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玉
G633.41
英語教學其實就是一種語言教學,從很大程度上說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和應用能力。那么自學能力則是學生駕馭學習的活動,獲得知識的基礎。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不只在英語課內(nèi),更重要的是在課外的廣闊空間。教師要指導學生獨立學習詞匯、語法、參與活動、積累語言材料。從而掌握語言規(guī)則,進行聽說讀寫交際活動的實踐,不斷反復訓練,掌握學習英語的規(guī)律,就能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在利用教材完成教學的同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
一、培養(yǎng)學生學會看書預習的能力。
教師課前出示自學指導,讓學生根據(jù)老師設計的學案歸納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操練句型、對話、掌握知識點、并靈活運用。能舉例、做針對性練習題。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效果要檢查并及時指正,幫助學生處理困惑,教師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指導學生預習,范圍要緊扣課本,學習教材,走出教材,不能脫離教材,真正做到“先學后教”。
二、培養(yǎng)學生查英語詞典的能力。
英語詞典是英語學習中的重要工具,培養(yǎng)學生查字典的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重要方法,是獲取外語知識的重要技能。善于正確使用,等于請了一位隨時能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查閱的能力,我堅持以下做法:上課前,要求學生通過查字典預習新課中的單詞及用法。在講解重要語言點前,也指導學生用正確的方法查出這些語言點的解析,典型例句,以及應注意的特殊點。上課時,讓學生交流所查字典的內(nèi)容,教師則在一旁指正,改變了課堂上的“滿堂灌”現(xiàn)象。
三、培養(yǎng)學生糾錯的能力。
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尤其在展示課上,難免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所以培養(yǎng)學生通過對錯誤進行辨析而進行再學習的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我在教學中也很注意這一點,針對每位學生我都要求它們把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抄寫在一個糾錯本上,具體做法和要求是:(1)展示課中出現(xiàn)的語法、發(fā)音錯誤、用彩色粉筆在黑板上寫出,學生重復朗讀和做好記錄。(2)對于練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抄下練習中的原句,在旁邊用紅筆寫出正確答案及解析。(3)指導學生查閱參考資料,對知識進行查漏補缺,整個過程就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這樣的學習能力是一種可以持續(xù)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外語是一種交際工具,在教學中,尤其應該創(chuàng)造多種機會讓學生練習所學過的語言。在每一節(jié)英語課開始的時候安排5分鐘時間讓學生進行freetalk。由學生自由選擇他們感興趣而又能表達的內(nèi)容,但是一定要運用所學過的詞匯和語言材料,重在應用,避免使用生詞。用詞應該簡單、直接,表達應該自然、結合生活實際。由于freetalk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如films ,cars,sports,pop music等,同學們都很喜歡聽,有時學生還把每天英語電視新聞中聽到的詞記下來并運用到free Talk 中。這說明學生在準備free Talk的過程中已經(jīng)學會了主動學習,已經(jīng)具備了從各個方面獲取信息的能力。
五、引導自主學習,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西方有句名言:“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睂τ谛W英語,我們可能會認為他們的知識程度還不能達到自主學習的水平,其實我們老師都太不相信我們學生的能力,學生到了四年級就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這些詞匯是完全可以幫助他們對一些課文的自主學習,而且現(xiàn)在很多家庭都給孩子配備了英語學習工具,學生完全可以在家提前預習新知識。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要注意滲透和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而不是由老師牽著學生走。如在教授單詞時,教師寫出一些發(fā)音有規(guī)律的單詞,讓學生先自己讀,接著讓學生作比較,相互討論、分析,教師最后予以確認。另外我們也可以將單詞的發(fā)音與多方面結合幫助學生學習單詞,如在教學“eye 和ear”,先讓同學們自己說說怎樣區(qū)分這兩個單詞,他們說“eye”中兩個e就像我們的眼睛,中間的“y”就是眼睛中間夾著的鼻子,教學“ear”時我風趣地使勁拽著自己的耳朵自然地讀出它的發(fā)音|?э|;教學“autumn”時同學們稱它是“奧特曼”,這樣一來,既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的死記硬背,又加深了學生對該語音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在無形之中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自己學習單詞、輕松地化解了一些教學難點。
六、指導學生自學方法
學生的學習貴在得法。當他們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后,才會樂于自己去學習,敢于自己去摸索,勤于與他人合作。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就應該給學生傳授有用的學習之道,讓學生的學習有“法”可依,學得順利,學而有成。我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采取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指點學生學會學習方法,慢慢樹立起他們自主學習的信心。
1.學會邊學邊動筆??磿x課文,要求學生懂得拿起筆來,在課文中圈圈點點,寫寫畫畫,標出沒讀懂之處、有疑問之處,寫出自己的一些見解、一些感受。
2.學會用音標練讀單詞。學生在已學過音標的基礎上,但在運用音標練讀單詞遇到困難的情況下,有些人往往選擇了放棄,而仍然依賴老師的教讀,久而久之,拼讀能力愈發(fā)低下。為了使學生拼讀能力有所提高,教師要堅持讓學生先自己按學過的音標拼讀生詞,有時還要求同學之間互相檢查拼讀效果。
3.學會按一定的步驟閱讀課文。英語閱讀課承載著多種訓練任務,練習閱讀課文不應隨意而為,要有一定的基本步驟,逐步深入,才有利于全面完成閱讀訓練任務。教師根據(jù)英語閱讀訓練的基本要求,給學生指點了一個這樣的課文閱讀程序:讀準——讀順——讀懂—— 讀好一讀熟。讀準,即讀準語音,特別是文中的生詞;讀順,即把課文讀得流利;讀懂,即讀懂課文內(nèi)容,以及一些英語新知識;讀好,即能讀出語氣,讀出感情;讀熟,即把課文語句讀得熟記在心。當然,每篇課文都要經(jīng)歷這樣幾個閱讀訓練環(huán)節(jié),恐怕要花費好長時間,不一定安排得過來。教師就要指點學生學會按課文閱讀訓練需要,靈活調(diào)整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練習深度,做到有主有次。另外,盡可能自己練讀課文,少與同學齊讀。因為,自讀便于自悟,利于提高閱讀能力,而齊讀過多只能加重從眾心理,閱讀效果不佳。
4.學會整理學習思路、學習認識。學習過程往往因思路的斷斷續(xù)續(xù)而零敲碎打,獲得的知識有些零亂,不利于吸收。學習過后,就應該有個整合的過程。這是學生容易忽略的。剛訓練時,我只要求學生自我回顧一下,此前曾學過什么,認識了什么,有什么收獲。過一段時間后,開始要求學生說一說。再往后,不僅要說,還要求寫一寫。接下來,又要求說出,或?qū)懗鲞€有什么疑問,或有什么思考或打算。
總之,教學的根本就是讓學生學會,體現(xiàn)“先學后教”“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教學方法,必然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使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自己去探索規(guī)律,歸納學法,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學習慣和終生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