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治聯(lián)
生物教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其知識點比較難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將游戲性的教學方式引入初中生物課堂,既符合當前社會所提倡的要對學生普及綜合素質教育的主要潮流,又能夠有針對性地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一些缺陷。既讓學生有效地獲取所需知識,還要避免艱澀枯燥的課程內容對學生造成厭惡心理,在兩者之間求得平衡與進步。
初中生物游戲教學法必要性初中教學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一方面,學生開始步入青春期,心理和生理方面都面臨巨大變化。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對知識的渴望都讓學生不再滿足于傳統(tǒng)課堂上簡單的“教與學”。單調乏味地講授已經不能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甚至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進而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身心發(fā)育。另一方面,初中作為連接小學與高中的紐帶,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正確興趣愛好,開發(fā)潛能的重要時期。初中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有利于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也為全面提升教育水平打下基礎。因此,引入游戲教學法勢在必行。
一、游戲教學法的概念
游戲教學法其實也是教學活動中的一種,其本質并未背離向學生傳授知識這一傳統(tǒng)教學目的。它只是將學習過程中學生難以理解的難點以及需要反復鞏固的重點,結合一些生動有趣的游戲,更加有效地傳授給了學生們。教學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充分參與其中,最大程度的鍛煉了腦部與身體其他感官,這對于剛剛步入初中的學生們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在不知不覺中激發(fā)了學習積極性,對知識的汲取也變得事半功倍。同時,鍛煉了身體協(xié)調性和心理素質,為將來的學習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礎。游戲只是為了達成教學目的的一種手段,是為了豐富課堂氣氛,打開學生思維,是探索全新教學模式的一種嘗試。
二、引入游戲教學法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觀念也在不斷更新變化。特別是接受能力極強的學生,已經不滿足于傳統(tǒng)教學中枯燥的講授。初中課堂需要與時俱進,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來適應學生需求。特別是生物課程,其學科的本質決定了生物將會是很晦澀很乏味的知識。只有引入游戲性教學,才能改善學生厭學甚至棄學的不利局面。這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更可以發(fā)掘學生的潛力,鍛煉學生其他方面的才能。通過做游戲,還能有效建立師生之間的感情,增強同學之間的信任和交流。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學會與人相處,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對教師其他工作的開展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三、游戲教學法的具體方案
(一)組織學生開展比賽
想要贏得比賽,就要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考慮,有效利用所學知識,合理分配周圍的資源,同伴之間互相幫助。這些對提高學生的聰明才智具有重要作用。在比賽中可以鍛煉學生們的臨場應變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并且培養(yǎng)起學生的競爭意識。常見的比賽方式有問題搶答、看圖說話等。
1.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通過舉手等方式進行搶答。問題應有層次性,由易到難,采取積分制來判定最后的勝出者。知識搶答可以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對其所學知識也有較強的橫向復習的作用。原因是所出問題的隨機性比較大,學生需要有很好的基礎知識,甚至還需要一定的課外知識,綜合考慮才能得出答案。并且在比賽氣氛下,需要盡可能快速而正確的得出結論,然后組織語言說出答案。
2.教師可以從教科書中挑選一幅插圖,讓學生觀察插圖來判斷圖所屬的名稱、內容等。答對的學生可以挑選另一幅圖給一名指定的學生來解答。答錯的學生要選擇一幅自己熟悉的圖示來進行解說介紹,并由下一位學生回答剛才答錯的圖示,以此類推。生物學科中有著大量的插圖,內容繁復且記憶量大,是生物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利用這類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對生物知識的鞏固提高具有顯著幫助。
(二)組織學生進行手工制作和實驗操作
學生通過既動腦又動手的學習過程,可以加深對知識的記憶,也會理解的更加深刻透徹。初中結業(yè)時也會安排生物實驗操作的考試,此類游戲正好解決了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中得不到鍛煉機會的問題。
1.手工制作是較為簡單的知識應用。教師可以指定某一模型,指導學生進行模仿復制。制作完成后,將作品標好號碼,放在一起進行評比,由大家選出最好的一個。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簡化為利用圖畫對模型進行仿寫,若要提高難度可以改為只提供文字敘述,要求學生根據記憶進行還原繪畫。同樣通過眾人評比來選出最優(yōu)者。
2.生物實驗操作對環(huán)境要求較高,需要學生根據實驗安排仔細進行每一個步驟。剛開始時教師可以安排一些簡單的實驗,如利用顯微鏡觀察物體,以便讓學生熟悉實驗環(huán)境和實驗器材。學生做好一定的準備以后,可以進行制作切片的實驗,學生可以隨意帶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在教師的指導下做成切片,并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吹狡饺帐煜さ奈锲氛宫F(xiàn)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生物知識的好奇心,更加直觀的感受到了生物這門學科的魅力。
(三)組織學生進行思考
生物是一門科學。科學的本質就在于探索和創(chuàng)新,學生在剛開始接觸生物的時候,還不熟悉其中的規(guī)律和原理。教師可以定期組織一次座談會,規(guī)定某個主題,讓學生就此主題暢所欲言。真正做到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出了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對未知領域進行嘗試的勇氣和毅力。要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將所學所得拓展到盡可能遠的方向,教師可以從旁進行原則性的指導和解答,適當收束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方向。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并不限定特別題目,只要求要將所研究的題目表述清楚即可。學生通過研究課本以外的題目,能夠學到平時難以獲得的知識,大量的翻閱資料,利用工具進行查找論證,都是對知識的再次回顧,也有效的鍛煉了學生進行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實施游戲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一)制定合理的游戲規(guī)則,明確游戲的目的
游戲規(guī)則有助于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思路,平衡游戲與學習之間的矛盾。很多生物學科中的規(guī)則都要在游戲中明確指出,保證游戲教學法的知識性。游戲目的的明確更是將游戲性教學與普通游戲區(qū)分開的重要特征。只有詳細制定并落實游戲目的,在初中生物課堂上開展游戲教學法才能算是有意義。
(二)靈活調整游戲難度
游戲的難度其實就是其中所蘊含知識的難度。過于簡單,就無法吸引學生參與進來,也讓游戲本身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大打折扣。而超越級別的難度,會讓學生的耐心被消磨殆盡,降低對學習的興趣,甚至自信心受到極大打擊,影響以后的學習。因此,教師要在游戲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難度的反應,現(xiàn)場進行調整,靈活應對。既要調動學生的熱情又要保證游戲的挑戰(zhàn)性,這恰好是游戲性教學的精髓所在。
(三)對結果進行完整客觀地評價
游戲的最終結果,就代表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優(yōu)勝的學生,進行一定的獎勵,肯定其學習成果,并將好的經驗分享給其他學生。對于失敗的學生,要進行更加詳細耐心的勸慰,幫助學生分析自己的不足,彌補知識上的缺漏,以增強學生繼續(xù)學習的信心。教師要通過對游戲結果的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提高,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同時也達到了新型素質教育教學的要求。
五、總結
初中的學習生活會對學生未來的道路產生重要影響,而游戲教學法的引入,幫助學生開拓了眼界,豐富了知識,提高了能力,鍛煉了身心,幫助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礎。這符合當前對于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是真正的培養(yǎng)起了有用人才,為社會發(fā)展國家進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邢正良.初中生物游戲教學法之我見.2015.
\[2\]潘玉英.談初中生物課堂中的游戲教學法法.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