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娜+孫京濤
[摘要] 目的 分析強化降糖治療對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空洞閉合率及痰菌轉陰率的影響。 方法 選擇該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兩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肺結核治療方法,其中,研究組運用強化降糖方案治療,對照組則運用常規(guī)降糖方案治療,對比分析兩組血糖水平、空洞閉合率及痰菌轉陰率情況。結果 治療前,兩組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 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末,研究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 血糖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空洞閉合率及痰菌轉陰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在抗結核治療的基礎上,運用強化降糖治療能夠夠有效提高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有益于血糖指標的控制及痰菌轉陰率的提高,值得應用。
[關鍵詞] 肺結核;糖尿??;強化降糖;臨床治療
[中圖分類號] R5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2(b)-0083-02
肺結核及糖尿病在臨床上屬于常見的多發(fā)病,兩者并存則能夠相互促進,不斷惡化病情[1]。為此,對于肺結核及糖尿病患者應該給予高度重視。目前,尚無治療肺結核及糖尿病的特效藥[2-4]。為進一步探討強化降糖治療對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療效,該研究對該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在抗結核病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強化降糖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2月該院收治的120例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年齡25~64歲,平均(57.3±2.8)歲;病程5個月~7年,平均病程為(4.6±1.2)年;空洞型肺結核60例、 干酪型肺結核40例; 血行播散型肺結核20例。入選的患者均符合肺結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5],未使用過胰島素治療;排除存在并發(fā)其他重要器官者,及治療依從性較差者,妊娠婦女等。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60例,兩組患者性別與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藥物進行抗結核治療及運用相同的飲食運干預。與此同時,對照組患者采用阿卡波糖(國藥準字H20103164)及格列美脲(國藥準字H20073592)等常規(guī)降糖藥物進行降糖。研究組患者則運用胰島素進行強化治療,即使用諾和靈R(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00206)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6~18 U/次;諾和靈N(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 090969)睡前皮下注射,6~14 U/次。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末血糖控制水平,治療3個月末觀察兩組空洞閉合率及痰菌轉陰率。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 血糖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 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末,研究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 血糖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空洞閉合率及痰菌轉陰率比較
治療3個月末,研究組空洞閉合率及痰菌轉陰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病,與肺結核被稱為“姐妹病”。糖尿病患者一旦并發(fā)肺結核,則治療難度加大,臨床預后比較差[6-8]。這是因為糖尿病疾病會誘發(fā)糖代謝失調,使得體內蛋白與脂肪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代謝紊亂,減少機體抵抗及組織修復之能力,從而誘發(fā)結核病病情加重甚至惡化[9-11]。與此同時,重癥肺結核在一定程度上會促使糖尿病病情加重,會使得血糖更加難以控制。對于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應該在抗結核治療的同時,加強降糖治療[12-15]。該研究對比了常規(guī)的降糖藥物與胰島素強化治療的效果,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前,兩組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 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末,研究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 血糖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空洞閉合率及痰菌轉陰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提示,胰島素強化治療可以比較好地控制患者血糖及改善患者結核癥狀。
綜上所述,在抗結核治療的基礎上,運用強化降糖治療能夠夠有效提高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有益于血糖指標的控制及痰菌轉陰率的提高,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費忠亭, 陳震, 孫信林.早期規(guī)則抗結核治療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yī)學綜述,2016,22(4):824-826.
[2] 郭星榮, 馮烈. 桂西地區(qū)壯族2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臨床特征及淋巴細胞亞群分析[J]. 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2016, 37(2):173-176.
[3] 李麗, 劉吉華. 健康教育促進對改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的效果[J]. 實用臨床醫(yī)學, 2016, 17(3):90-91.
[4] 顧惠芳, 楊蕓, 傅亞萍,等. 延伸護理模式應用于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對其自我管理及臨床療效的影響[J].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6, 45(4):489-492.
[5] 辛寶雙. 心理護理干預對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療效果的作用[J]. 包頭醫(yī)學院學報, 2016, 32(3):138-139.
[6] 鄧澤強, 陳玉蘭, 吳榮輝,等.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探討——附151例報告[J].新醫(yī)學,2012,43(7):492-494.
[7] 倪艷,鄒永勝,劉澤明.強化降糖治療對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影響[J].國外醫(yī)藥抗生素分冊, 2014, 35(1):38-40.
[8] 鄧雯秋. 用胸腺肽α1聯(lián)合短程化療對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4):12-13.
[9] 藺瑞函,王先化,趙善良,等.346例初治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及其影響因素隨訪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 2016, 21(4):583-587.
[10] 周淑華.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體會[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1, 9(28):367-368.
[11] 陳翠儀, 陳美華.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臨床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3, 8(19):51-52.
[12] 張永琴.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臨床特點及其治療體會[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2):88-90.
[13] 丘海先, 覃后繼, 黃春合,等.滋陰利肺湯聯(lián)合化學藥物治療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6, 28(7):77-79.
[14] 林憶陽, 李春梅, 肖劍鵬,等.強化降糖治療對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及血糖的影響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0, 10(16):3080-3082.
[15] 郭希邦, 李冶剛, 程正文. 針對老年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強化治療末期痰菌未陰轉的危險因素分析[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3, 21(3):366-367.
(收稿日期:2016-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