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東省新聞出版高級技工學校 宋冬青
語文教學中如何為學生搭建合作學習的平臺
文/廣東省新聞出版高級技工學校 宋冬青
技工學校語文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但是從技工學校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由于大部分的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和技工學校倍受“高中熱”的沖擊,一再降低招生門檻,學生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學習能力差,大大增加了技校語文教學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改變語文教學方法,拓展教學空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所謂 “行為引導型教學法”,一直是職業(yè)學校進行課堂教改的重要課題, “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就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先進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 。
經(jīng)過近幾年的技校語文教學的嘗試與探索,我就個人的經(jīng)驗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這一問題作一個膚淺的探討。
1.討論問題的設計
設計討論問題非常重要,這直接關系到合作學習的效果。一般來講,討論問題的難度要遵循 “難度大于個人能力,小于小組合力”的原則設計;討論問題要考慮一定的梯度和層次;討論問題之間要有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有一定的邏輯性;討論問題要結合社會現(xiàn)實與生活實際來進行設計;要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在設計問題中的作用。
2.合作學習的時間設計
合作學習的次數(shù)要得當,在一節(jié)課分組討論不宜過多,每次合作討論的時間要科學控制。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對小組學習的時間做大致的估計,做到心中有數(shù);小組合作時,教師要參與到小組中去,與學生一起學習、討論,隨時把各組的學習情況,靈活運用教學機制,調整學習時間。
3.合作學習的具體內容的設計
在新課的導入階段,可以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營造積極寬松的學習氛圍。如在講授新課前,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景,以便學生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還可以在新課伊始,設疑引人合作學習,思貴有疑,學生有了問題才會去探索,帶著問題積極投入到合作學習中來。學習重點、難點內容時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以便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攻克 “教與學”的重點、難點問題。
合作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發(fā)展中越來越重要,但合作只有建立在個人努力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合作學習是在自主學習基礎上的合作學習,沒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必是無效的或者是效率不高的。在合作學習中,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是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最后是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在合作學習之前一定要讓學生先充分地學習探究,經(jīng)獨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才能有效與組員展開進一步的探究、交流,最終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應強調合作與自主并重,也就是以自主學習為基礎,在此基礎上,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合作的技能技巧,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在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十分關注合作學習中的弱勢群體,以便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
首先,要合理組合小組成員。分組時,要充分考慮學生人數(shù)、性別、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成績、學習能力、學生的個性特點等因素。每組最好都安排有活躍、善于關心、鼓勵他人的學生,這將有利于小組學習中調動、關注弱勢群體參與的積極性。
其次,小組討論交流時應多采用輪流發(fā)言式。這種方式要求每個成員都要參與思考、討論,提高了弱勢群體的主動參與意識,使其在合作交流中有所收獲有所提高。
最后,合作學習要以弱勢群體為中心進行合作探究。教師在明確合作探究目標時,要把焦點引向弱勢群體。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小組間的比賽,指定一名后進生代表本組發(fā)言。這樣,小組為了在比賽中獲勝,小組成員會一起合作,知道、幫助他,被幫助的同學也不會有反感。這么一來,小組成員自然而然就把合作重心放在這些學生身上,既增強了組員間的合作,又使每一個學生在合作中得到提高。
1.小組活動缺乏實質性合作
有些合作學習缺乏精心的設計,討論中不能圍繞中心問題進行卓有成效的學習,你講你的,我講我的,缺乏實質的交流;學生間合作程度不夠,彼此不注重傾聽對方意見,三言兩語陳述完自己的意見后,便不知道如何將小組學習繼續(xù)深入地進行下去,缺乏真正的討論和合作,基本停留在獨立的層次上等。這些現(xiàn)象導致小組學習流于形式,雖有小組學習之名,卻無小組學習之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
2.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
有些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常常是好學生參與的機會多,他們常在小組中領先發(fā)言;學習后進或性格內向的學生常常坐在組內充當聽眾的角色,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給少數(shù)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機會,但對多數(shù)學生來說,尤其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獲益較少。
3.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間應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動關系。但實際上,由于每個人的知識水平、閱歷、性格及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對同樣的問題會得出不同的看法。現(xiàn)在的學生基本上是獨生子女,個性強,常以自我為中心,很難做到尊重他人的意見,不愿主動與他人合作,在小組活動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不友好、不善于傾聽、話語霸權等現(xiàn)象。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合作學習的順利展開。
4.評價和獎賞重整體、輕個體
從多次的學習及觀摩課當中,我們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往往把評價和獎賞過多地放在小組整體上,卻忽略了對個體的關注與評價。合作學習在強調整體評價的同時,更應重視對個體的評價。評價整體是為評價個體服務的,是為更好地促進個體的發(fā)展。評價整體是手段,是方法,評價個體、促進個體的發(fā)展才是目的。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正確把握整體與個體的關系。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