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楊 (長江大學醫(yī)學院,湖北 荊州 434000)
大安瓿中抽吸藥液方法的研究
費楊
(長江大學醫(yī)學院,湖北 荊州 434000)
目的:探討一種方便快捷的大安瓿中抽吸藥液的方法。方法:從某校護理本科學生中選取40名同學進行抽吸藥液的專項輔導,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取新兩手法抽吸藥液,對照組采取教科書所示的兩手法抽吸藥液,比較兩組同學在學習2學時后、16學時后抽藥速度、流灑情況、有無污染等方面的差別。結果:練習2學時及16學時后,實驗組抽吸藥液的速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藥液流灑率無差異,細菌培養(yǎng)結果均為0。結論:新兩手法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也沒有增加污染的風險,值得借鑒和推廣。
大安瓿; 抽吸藥液; 兩手法
自大安瓿中抽吸藥液是臨床護理人員經(jīng)常進行的操作,但是教科書倡導的兩手法在臨床上應用的普及程度不高,據(jù)統(tǒng)計90 %以上的醫(yī)護人員都未采用傳統(tǒng)的握持方法[1],出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現(xiàn)象。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將教科書所示的兩手法加以改進,并做了專門研究,以期尋求一種既具科學性,又省時、節(jié)力、污染少,且為廣大護理工作者接受的自大安瓿抽吸藥液的手法。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自某校14級護理本科中選取40名學生進行自大安瓿中抽吸藥液的專項輔導,其中男生6人,女生34人。采用分層隨機分組法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男生各3人,女生17人,兩組同學年齡、學歷、性別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材料選用武漢市王冠醫(y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的10mL注射器作為抽藥器具,湖北天藥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0. 9%氯化鈉10mL作為抽吸藥液,另備滅菌采樣管等用物。
1.2 實驗方法
1)實驗流程 JP2實驗組和對照組均按照相同的流程來抽吸藥液:首先按照常規(guī)操作方法消毒安瓿10支并用砂輪切割,再次消毒后無菌紗布包裹后掰斷瓶頸備用。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護生均連續(xù)抽吸10支藥液,抽吸過程中抽進大量空氣應排盡空氣后繼續(xù)抽吸,抽吸后將注射器置于無菌盤中。同時,按無菌操作要求,注射器內(nèi)的藥液取樣,做細菌培養(yǎng)。
2)對照組抽吸藥液方法 采用教科書所示兩手法:即左手拇指食指分開固定安瓿瓶肩兩側,其余三指固定針筒,另一手持活塞柄抽吸。
3)實驗組抽吸藥液方法 采取新兩手法進行配藥:即以左手拇指中指分開固定于大安瓿瓶肩部兩側,以左手食指輕輕扶住瓶底,通過食指屈曲可協(xié)助安瓿內(nèi)液面傾斜,此時將左手無名指和小指固定于注射器針筒上,右手抽動活塞。
4)評價方法 ①操作過程中,由專人記錄抽吸10支藥液所用時間及流灑藥液次數(shù),比較兩組護生練習2學時及熟練練習1個月即16學時(1個月內(nèi)兩組練習時數(shù)均控制在每周4學時)用10mL注射器抽吸10支10mL安瓿所用時間、藥液流灑次數(shù);②觀察兩組于練習2學時及16學時后取樣液體的細菌培養(yǎng)結果。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2.1 兩組藥液流灑及細菌培養(yǎng)情況比較
兩組藥液流灑及細菌培養(yǎng)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藥液流灑及細菌培養(yǎng)情況比較 次(%)
2.2 兩組抽吸藥液時間比較
兩組抽吸藥液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抽吸藥液時間比較
注射器抽吸藥液是護士在臨床工作中最基本的技術操作之一,配藥中持安瓿和持注射器方法直接影響配藥速度和配藥安全[2]。因此,探索一種省時、省力又可以保證無菌操作的抽吸藥液的手法對于提高護理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與教科書所示的傳統(tǒng)兩手法相比,新兩手法具有如下特點。
3.1 提高抽藥效率,可操作性強,降低疲勞感,
實驗組抽吸藥液平均時間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 .01),兩組試驗中藥物流灑率則無差異。說明要想保證同樣的抽吸質量,對照組需花費更多的時間控制抽藥手法以防藥液流灑。具體原因分析如下:傳統(tǒng)教科書所示兩手法持安瓿動作要求護士左手拇指和食指的側面握住安瓿的兩側,僅靠兩點保持握持的穩(wěn)定性增加了護理人員的操作難度。不僅如此,在左手握持安瓿的同時,還要始終保持與右手配合,控制液面傾斜的角度避免流灑及進入空氣。其方法操作難度大,缺乏穩(wěn)定性及可操作性[2]。為了防止流灑,護士必須減慢操作速度,操作時間延長,疲勞感增加,由此造成臨床護士普遍不能堅持使用此手法吸藥,從而出現(xiàn)理論與實際脫離現(xiàn)象。只有改進抽吸藥液方法,才能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減少患者用藥成本,提高護理工作質量[3]。
實驗組使用新兩手法抽吸藥液時,左手拇指中指分別固定住安瓿瓶身兩側,食指可以固定瓶底,操作時拇指、食指及中指形成了一個三角形,支點穩(wěn)定,無名指和小指固定注射器前三分之一,右手負責抽動活塞吸取藥液。此動作符合人體力學原理,省時節(jié)力,護士疲勞感明顯減輕,并且食指居于安瓶底部,通過食指屈伸可以控制瓶內(nèi)液面角度,雙手配合使針梗始終位于液面以下,不需要刻意減慢操作速度避免流灑,從而提高了操作速度,抽藥時間減少使護士疲勞感明顯減輕。
3.2 沒有增加污染風險
實驗組訓練2學時和16學時后,細菌培養(yǎng)結果均為0,與對照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實驗組依然保留了兩手法無菌操作的優(yōu)點,沒有增加污染的風險。
眾所周知,在引起醫(yī)院感染的諸多因素中,加藥注射器的病原菌污染是一個重要途徑[4],因此改進后的操作手法除具有易操作性外還必須具備無污染性。新兩手法保留了雙手操作,解決了單手法操作時抽吸藥液的手污染活塞的問題,用拇指、食指、中指持安瓿穩(wěn)定性好,保持安瓿正斜位,可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安瓿口內(nèi)周圍微粒污染藥液[5]。
總之,新兩手法抽吸藥液可以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減輕工作負荷,又不增加污染的幾率,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韓永毅,牟園芬.一次性注射器兩種抽吸藥液方法效果比較[J] .護理學雜志,2004 ,19 (5) :37.
[2] 孫花,郭榮華,劉秀霞,等. 注射配藥操作中持安瓿注射器方法的調查與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4, 20(7):62~62.
[3] 張麗華, 劉彥榮, 郭月香, 等. 兩種方法抽吸藥液效果對比研究[J]. 河北醫(yī)藥, 2012, 34(5): 793~794.
[4] 朱愛萍, 張付華, 李健. 配藥護士手衛(wèi)生及使用中的配藥注射器監(jiān)測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2, 12(12): 2588~2590.
[5] 黃虹.不同抽吸藥液法對藥液污染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 22(12):46~47.
[編輯] 何勇
2016-12-05
費楊(1982-),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基礎護理、母嬰保健工作,57121302@qq.com。
R472.9
A
1673-1409(2017)04-0067-02
[引著格式]費楊.大安瓿中抽吸藥液方法的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7,14(4):67~68,84.