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曉帆
(北華大學,吉林 吉林 132013)
近些年來,95后大學生入學,甚至是00后大學生也已進入校園,這些從小在新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在校園中表現(xiàn)出了其獨特的個性特點。很多高校輔導員老師都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大學生性格特點突出,但和老師交往的主動性差、有明確目標的學生少、心理承受能力不強、對自身認識不夠深刻等,這些問題都給輔導員工作帶來了很多困難。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镀胀ǜ叩葘W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指出輔導員工作的要求包括,遵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堅持繼承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成才;在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中,有幫助高校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經常性地開展談心活動,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yōu)良品格,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yè)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體問題,提高思想認識和精神境界。關心學生,幫助其其成長成才,不僅僅是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要求和主要職責,更是每一個輔導員老師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輔導員工作而言,學生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1)特異學生:特異學生包括:心理特異學生、學習特異學生、生活特異學生、行為特異學生等。這里所說的“特異”并非只指不好的、壞的意思,它也包含好的、優(yōu)秀的意思。
心理特異學生,是指心理健康方面有些問題或是存在輕微心理疾病的學生。學習是學生的本分,學習特異學生包括學習成績特別優(yōu)異的學生和學習成績特別不理想的學生(考試不及格、掛科、重修)。現(xiàn)在的大學生因為從小生活條件好、父母比較寵溺,且很多學校和家庭教育中,讓學生只知道學習,而生活能力較差,所以進入大學后,在宿舍生活中容易出現(xiàn)不收拾寢室、不整理被褥、不洗臟衣服等不良生活習慣,或是平時邋遢成性,這類學生視為生活特異生。行為特異生,主要指那些有著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如逃課、遲到、打游戲成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行為。這些特異學生,數量可能不多,卻是高校輔導員老師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塊,也是輔導員老師非常關注的學生,很多老師都會把大量的注意力和關注點都放在這些學生身上。
(2)非特異學生:非特異學生是指除去特異學生以外的大多數學生,他們學習不特別好也不差,行為沒有異常,正常過學校生活,甚至很多學生在校期間連老師都不認識,沒有去過老師辦公室,也沒有和老師談過心,但這些學生其實得到輔導員老師的關心和關注。
高校輔導員關心工作的形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4種。
(1)談心。談心是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是指一對一、面對面的和學生進行直接交流的方式。談心不僅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狀況等方面有更深入地了解,也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縮短心理距離,更好地開展各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此方法比較耗時耗力,且只能針對一些學生,廣泛性欠缺。
(2)訪談。訪談是指高校輔導員老師通過與班級干部、其他同學的談話,了解某個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狀況等方面的方式。訪談可以通過其他人的視角更全面地了解學生、更立體地體現(xiàn)其在學校的方方面面。此方法也比較耗時耗力,且需要輔導員老師有較強的敏銳性,能夠從很多雜而無章的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
(3)新媒體新網絡的方式?,F(xiàn)代科技迅猛發(fā)展,當代大學生從小就接觸新媒體新網絡,而這些新技術手段也是學生之間交流溝通的主要方式。高校輔導員老師可以通過QQ、微信等方式,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也可以通過關注學生的朋友圈、微博等了解學生日常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當然,通過學生對老師微信、微博的關注,發(fā)布一些鼓勵性話語或文章等,也可以使學生產生共鳴,間接性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等。這種方式,是很多學生愿意接受的,他們可以在網絡上自由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意識,放下思想包袱,這樣能夠更貼近學生,也增加了學生溝通交流的主動性。
(4)經常走訪課堂和宿舍。通過對學生課堂和宿舍的走訪,可以更多地觀察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從而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缺點,有針對性地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心有別于關注,關注多指用眼睛去看某人、某事,用實際行動去對待某人、某事;而關心則指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從情感的角度出發(fā),去重視和愛護。高校輔導員在工作中關心學生,可以產生很多良好的影響。
首先,真心實意的關心,可以使很多特異學生與輔導員老師產生情感聯(lián)系,一旦發(fā)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第一時間和輔導員老師聯(lián)系,防止事態(tài)惡化。其次,有些學生在求學過程中,思想狀態(tài)變化較大,如果高校輔導員老師在平時對學生的關心做到位,那么學生會在困惑時,找到老師談心解惑,幫助其克服困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第三,高校輔導員在工作中關心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愛,樹立榜樣作用,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優(yōu)良品格,有非常重要影響。最后,關心不但可以更好地幫助高校輔導員工作,也可以使老師在面對每個擁有獨特特性的學生時,不斷學習,增強自身素養(yǎng),以便更好地開展各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
現(xiàn)如今,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下,每個輔導員所帶的學生少則一百左右,多的甚至有四五百,高校輔導員老師很難能做到對每一學生都關心備至。而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問題,輔導員工作紛繁復雜,關心學生不但需要時間精力,還需要耐心細心,且對輔導員個人素質、道德品質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能夠真正做到關心學生,確實存在一定難度。
雖然真正做到關心學生,可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困難,但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解決。
(1)不斷提高個人素養(yǎng)。高校輔導員老師作為一線教師,與學生接觸最多,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要更好地做到關心,就需要輔導員老師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思想意識、道德品質,做到言行一致,贏得學生信賴。
(2)學會利用心理學知識。雖然關心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有些高校輔導員老師,因缺乏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和技巧,關心過度,使學生反感、過猶不及。因此學會利用心理學知識和技巧,做到日常工作中讓學生既能感受到老師發(fā)自肺腑的關心,又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尊重和理解,是關心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
(3)合理安排時間。關心學生,不分時間和地點,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輔導員老師仍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在合適的時間、地點,適當地關心學生,既有自己的學習、生活,又可以達到關心學生的最大化。
總之,面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的新變化、新挑戰(zhàn),當代大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高校輔導員老師仍要堅持不忘初心,總結在關心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經驗,把握教育規(guī)律,分析遇到的情況和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措施,為大學生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1]陳怡.談心——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J].改革與開放,2010,(2):147.
[2]戴培培.以談心教育為視角做好高職院校輔導員深度輔導[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旬刊,2015,(5):309-310.
[3]高娜.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的談心教育與工作對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0.
[4]石曉帆.心理咨詢技巧在高校輔導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6):29-31.
[5]石曉帆.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研究[J].鴨綠江,2016,(1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