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棲
摘 要:莊浪縣水洛中學始終堅持依法治校、德育為首的思想,能夠充分把學生日常德育活動與學生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創(chuàng)建了“九個一”德育活動生活化新模式,即一月一部電影、一次活動、一篇文章,一周一個主題、一次演講、一件有意義的事,一天一次廣播、一個榜樣、一次談心?!熬艂€一”德育模式,重在把德育教育從簡單的“說教”中解脫出來,可操作性強,極大增強德育教育作用,收效明顯。對各級各類學校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 九個一 ;德育活動;生活化;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0-019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0.122
近年來,莊浪縣水洛中學始終堅持依法治校、德育為首的思想,能夠充分把學生日常德育活動與學生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使德育活動滲透在學生日常生活中,開展生動活潑、喜聞樂見、形式靈活多樣的德育活動,創(chuàng)建了“九個一”德育活動生活化新模式,即一月一部電影、一次活動、一篇文章,一周一個主題、一次演講、一件有意義的事,一天進行一次廣播、樹立一個榜樣、做一次談心。這一模式極大增強德育教育作用,收到明顯實效。
一、一月三活動
學校要求每月上旬結合學生實際,精選一部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星期日晚自習由各班班主任組織,在本班電子白板上播放觀看。例如播放《背起爸爸上學》這部電影,播放前班主任先將內容概括介紹給學生聽,然后讓學生觀看電影,看后寫一篇觀后感。影片以甘肅省慶陽一個學生為原型,片中記述了石娃和他父親的深情故事。石娃啃凍干的饃饃,石娃背起父親上學堂的一幕,石娃年紀很小就擔負起照料長期癱瘓父親的重任,艱辛地踏上了背起爸爸上學的征程,感動了學生,特別是石娃那自強不息,勤學奮進的精神鼓舞著每一個人,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
相關處室、年級組、教研組每月組織一次主題活動;如2016年5月,政教處舉行了“法治展覽”活動,初一年級組舉行了“英語口語競賽”活動,語文教研組舉行了“青春之聲”詩歌朗會,政史地教研組舉行了“做文明人,講普通話”的有獎知識競賽活動等。這些活動都豐富了知識,深入了生活,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校園網(wǎng)、校刊《星空》、校報《水洛中學報》開辟專欄,要求學生每月確定一個主題,寫一篇文章,擇優(yōu)發(fā)表。如有一位同學在《我學會了堅強》中這樣寫道:“如果堅強是一棵常青的樹,那么澆灌它的必定是持之以恒的意志;如果堅強是一朵不敗的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心中不落的太陽;如果堅強是一筆永久的財富,那么擁有它的必定是百折不撓的人。種子首次播種,是希望在發(fā)芽;圣火首次點燃,是希望在燃燒;荒漠披上綠洲,富饒會代替貧瘠,天塹會變成通途。這是希望在綻放,堅強在開花。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學到很多的東西。我原本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孩兒,而今已經成長為堅強勇敢的青春少女。時間真的會讓人不斷改變,在成長中,我終于變得堅強起來……”在校報《水洛中學報》上發(fā)表,學生讀后評價很高,學生在成長中學會了堅強。
二、一周三主題
每周班主任組織召開一次主題班會。班主任依據(jù)學校安排,結合班級實際,開好主題班會。比如初一新生第一周主題周活動是“一個大家庭,美好的未來”;第二周是“當文明學生,做守法公民”;第三周是“新生活、新起點、新形象”;第九周是“誠信在水中,法律伴我行”;第十二周是“學校、家庭、社會”等等。班主任確定的主題班會有“生命”“同學情”“我愛學校,我愛老師”“環(huán)境與人”“意志與成功”“網(wǎng)絡與網(wǎng)吧”“流行”“我也能做到”等等。主題周活動和主題班會,鮮明生動,富于感染力,貼近學生實際,豐富了德育內容,拓寬了班級管理載體,為班級管理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精心準備每周國旗下主題演講稿。每周國旗下演講,要求上周各級獲得流動紅旗的班級完成,演講稿要有明確主題,與時俱進,對學生有教育意義。例如九年級六班國旗下演講稿擇錄部分如下: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我講的題目為《勤奮,成就人生》
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只有勤奮努力,才能有所成就?!皶接新非跒閺剑瑢W海無涯苦作舟。”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學習需要刻苦學習。只有勤奮的人,才能在浩瀚的知識海洋里學到真正的知識,才能不斷開拓進取。
古往今來,有許多名人,他們取得的成就源于勤奮?!妒酚洝返淖髡咚抉R遷,從年輕時起就開始漫游生活,足跡遍大江南北,為《史記》的創(chuàng)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我國著名數(shù)學家陳景潤攀登上數(shù)學高峰,閱讀了上千本國內外相關資料,每天看書學習到深夜,最終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要取得驕人的成績,必須勤努力。
九年級六班班委會
要求每個學生每周確定做一件有主題、有意義的事。要求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完成。從小事做起,在活動中自我教育。例如有同學參加志愿者活動,有同學給災區(qū)同學寫慰問信,有同學第一次回家做飯,有同學幫助孤寡老人洗衣服,還有同學拾金不昧等,要求每個學生對自己做的事有記錄,并有家長簽名,既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又記錄了學生成長過程和點滴進步。
三、一天三件事
一是學校廣播站每天播報一篇相關文章??梢允切侣剤蟮溃梢允莾?yōu)美詩歌散文, 可以是逸聞趣事,既可以是中文的,又可以是英文的,對學生能夠洗滌心靈、陶冶情操;二是每天評選出一個榜樣學生,在校內外宣傳報道。先由每個班級初選,然后由團委擇優(yōu)評選學校當天榜樣學生宣傳報道,充分發(fā)揮榜樣的力量。每學年學校評選出文明之星,進行表彰獎勵;三是班主任每天找一個學生談一次心。對于行為規(guī)范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和心理有障礙的學生,班主任找一個學生談心,幫助學生改正缺點,消除心理障礙,要做好談心記錄,對同一學生,要記錄其前后變化,定期召開談心研討會,交流經驗,揚長避短。
總之,“九個一”德育活動生活化這一新模式,重在把道德教育從以往簡單的說教模式中解脫出來,通過學生觀看、傾訴、抒寫、實踐,使教育直抵學生心靈,觸動學生情感,起到感化引導,正面教育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羅傳俊.淺談以主題班會構建中學德育新模式[J].華人時刊(校長版),2015(1):95.
[2] 傅金蘭,王一小.論好生活與道德教育[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16(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