fā)eeks”等詞匯。當然,情境教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生的表現(xiàn),老師不要過于苛求,只要是能夠明確表達自己的文化思維,都應該得到鼓勵;比如在表述的最后,學生可以用“I want to put the dishes into the plate”這樣的句子,來幫助老師活躍情境,豐富文化內(nèi)容對課堂教學的滲透。
二、豐富文化滲透的教學途徑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上,尊重老師的主體地位,教學節(jié)奏也是牢牢掌握在老師的手中。隨著新課改內(nèi)容的深入,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被逐漸的凸顯了出來,在教學中,老師對學生主觀意識的鍛煉,也加大了力度。在初中英語教學的課堂上,關于文化內(nèi)容的滲透,要想讓學生有個深度的理解,那么老師的教學方法,不能僅僅停留在“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上,要對滲透途徑,進行多元的豐富,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文化內(nèi)容的深意。
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利用多媒體來對知識點進行拓展。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的學習中,會遇到和“Disneyland”相關的內(nèi)容,由于其具有完整的文化內(nèi)容,并且對每名學生都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老師在教學中,不妨先利用多媒體中的投影技術,對“Disneyland”中的幾個主要動畫人物進行介紹,像“Mickey Mouse”、“Donald Duck”等,并且請幾名學生,根據(jù)自己的了解,對這些動畫人物進行概括。同時,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列舉的任務特定,比方說“Mickey Mouse”的特點是“smart”、“l(fā)ively”,那么老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搜索工具,為學生播放一些和這些特點相關的小短片,并且鼓勵大家利用英語,對影像內(nèi)容進行簡單概括。同時,老師可以針對“Disneyland”這個主題,介紹它的“Cultural influence”、“Historical background”,幫助學生更為全面的進行了解,豐富文化滲透的途徑。
三、挖掘文化內(nèi)容的教學深度
在初中英語教學的課堂上,老師在進行文化內(nèi)容的滲透時,不能只將教學思維停留在表面上,要深入進去,幫助學生了解文化背后的內(nèi)容。在實際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有些老師喜歡引入文化諺語,但是卻對諺語背后的思想,沒有進行合理的剖析,使學生聽得一頭霧水。鑒于這種情況,老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多文化內(nèi)容進行深挖,幫助大家切實掌握這些文化內(nèi)容的含義,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化賞析水平。
例如,在教學中,老師不妨利用中西文化差異的知識來進行對比。像“black tea”,按照普通思維方法,可能會理解為“黑茶”,但其實際意義確實“紅茶”,因為在17世紀末,英國人在廈門收購的茶葉屬于紅茶類的半發(fā)酵茶——武夷茶,其為黑色,所以英國人就直接稱其為“black tea”。還有,像“rain cats and dogs”這個詞是指傾盆大雨,可能有些學生難以理解,老師在教學中,就要結合相關的文化背景,因為當年倫敦城的排水設施不夠完善,每當大雨傾盆時,街上會出現(xiàn)一些貓、狗被淹死的尸體,就像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樣,所以就有了這種說法,用來形容雨下的很大。通過這種文化對比,來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的文化內(nèi)容,可以幫助學生,更為直觀的掌握其文化特質(zhì)。
四、結語
總的來說,在初中英語教學的課堂上,對文化內(nèi)容進行滲透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老師在教學中,要擺脫傳統(tǒng)思維模式的桎梏,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展開全面而透徹的學習,這樣的教學過程,才能讓學生有所感觸,幫助他們領略到語言知識的魅力,學習到好的技巧與方法。
參考文獻:
[1]王倩.初中英語教學中西方文化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3,04: 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