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陽春市中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 陳彩梅
一個中職班主任的教育反思
文/陽春市中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 陳彩梅
大多數(shù)90后的中職生通過媒體接收大量的信息,形成自己的特點:他們普遍對學習不感興趣,卻沉迷網(wǎng)絡;對自己行為品行要求低,卻渴望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對要做的事情,說得天下無敵,做卻無能為力;這真是讓學校苦惱,家長無奈,社會難容。作為這些學生的老師班主任,為了教育好他們,采用看、管、盯、壓等等 “招數(shù)”,絞盡腦汁琢磨下一招出什么,弄得自己身心交瘁,還是往往以失敗告終。然而遇到一個叫飛哥的“壞孩子”管理學生的 “招”,效果顯著,值得借鑒和思考。
有的中職生行為習慣較差且我行我素,任你唇槍舌劍,苦口婆心,屢教屢犯。如本班的小龍同學,真是 “上課一條蟲,下課一條龍”,抽煙喝酒打架無所不能,還辱罵學生處的領導,眼看就要被開除。作為班主任的我是沒 “招”了。飛哥說讓他試試。說來也怪,自從兩人談話后,他雖然偶爾還會犯些小毛病,但行為大大改善,還當了舍長,最好的成績是連續(xù)三周該舍紀律得滿分,就這樣堅持到畢業(yè)。小龍對飛哥的幫助很是感激,他說:飛哥為了說服他,有一個晚上,兩個小男人,一罐啤酒,一支煙,從記事談到現(xiàn)在,從理想談到人生,從職業(yè)談到未來——他被說服了 (這是我這個女班主任做不到的)。若日常管理中出現(xiàn)問題,飛哥會帶一個助手,單獨找某位同學出來談,他和助手一唱一和,很容易就把問題解決。這真是個好方法,萬一真碰上不服管的同學,有個 “和事佬”,有事好說,不會翻臉。正如中教法上講:教有教法,教無定法,教育得法。
飛哥以他的方式組建團隊,培養(yǎng)成員。首先明確團隊的引領思想。用著名體育品牌的文化:李寧(一切皆有可能)、361度 (比完美要多一點),安踏 (安,安心創(chuàng)業(yè);踏,踏實做人)等。這很快讓全體同學認識到做人要像這些品牌一樣具有良好的品質(zhì),并以實際行動改造自己。其次組建核心小團隊:狼隊。 (像狼那樣用團隊精神完成任務)他首先是以手把手教方法,心貼心談思想方式重點培養(yǎng)班長,副班長,團支書等。然后由他們分別培養(yǎng)各自的成員,以點帶線,以線帶面,以面帶整體,把全班同學都帶動起來。新生一來,他分配整班同學以一對一帶領新同學。在這種模式的幫助下,新生很快適應新生活。20世紀著名的思想大師懷海特說過:一所學校的理想與其說是知識,不如說是力量,學校的目標是把每一個孩子的力量轉(zhuǎn)變?yōu)樯鐣牧α?。這就是將來的社會力量。
在本校一般的班級都推行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模式。而飛哥在執(zhí)行這種模式2個月后宣布:每天一小掃的衛(wèi)生區(qū)不實行輪值制,也就是說哪個同學愿意去掃就自愿去掃。他負責每天倒班上的垃圾。為什么要這樣做?他認為長期這樣發(fā)展下去,日后在工作中大家會總是習慣被動地等待上司安排、等待上司命令,哪怕事情成堆。如果總是這樣工作,不但個人發(fā)展受到限制,而且很被動工作。但目前中職生班級能用這種形式的管理嗎?每天只看到幾個零星的人影在掃衛(wèi)生區(qū)。但是一個月下來統(tǒng)計人數(shù),全班基本都自覺掃過,有些同學甚至天天去掃。此后他還推廣 “班級是我家,愛護靠大家;宿舍是我家,衛(wèi)生靠大家,”隨后還取消班級、宿舍值日輪換制度。每個同學都養(yǎng)成敏銳的觀察能力和高度自覺性,把管理從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向 “人人做到位、事事都管好”的目標邁進,這才是社會想要的人。雖然這個 “自覺行動”因為一些原因沒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但飛哥真的為班倒了2年垃圾,這對同學們影響深遠。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