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敏
由于受氣候條件 (早春寒、干旱) 變化的影響、盲目引種一些晚熟、高感病蟲害品種及病蟲害防治中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玉米苗期一些病蟲害頻有發(fā)生,為害玉米幼苗,致使玉米田間保苗率下降,對玉米生產(chǎn)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現(xiàn)筆者根據(jù)生產(chǎn)實際,將玉米苗期病蟲綜合防治措施總結如下。
一、常見病蟲害防治
1、玉米粗縮病。玉米粗縮病一般不會全田發(fā)生,以靠道邊、溝渠等雜草多的地方病株多。玉米粗縮病的發(fā)生是由灰飛虱傳毒引起,一旦帶毒,終身帶毒,持久性傳毒,玉米一葉一心時就可受害,玉米受害越早越重,5-6片葉開始表現(xiàn)癥狀,癥狀一旦表現(xiàn)后基本上無藥可治。防治方法:玉米粗縮病主要以預防為主,防治時間:6.20-30,用藥: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克,4.5%高效氯氫或2.5%氯氟氫菊酯25毫升,48%毒死蜱乳油25毫升,25%撲虱靈乳油30毫升,1.8%阿維菌素25毫升,控制灰飛虱的數(shù)量?;蛟诓シN后臨近出苗前后進行噴藥治蟲,以每畝10%吡蟲啉30克加5%菌毒清100毫升噴霧,既殺蟲,隔5日再噴1次,連續(xù)用藥2次~3次可以控制發(fā)病。
2、玉米爛心。近年的玉米爛心是病蟲危害引發(fā),由于薊馬和瑞典蠅在玉米心危害導致葉片破損和畸形,復合了細菌而發(fā)生腐爛。
解決辦法:10%吡蟲啉1000倍+農(nóng)用鏈霉素500倍+鋅肥向心里灌藥,7天1次,連續(xù)2次,殺蟲滅菌和恢復生長。
3、玉米苗枯(根腐)病。玉米發(fā)黃,矮化,施肥和澆水也不見好轉,根以壞死。這是玉米苗枯(根腐)病引起植株異常不長。最近幾年,玉米苗期根部發(fā)生病菌危害的情況加重,受害后首先主根壞死,次生根少,造成植株就發(fā)黃不長。
防治方法:滅菌促根。用惡毒靈+愛多收灌根,7天1次,連續(xù)2~3次,葉面蕓臺素或坤源588等營養(yǎng)加調節(jié)的葉面肥。
4、根部害蟲。根部害蟲主要有二點委夜蛾、斑大蚊幼蟲、耕葵粉蚧等。鑒別方法:麥糠麥秸覆蓋面積大,播種時間晚,田間濕度大發(fā)生較嚴重。二點委夜蛾主要在玉米氣生根處的土壤表層處危害玉米根部,咬斷玉米地上莖桿或淺表層根,受危害的玉米田輕者玉米植株東倒西歪,重者造成缺苗斷壟,玉米田中出現(xiàn)大面積空白地。檢查根上生了白粉蟲。發(fā)生的是耕葵粉蚧。玉米根部有7~8頭似瓢蟲的黑褐色蟲子,這種蟲的土中有很濃的臭味。發(fā)生的是麥根蝽,也叫根土蝽。
防治方法:二點委夜蛾和斑大蚊幼蟲主要化學防治方法有噴霧、毒餌、毒土、灌藥等。
(1)撒毒餌。畝用4~5公斤炒香的麥麩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餅,與兌少量水的90%晶體敵百蟲,或48%毒死蜱乳油500g拌成毒餌,于傍晚順壟撒在玉米苗邊。
(2)毒土。畝用80%敵敵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5公斤細土,于早晨順壟撒在玉米苗邊,防效較好。
(3)灌藥。隨水灌藥,畝用50%辛硫磷乳油48%毒死蜱乳油1公斤,在澆地時灌入田中。
(4)噴霧。使用金功(4%高氯甲維鹽)稀釋1000-1500倍噴霧,或10ml-20ml/15KG水進行噴霧,施藥要點:水量充足。一般每畝地用水量為30Kg(兩桶水),全田噴施,對玉米幼苗、田塊表面進行全田噴施,著重噴施。噴施農(nóng)藥時,要對準玉米的莖基部及周圍著重噴施。
耕葵粉蚧、麥根蝽防治以施用地達顆粒劑2400~2600g/畝,或畝用48%樂斯苯乳油500mL對水灌根。
5、除草劑藥害。玉米在噴了苗后莖葉除草劑以后,發(fā)黃、不長,高度不及正常株的一半,用追磷、鉀肥的方式也不見效,產(chǎn)生藥害的主要原因是施用除草劑期間的高溫干旱氣候,玉米對藥的降解受影響,玉米受除草劑抑制而不長。解決辦法:施用速效氮肥并澆水一次,葉面噴解藥害的愛多收或云大-120+微肥(含鋅)+1%尿素液,7天1次,用2次。或綠風95+愛多收,以解藥害促生長。
二、綜合防治方針
鑒于上述玉米苗期病蟲害發(fā)生和危害的特點,在防治玉米苗期主要病蟲害上要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著重于農(nóng)業(yè)防治,配合生態(tài)、物理等其它措施進行綜合防治。在生產(chǎn)上應選用優(yōu)良的抗病蟲品種,同時做好種子處理,合理施肥;化學藥劑防治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能有效地控制和減輕玉米苗期病蟲害的發(fā)生和危害。
1、農(nóng)業(yè)措施
(1)實行輪作,減少土壤中殘留的病蟲源對玉米幼苗的侵染和為害。
(2)選用抗逆性強的品種,播種前曬種1-2天,提高種子自身中酶的活性,增強幼苗的抗病蟲能力。
(3)推廣秋季深翻,機械滅茬等技術措施,清潔田園,減少越冬蟲、菌源。
2、生態(tài)措施
在土壤、肥水、栽培條件好的地塊推廣合理密植的技術措施,保證單株足夠營養(yǎng)面積,及時鏟趟,加強田間管理。
3、栽培技術措施
① 精細整地,提高播種質量,加強田間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苗期病蟲害的發(fā)生與危害。
② 對弱苗應及早采取措施,單株管理,促弱轉壯,防止后期因嚴重郁閉,造成空稈或果穗細小,禿尖缺粒。
4、化學措施
(1)病害防治
防治玉米絲黑穗病、黑粉病可用50%粉銹寧粉劑拌種,按0.3%劑量進行種子處理。也可用含有烯唑醇和三唑醇等殺菌劑有效成分的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防治效果明顯。
(2)蟲害防治
① 種衣劑防治:對由地下害蟲、玉米旋心蟲幼蟲引起的玉米叢生苗,必須使用克百威(呋喃丹)有效成分含量7%以上、具有內吸性的種衣劑進行防治。
②防治藥劑:a.50%敵敵畏400倍液;b.40%樂果乳油500倍液噴根;c.90%敵百蟲300倍液噴根防治;d.每畝50%辛硫磷乳油200-250克加細土25-30公斤拌勻后順壟撒施;e.3%辛硫磷顆粒劑4公斤對細砂混合條施防治地下害蟲。
(作者單位: 150300 哈爾濱市阿城區(qū)行政執(zhí)法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