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沖
東北經(jīng)濟滑坡這幾年,外地學者、民眾沒少分析、批評,本地人也沒閑著。單說東北人自我批評這塊,常常是:作為一級官員的,批了一通官僚主義后,一轉臉,他比誰都官僚;作為普通辦事員的,對窗口單位的服務抱怨一番后,她在窗口搞接待時,服務態(tài)度更是惡劣;作為職工的,指責某商品質(zhì)量低劣時,他干出那活兒質(zhì)量也不咋的;作為普通市民,批評某些人違反規(guī)則、擾亂秩序后,輪到他時,比誰都能違反、都能擾亂。
這或許不僅是東北人,怕是所有國人的特性:批評某種現(xiàn)象時,都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摘出去。但東北經(jīng)濟如此堪憂,東北人在這方面尤其要自省,就顯得更迫切了。中央振興東北的決心是空前的,給的政策每一條每一項,都是利好東北的,東北決策層也是壯志滿懷的。問題是,如果沒有所有東北人同心協(xié)力,那些決心、政策、壯志,不就得打折扣嗎?同心協(xié)力的第一步,無疑是自檢自省自批評:我在批評某種不良或丑惡現(xiàn)象時,自己做得又怎么樣?若做得不怎么樣,那是不是該從我改起?
打一個不算恰當?shù)谋确?,發(fā)大水時,我們盡可以找原因、發(fā)批評,但作為夾在大水中的一滴水,你敢說自己沒責任?同樣道理,雪崩時,每一片雪花都是雪崩的構成要件,沒有一片是無辜的!批評和指責向來容易,把自己摘出去的批評和指責更容易,但如此下去,我們還怎么認清自己?不能認清自己的我們“聚沙成塔”,不就成振興路上的高門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