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習
(河北省大名縣畜牧水產(chǎn)局,河北 大名 056900)
肉用鵪鶉的飼養(yǎng)技術
李中習
(河北省大名縣畜牧水產(chǎn)局,河北 大名 056900)
鵪鶉喜溫怕冷(成鶉適宜環(huán)境溫度為22℃),膽小易驚,對不熟悉的聲音和動作較為敏感,野性較強、愛跳躍、奔跑、短飛,好斗、善鳴。
2.1 育雛器由木板制成,箱高30cm,面積1~2m2,箱底是金屬網(wǎng),網(wǎng)孔徑為0.6 cm,金屬網(wǎng)下是活動式的存糞板。箱門開在一側中間,箱頂裝有燈座,頂部有通氣孔。
2.2 飲水器由尖塔形貯水桶和一個水盤構成,在貯水桶靠底部上端1.5 cm處,打一直徑為0.5cm的圓孔,可以調(diào)節(jié)盤內(nèi)的水位。料槽用木板做成,寬3cm、高1.5cm,長度適宜。
3.1 根據(jù)飼養(yǎng)數(shù)量預備好足量的育雛箱、成鶉籠、飲水器、料槽等籠具和多維電解質、高錳酸鉀以及營養(yǎng)豐富、適口性好的雛鶉飼料等。
3.2 飼養(yǎng)前認真清掃或清洗育雛設施,并通過熏蒸、噴霧或浸泡等消毒方式嚴格消毒,消毒24 h后打開所有門窗和通風口進行徹底通風換氣。
3.3 育雛前2 d通過增溫設備將育雛室內(nèi)溫度升至21~23℃,育雛箱內(nèi)溫度升至33~35℃,濕度控制在60%~65%。
肉用鵪鶉的飼料有能量飼料(高粱、大麥、小麥、麩皮、米糠等)、蛋白飼料(魚粉、血粉、羽毛粉等動物性蛋白飼料和豆粕、花生粕、棉粕、菜粕等植物性蛋白飼料)、礦物質飼料(骨粉、貝殼粉、食鹽等)和維生素飼料(青菜及多種維生素添加劑)。
5.1 育雛期(0~4周齡)
5.1.1 溫度和濕度 溫度隨周齡的變化規(guī)律為:1周齡 33~35℃,2周齡 29~32℃,3周齡 25~28℃,4周齡21~24℃;濕度控制在60%~65%。
5.1.2 開水和開食 雛鶉進入育雛箱后即可開飲,開飲水應為25~30℃的低溫水,開飲后約3 h或有50%以上雛鶉有啄食動作時可以開食。
開飲后飲水應保證清潔、充足,0~3日齡飲水添加5%葡萄糖和適量電解多維,4~6日齡添加0.01%的環(huán)丙沙星或高錳酸鉀;開食后0~5日齡飼喂搗碎熟雞蛋,5日齡后用料槽飼喂雛鶉專用飼料,每天飼喂6~8次。
5.1.3 飼養(yǎng)密度和光照 1周齡:飼養(yǎng)密度為100 只/m2,光照 23h;2 周齡:密度為 85 只/m2,光照 21 h;3 周齡:密度為 70 只/m2,光照 18 h;4 周齡:密度為50只/m2,光照15h。各周齡的光照強度均為10lx以內(nèi)。
5.1.4 衛(wèi)生防疫 飼養(yǎng)期間非飼養(yǎng)人員不得進入鶉舍,飼養(yǎng)人員應每周清掃、消毒籠舍及器具2~3次,每天通風換氣3h以上。
5.2 育肥期(5周齡以后)和出欄 育肥期飼養(yǎng)環(huán)境溫度為 21~23℃,密度為 80~85只/m2,光照時間不超過12h;40~45日齡,體重達200~240g時出欄。
S839.4
C
1001-8964(2017)08-0045-01
201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